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工會的工作可以廣泛地聯系社會各方,互聯網也具有相似的特征,將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可以進一步提高工會的工作效率,也使得工會工作更加貼近實際、貼近群眾。文章首先闡述了互聯網+工會面臨的機遇,分析了目前互聯網+工會工作的現狀,最后提出了一些列創新互聯網+工會工作的模式,以期促進互聯網+工會工作的健康、持續發展。
關鍵詞:互聯網+工會;創新;工作模式
互聯網+工會工作模式是指在工會工作中應用大數據和移動互聯網,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創新工會工作流程,使工會不斷拓展聯系層面,更好地為群眾解決難事、辦好實事。互聯網具有開放性和全民參與性,互聯網+工會工作模式可以提高工會的工作效率和工會組織的覆蓋率,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工會活動的參與度和滿意度。因此,互聯網+工會工作模式已成為時代的潮流,創新互聯網+工會工作模式是當前各級工會組織的重要任務。
一、互聯網+工會面臨的發展機遇
國務院于2015年印發了《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要求加快推進“互聯網+”的發展,創新公共服務模式?;ヂ摼W+工會是貫徹黨的群眾工作會議精神,創新這種新的工作模式可以更好地“零距離”為群眾服務,讓群眾享受到更多的工會公共產品和資源。
(一)工會組織的建設可以得到進一步規范
基于互聯網的廣泛性、平等性等特征,使得其可以廣泛地聯系社會各方,創新互聯網+工會工作模式可以通過互聯網不斷拓展層面,讓工會工作更加貼近群眾。同時,互聯網的開放性也可以提高工會的工作效率。廣大群眾可以利用互聯網隨時入會和轉會,能及時地得到工會的幫扶,工會也可以利用互聯網把活動延伸到群眾的各個方面,扎根于群眾。
(二)可以更加高效地為工會履行職能提供保證
互聯網的優勢還體現在共享信息資源、高速傳播和不受時空限制等方面,工會利用互聯網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為履行職能節省成本,增強工作的實效性,同時也為工會的會員反映訴求、參加活動等提供了便利。工會組織之間可以利用互聯網縮短與服務對象的距離,一方面節省服務時間,另一方面可以進一步優化工會的工作,這樣就可以從根本上改善傳統工作方式成本高、速度慢等的不足。
(三)可以進一步促進工會工作的精準化
新一代互聯網技術可以推動工會工作由簡單的“+互聯網”向“互聯網+”的深度融合。工會組織利用互聯網可以實現與會員的有效溝通,廣大群眾可以及時向工會組織反映他們的訴求并接受幫助,同時工會也可以更好地收集群眾的意見和訴求,可以針對群眾的具體需求,為其提供精準化和個性化的服務。
二、創新互聯網+工會工作模式的途徑
利用互聯網技術,不斷推動互聯網和工會的深度融合,構建互聯網+工會的工作模式已經勢在必行?;ヂ摼W+工會工作模式的創新可以從幾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建設模式的創新
我國職工人數多、流動性大、分布廣,工會組織覆蓋職工群眾的難度較大,因此工會組織要利用互聯網的優勢,在網絡上建立網上工會組織,這樣就可以實現對職工群眾的全覆蓋和全天候服務,同時也為群眾接收援助等提供了便利。在網絡上建立工會組織,首先要建立“工會會員數據庫”,要詳細記錄會員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別、年齡、籍貫、工作單位等,實現網上服務對象的實名制;其次,要簡化網上工會組織的準入程序,對工會的平臺名稱、服務功能和服務流程要統一制定標準,以便讓職工群眾能快速找到工會組織;第三,工會組織可以借助其他群團組織共建平臺,以彌補專業技術人才的缺乏,確保網上工會平臺的完全。
(二)服務群眾模式的創新
工會組織要把黨政所需、群眾所盼的工作落到實處,不斷完善服務,通過以上措施,逐漸為廣大群眾提供精準化和專業化的服務。首先,要不斷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及時處理好網絡上的熱點事件。要采用多種形式建立群眾反饋機制,廣泛收集群眾的訴求,可以在網絡上開展群眾的滿意度調查;其次,要不斷擴展網上工會服務的功能。要不斷加強與社會組織的合作,動員社會力量,逐漸完善網上服務的功能,為群眾提供全天候的個性化服務;第三,要創新網上工會服務的方式。在網上傳遞信息時,要先考慮群眾樂于接受和易于接受的方式,可以將文字、圖片、視頻等多種方式結合起來,同時開發具有創意的網絡文化產品,逐步增加網上工會的影響力。
(三)社會聯動模式的創新
工會組織存在職能分工有差異、高級技術人才缺乏、經濟條件薄弱等缺陷,這就決定了工會組織僅靠自身的力量是無法滿足廣大群眾的需求。因此,必須要把工會組織的橋梁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廣泛地聯系社會各種力量和社會資源,鼓勵企業、社會組織和民眾參與到工會的工作中。其次,可以采用活動策劃、行動聯合、信息共享、工作配合等方式,利用社會力量推動網上服務,實現資源的整合,并逐步形成合力;第三,可以通過聘用專家、學者、愛心人士和志愿者等方式不斷推進工會服務隊伍的建設,通過多方式實現網絡平臺和工會組織之間的深度融合。
三、結語
樹立互聯網思維、創新互聯網精神為工會組織服務群眾提供了重要的動力,也為創新工會工作模式提供了新思路?;ヂ摼W+工會工作模式可以讓廣大群眾享受到更多的工會資源,可以更好地、零距離、全天候地獲得工會組織的幫扶和服務,有助于加強工會組織和廣大群眾的聯系,讓廣大群眾清楚地認識到工會是全心全意為群眾提供幫助并且是值得信任的組織。各級工會組織要進一步探索互聯網+工會工作模式建設的思路。
參考文獻
[1] 范麗娜.“互聯網+”背景下的工會工作創新[J].北京市工會干部學院學報,2016(3):18-21.
[2] 唐麗華,毛峰.“互聯網+”時代工會管理服務新模式研究[J].湖南郵電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4):21-23.
[3] 張春生.建立“互聯網+”工會工作管理新模式[J].工會信息,2015(23):11.
作者簡介:朱友宇,北京中電普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