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炎輝
(福建省晉江職業中專學校,福建 晉江 362251)
職場應用文寫作課程是學生在就業前必備的一門崗前職業能力實訓課。為了更好地開展應用文寫作教學,提高中職學生的應用文寫作能力和崗位適應能力,我們于2016年6月申報了以名為 “就業導向下中職語文應用文寫作教學平臺開發與探究實踐”的全國教育信息技術研究課題,并于2016年9月成功立項,本課題的核心任務是自主開發一款適應當前中職學生學習情況的“中職語文應用文寫作教學平臺”。筆者在該課題組中參與設計并獨自承擔平臺的技術開發。本文將圍繞平臺從2016年11月開發上線到2017年12月這段時間的應用情況,展開探索研究。
傳統的應用文寫作課堂往往呈現出以教師講授為主的單調模式,學生對知識的接受相對被動,課堂教學的效果很不理想。在網絡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改進教學模式不僅是提高教學效率的重要手段,也成為留住學生“專注力”的主要途徑。
人教版中職《語文》,共四冊,其中應用文18篇,雖然囊括了一些常見的職場應用文如總結、計劃、記錄等,但教學內容比較枯燥。通過對教師開展名為“‘中職畢業生職場應用文能力水平調查’第二輪問卷(教師版)”的問卷調查,我們發現有44.7%的教師在教學中很少結合不同專業來開展,加上教學方法比較單一,教學與職場實際相脫節,缺乏生動性和吸引力。事實上,根據就業要求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和寫作能力,將課程內容與就業緊密結合,才能激發教學活力。
在寫作活動中,興趣是寫作的動力。我們對學生開展名為“‘中職畢業生職場應用文能力水平調查’第二輪問卷(學生版)”的網絡問卷調查。調查顯示:對應用文寫作感興趣的學生有18.8%,明確表示不感興趣的有7.2%,興趣一般的有74%,只有13.6%的學生認為應用文寫作不難,這種畏難情緒也直接影響了學生學習應用文的興趣。
自主學習是要讓學生習得而不是學得,同時基于就業導向的要求,我們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大膽創新,自主開發了“中職語文應用文寫作教學平臺”。平臺綜合利用信息化手段使原本沉悶的課堂變得生動有趣,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課堂教學效率。
“中職語文應用文寫作教學平臺”是我們課題組獨創的創新網絡中職應用文寫作教學平臺。平臺按照職場新人的成長軌跡編排教學內容,由 “課前學習”“課堂學習”“課后鞏固”“趣味闖關”及“留言互動”等模塊構成。平臺整合了視頻、課件、圖片、和文檔等學習資源,充分發揮現代教育技術優勢,依托閩南經濟圈資源,收集和編寫應用文寫作的職場案例,逼真再現職業情境,同時利用動態網頁技術,實現課堂內外的人機互動、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是一種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新型應用文寫作教學模式。
平臺開發應有穩定可靠的技術支撐。本平臺采用ASP動態網頁技術,結合Microsoft Access 2010數據庫制作而成,由擅長該技術的課題組計算機專業教師自主開發,便于后期更新及維護。同時,我校網絡中心系統也滿足該技術類型的平臺網站運行環境要求。平臺能得到廣泛平穩運行,得益于我校強有力的網絡環境。我校有投資300多萬的中心網絡機房(該機房配有“深信服”服務器集群、核心交換機、“深信服”行為管理和“銳捷”防火墻)以及遍布全校的微機房和多媒體教室。這為本平臺的應用推廣提供了很好的硬件環境支撐。
當今,平臺應用文作業均應實現在線編輯,因此我們平臺的在線編輯器采用開源的“新浪微博在線編輯器”來運行,“新浪微博在線編輯器”的特點是簡潔、穩定和功能豐富。學生作業實現一鍵提交,教師可在線查閱,在線評價。
教學平臺的課程內容編排應體現學生職業生涯軌跡,尤其要注重和職場無縫對接。因此我們按照職場新人的成長軌跡編排教學內容,幫助學生獲得職場認知,形成初步的職業意識,主動向職業化轉變。同時,平臺應用案例教學法和情境教學法,為學生提供職場化學習氛圍。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通過激勵教學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很有必要。在平臺的“升級通關”模塊中,學生通過“趣味闖關”環節取得成績并計入總分排行榜。在“互動獻花”環節中,學生通過相互“點贊”來互相激勵。教學評價是教學中不可或缺的環節。在我們的平臺中,學生之間、師生之間還可通過作業展示平臺的“互動點評”實現互相評價。實踐表明,學生的學習興趣顯著提高,自主學習行為習慣逐漸形成。通過平臺應用后期開展的名為“‘中職學生應用文寫作教學平臺應用情況調查’問卷(學生版)”的網絡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認為應用平臺的獻花和評價等互動環節讓學習應用文寫作變得有趣的學生有43.75%,明確表示非常有趣的51.71%,只有4.54%的學生認為沒感覺或無趣。這表明絕大多數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激發,學生的學習效果得到極大的提高。
