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高中信息技術課堂中開展scratch編程教學,能夠增強信息技術教學的靈活性與趣味性,充分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主性與積極性,讓學生在學到專業知識的同時逐漸提升信息技術核心素養。素質教育背景下,高中信息技術教師要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與理念,利用scratch編程來培養學生良好的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師生之間共同構建和諧、高效的信息技術課堂。筆者是一名教育工作者,針對scratch編程如何培養高中學生信息技術核心素養展開分析,望提供一定的借鑒。
關鍵詞:scratch編程;高中;信息技術;核心素養;方法
scratch是美國開發的編程軟件,scratch編程和文本編程工具有著很大的區別,能夠把語法規則引入到“功能積木”之中,擁有較強的便利性。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運用scratch編程,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技術核心素養,實現創意化教學,滿足高中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莎士比亞曾經講過:“學問需要符合自身的興趣,才能夠得益”,同樣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信息技術教師要利用scratch編程的趣味性、創新性來提高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優化課堂教學效果。
一、設定主題作品,引導學生在模仿中學習
在傳統的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通常教學現狀都是教師在講臺中演示,學生在講臺下模仿、記筆記,導致課堂氛圍較為枯燥,學生提不起參與信息技術教學的興趣,高中信息技術教師要善于科學運用scratch編程提升教學效果,設定主題作品,引導學生在模仿中學習,這樣學生能夠在動手操作中對所學知識有較為透徹的理解和認知,培養學生良好的思考能力與實踐能力。比如,在第一次實施scratch教學的時候,信息技術教師可以設定《大魚吃小魚》教學主題,在充分了解學生真實學習進度與需求的情況下,開展分層實施任務教學,基礎任務設定為:大魚是跟隨鼠標而移動的,而小魚可以隨機地出現在任何位置,最終需要統計小魚被大魚吃掉的數量,教師要讓學生去分析在何種情況下大魚會吃掉小魚?提高任務設定為:分析小魚被大魚吃掉之后,大魚造型會有何變化?如何結束游戲?
二、開展有效合作,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scratch編程教學的難度隨著課時的增加,難度也會越來越大,信息技術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開展有效合作,以此來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學生之間互相學習與進步。信息技術教師可以設定一些小組合作任務,比如,讓學生通過性小組合作來構建出自己喜愛的小程序,比如模擬卡拉OK、煙花等,小組合作能夠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去,充分提升學生的計算思維與創新思維。在scratch合作教學中,能夠尊重學生之間存在的個性化差異,減少學生間存在的差距。因為信息技術這門學科和其它學科有著很大的區別,有的學生在沒有投入學習之前就已經充分掌握信息技術知識了,而另一部分學生不具備計算機基礎,學習起來較為吃力,而在scratch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能夠讓學生之間發生思維碰撞,產生智慧的火花,每一個學生都發揮自己的優勢,設計出具備個性化的小組案例,從中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學到更多的編程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編程思維。
三、提供實踐操作平臺,提升學生的操作能力
要想利用scratch編程提升學生的信息技術核心素養,學校需要為學生提供實踐操作平臺,以此來提升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把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操作中。高中學生的學習任務比較多,僅僅是依靠課堂時間學生根本無法全方面地掌握所學知識,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對所學知識加以鞏固、復習,而scratch編程需要在操作中才能夠對所學知識有較為透徹的理解和認知,學校要為學生創造良好的信息技術學習環境,加強資金方面的投入,讓學生能夠利用課余時間去機房中復習課堂中所學到的知識。電教中心工作者需要保證計算機機房的干凈、整潔,為學生提供安全的計算機操作環境,讓學生能夠放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增強學生的操作技能,做到融會貫通、學以致用。
四、實施探究制作,開拓學生的創新思維
在scratch信息技術教學中,需要實施探究制作,以此來開拓學生的創新思維,信息技術教師需要改變以往“灌輸式”的教學模式,而是要把學生作為信息技術課堂的主體對象,而信息技術教師發揮著一個指導者的作用,這樣學生在自主探究中才能夠透徹掌握所學知識,擁有獨立思考問題意識,對待問題有自己獨特的觀點。比如,在scratch編程《乒乓接球》中,學生需要很長的時間來探究方案,信息技術教師需要為學生提供硬件、網絡等資源,讓學生擁有一個良好的創造環境,在實踐中不斷地發現問題,尋找方法。信息技術教師需要積極肯定學生的想法,比如,在接球工具-擋板中,往往擋板是左右移動,這時候學生就能夠想出更多的擋板移動策略,比如,用鼠標控制、用scratch滑竿傳感器控制、用scratch傳感板中A、B端口檔案等,很多學生都是結合自己玩游戲經驗來提出擋板辦法的,信息技術教師只有不斷肯定學生,才能夠提升學生的創造能力。
五、開展競賽模式,激發學生的創作思想
在高中信息技術scratch編程教學中,信息技術教師鼓勵學生自由創作,開展競賽模式,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創作思想,收獲更多的信息技術知識。比如,有的學生在競賽過程中,利用scratch傳感板中的端口做出四路搶答裝置,這是非常優秀的創作想法,在制作搶答器期間實現了軟件、硬件的相互融合,這樣更多的學生可以去借鑒這些獨特的創作思想。俗話說:“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教育工作者需要勤思考、廣借鑒,讓信息技術課堂更加具備創造力,為社會發展培養出更多的創新型人才。
總之,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信息技術教師需要運用scratch編程來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科核心素養,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有較為透徹的理解和認知,把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聯系起來,激發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拓寬學生的信息技術知識面。
參考文獻
[1] 葛荑荑.高中信息技術Scratch教學模式初探[J].新課程(中學),2017(07):103.
[2] 朱清闖.使用Scratch進行高中信息技術編程教學的探究[J].新課程(中學),2014(02):199.
作者簡介:劉睿(1985.01- ),女,湖南新化人,吉林省電化教育館,碩士研究生,初級研究員,研究方向:教育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