江 彬
(寧波職業技術學院 商貿外語學院,浙江 寧波 315800)
跨境電子商務的開展,核心內容就是電子支付,保證電子支付環境的安全和快捷是促進電子商務發展的關鍵。第三方支付的方式為跨境電子商務的開展提供了網上支付的途徑,降低了電子商務存在的誠信風險。但是,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發展還處在初級階段,國內的跨境電子商務第三方支付機構存在一些問題,導致其不能很好地為跨境電子商務服務。目前跨境電子商務主要使用國外的支付手段,美國的貝寶公司作為第三方支付機構,導致支付存在安全隱患。例如,跨境電子商務交易過程中,第三方機構向境外賣家進行支付,銀行并不了解雙方的交易情況,無法對交易的真實性進行監管和審核。跨境電子支付,存在法律監管困難,我國監管機構無法對境外的金融或支付機構進行監管,第三方支付機構容易出現違規操作的情況。此外,國內第三方跨境支付機構起步較晚,在各方面都與國外支付機構存在很大差距,跨境電子商務的支付大多被國外第三方支付機構壟斷,限制了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因此,研究跨境電子商務人民幣結算存在的問題,提升跨境電子商務人民幣結算水平,促進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
跨境電子商務的開展,需要建立與之配套的跨境電子商務支付體系,為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提供支付服務。跨境電子支付相較于傳統的支付形式更為復雜,而且對于服務和安全有著較高要求。跨境電子商務對于互聯網的應用廣泛,由于互聯網具有開放性,容易出現網絡安全事件。例如,網絡數據或者賬戶信息被盜取等。因此,互聯網技術下,跨境電子商務支付需要做好數據和信息的保護,保證網絡信息的安全。電子支付涉及內容較多,有著眾多的參與群體和較長的產業鏈,計算機、金融、通信等行業與電子支付有著一定關聯。近年來,由于跨境電子支付有著跨國、跨區、快速、便捷的特點,許多不法分子利用電子支付從事詐騙的違法行為越來越猖獗。由于跨境支付是一項涉及多個部門的業務,需要外匯、銀行等部門的支持和配合,外匯支付關系到資金流轉和信息安全,只有建立相對完善的跨境支付體系,才能保證這些資金和信息的安全,促進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的健康發展。
跨境電子商務的開展,將商務運營和信息化相結合,電子商務人員需要根據信息時代的發展,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提高綜合素質。跨境電子商務的開展,要求從業人員具備計算機和網絡的相關知識、良好的外語溝通能力,還需要具備必要的金融、商務、管理等方面的知識,這些知識內容還需要及時更新。當前國內在電子商務人才儲備上,雖然已有許多高校開展電子商務教學,但是培養出來的高級電子商務人才較少,許多畢業生并不具備良好的綜合素質,無法滿足電子商務,尤其是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需求。
國內的第三方支付企業存在著國際化程度偏低的情況,主要體現在:缺少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國內第三方支付機構;國內第三方支付機構缺乏良好的跨境支付服務;國內第三方跨境支付機構難以得到境外買家和跨境電子商務企業的認可。隨著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的不斷發展,要求國內第三方跨境支付機構不斷提升其國際服務水平。
信用問題是跨境電子商務需要面臨的基礎性問題。信用問題源于在電子商務交易過程中存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交易雙方掌握的信息有限,加上交易過程透明度偏低,導致出現交易雙方失信的情況。由于電子商務在網絡環境下進行,產品信息和企業身份都存在不確定性,缺乏實際的商品質量信息,導致在交易過程中出現信用危機。根據相關調查資料,有70%的顧客在進行跨境交易時擔心出現欺詐或者支付卡被盜的情況。以國內的阿里巴巴為例,雖然其建立了信用評價機制,但尚不夠完善,欺詐情況還是經常發生,信用風險的存在成為限制我國跨境電子商務開展的重要因素。目前國內較大的電子商務平臺,如阿里、京東等,雖然建立起了信用評價體系,但由于服務商信息數據未實現共享,導致跨境電子交易存在一定的風險。 。
建立完善的跨境電子商務支付體系,是保證跨境電子商務順利開展的前提條件。首先,制定專門的跨境電商人民幣結算政策,明確規定允許第三方支付機構提供的跨境支付服務的內容。由于跨境電子商務涉及內容廣泛,有著多變性和復雜性,需要制定出更為詳細的結算政策。其次,扶持跨境電子商務支付平臺的建設。為了促進我國跨境電商的健康發展,國內第三方支付機構應努力提高其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
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離不開具有綜合素質的專業人才的支持,因此應加強培養和引進高素質專業人才。首先,鼓勵國內院校開展電子商務教育,設置專業課程,加強同電子商務企業合作,培養掌握IT技術和電子商務知識,而且掌握具備良好實踐能力的綜合素質人才。同時,加強同國際人才機構的合作,從國外引入專業的高層次電子商務人才。建立電子商務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的培訓和交流基地,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此外,建立電子商務人才的共享機制,實現電子商務欠發達區域和發達區域的人才共享。
建立完善的電子商務金融服務體系,為跨境電子商務的開展提供金融服務。從當前情況來看,國內已經建立了中央銀行、清算機構、銀行金融機構、支付機構等多個層次的跨境支付服務主體,形成了跨境網絡支付的體系。政府應該加強對市場參與主體的監管,督促其規范自身的網絡支付業務,同時要求其進行支付產品和服務創新,加強對網絡支付的監管,規避支付環節可能出現的風險,保護好交易雙方的合法權益。需加強對交易數據的保護,尤其是支付數據,保證交易雙方的資金安全。此外,政府應該鼓勵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第三方支付機構、電子商務金融機構和綜合服務機構等加強合作,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務,實現在線支付、在線融資、在線保險等操作。
由于跨境電子商務存在遠程性、虛擬性、復雜性的特點,導致電子商務交易雙方存在一定風險,例如,假冒偽劣、網絡詐騙、個人信息泄露、虛假營銷等。跨境電子商務涉及不同區域,區域之間存在相關法律法規的差異,信用標準也不統一,容易產生交易糾紛,因此,應建立健全風險監測評估體系,不斷完善企業自身的管理,實現貨物流和資金流相匹配,嚴格遵循人民幣結算管理制度和反洗錢制度,保證跨境電子商務業務的有序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