在信息化高速發展的今天,網絡多媒體技術的優勢有目共睹,運用平臺進行應用文寫作的教學,既能讓學生在輕松有趣的環境中自主學習,又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平臺融合音頻、視頻、圖片、動畫等多種信息,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產生主動學習的興趣。比如應用文“求職信”的教學中,引入求職類電視節目“非你莫屬”的視頻,學習“請柬”時要求學生從網上收集各種請柬的圖片。教學過程不再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也參與到學習中,激發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學習責任感。
“激勵教學”即強調在教學過程中,運用激發、鼓勵、勉勵等教學手段,營造“在激勵中學習與成長”的教學氛圍,不斷強化學生的學習動機,確定學習目標,調動不同程度的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本平臺中的“升級通關”“趣味闖關”“互動點評”和“互動獻花”等環節都是應用激勵教學模式來挖掘學生的內在潛力,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和學習的樂趣,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學習中。
3.2.3 運用情境教學模式,培養學生職場能力
在應用文寫作教學中,情境教學法可以大大提高教學的效率。它通過模擬真實的寫作環境,讓學生在為用而寫的目標下開展寫作訓練。在這種教學過程中,教師將現實生活、工作中的實際狀況“搬”到課堂上,讓學生扮演情境中的某個角色。學生仿佛身臨其境,進而從角色的身份來構思并完成應用文的寫作,學習興趣得到極大的提高。
我校所在地——晉江市,是全國知名品牌之都,發達的民營經濟為我校提供了良好的企業實踐環境優勢。我們充分挖掘本土企業現有資料,收集典型案例,恰當使用案例法,在創設良好寬松的教學實踐情景中,將真實的典型問題展現給學生,在對材料進行充分分析的基礎上,將理論知識與現實生活結合起來,并讓他們設身處地地去思考、去分析、去討論、去評價。比如“單據”這一課,我們讓學生收集本土企業相關資料,走近企業體驗真實的應用文情景。這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職場能力,也提高了應用文寫作的教學效果。
在當前課堂教學信息化環境中,交互式電子白板(Electronic Interactive Whitebord)技術、互動反饋系統(IRS:Interactive Response System)是目前國際上比較成熟的課堂互動技術,同時還有一些集成的協同學習的工具,但其軟硬件技術仍處在應用發展和完善階段。而針對中職語文知識的相關教學軟件仍較缺乏,我們開發的“中職語文應用文寫作教學平臺”,旨在提高應用文學習的興趣和效果,具有鮮明的創新意義。在實踐和研究的基礎上,我們將平臺運用于本校的語文教學活動中,并推廣到兄弟學校。通過調查顯示,平臺在提高學生應用文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上具有積極的促進意義。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本平臺的使用和推廣,在一定程度上將推動語文教學走向適應時代發展的潮流與趨勢。
通過上述研究我們發現,“中職語文應用文寫作教學平臺”是一款針對中職學生學習特點,并融合職場特色,學習資源豐富的學習平臺;因其綜合利用信息化手段一改沉悶、枯燥的課堂氣氛,功能強大,且富有趣味性與激勵性而深受廣大師生的歡迎。開展信息技術環境下應用文寫作教學實踐的研究,對于推進課程改革的實施,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主要參考文獻
[1]郝翠梅.淺談中職學校語文應用文寫作教學[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2,6(29):81.
[2]王翠鳳.論應用文寫作教學體系的構建[J].新課程旬刊,2012(7).
[3]劉玉玲.“激勵教學法”淺析[J].科技視界,2013(8):102.
[4]鄧伶.提高中職學生學習應用文興趣的探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旬刊,2013(6):166-167.
[5]錢瑩.淺談技工院校應用文寫作的有效教學[J].現代職業教育,2015(17):70-71.
[6]羅穎.中職學生應用文寫作語言異化現象及優化對策[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