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寧
自教育部高等學校英語類教學指導委員會頒布的《高等職業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首次明確提出行業英語教學的概念后,各高職院校陸續加大對專業英語的投入。幾乎各專業在進入大二的專業課學習后,相繼開設有專業英語這門課程,如商務英語、酒店管理英語等等。但是,各院校的所有專業英語課程均屬于考查課,考核方式較為隨意,一般就是由任課教師命題考試或者開卷考試,可以說沒有統一的高職層面的專業英語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總結起來,現有的高職專業英語教學評價體系集中體現出以下幾個方面。
1高職專業英語教學評價現狀
1.1評價內容重知識的記憶
高職專業英語的考核主要是通過平時成績和期末成績來核算,平時成績主要是上課出勤、單詞聽寫和平時作業,期末成績更多的是筆試,考察學生單詞的記憶、專業文章的理解和專業句子的翻譯。
1.2評價主體、方法和過程單一
教師作為唯一的評價主體,忽視了學生的參與和個體差異性。評價更多的是關于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對結果的關注,從調查中發現現有的評價體系缺乏對學生專業英語應用能力的考察、對學習過程的考慮。
1.3評價標準不統一,評價功能缺失
且各專業英語的課程建設大多處于萌芽階段,缺乏課程標準、教學要求,評價標準不統一,評價目的更多地為了結課而例行公事,這不符合教學評價為教與學提供反饋、促進學習效果的目的,更是與為了“培養學生實際應用語言的技能,特別是用英語處理與未來職業相關業務的能力”的教學評價目的相違背。因此,專業英語教師教學隨意性大、學生學習主動性不強、教學效果較不理想,導致在高職階段的專業英語學習不能適應社會行業需求,學生就業后專業英語還需復訓。
2高職專業英語教學評價體系的建構
科學合理的教學評價體系是實施教學評價的前提。專業英語的教學評價體系主要由評價內容、評價主客體、評價方式和評價標準構成。
2.1構建全面的評價內容
傳統的教學評價主要通過考試進行,強調以成績為標準的教學考核,重在知識方面的量化,往往是在一個單元或一個階段的教學結束之后進行。作為以培養實用性、復合型人才為目標的高職院校,高職專業英語的教學目的是培養具有行業交際能力的專業性技能人才。與傳統教學評價相比,高職專業英語的教學不僅是對語言基礎知識技能的學習,更強調評價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培養學生職場英語語言運用能力,包括語言知識、語言技能、專業背景、學習策略、文化意識和情感態度。更進一步講,通過專業英語的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這不僅檢測學生的語言技能情況,更涵蓋學生的道德行為認知等全部品質。通過對高職專業英語的教學評價由重語言知識評價轉向重實際運用評價,強調實踐評價,突出學生對專業英語實際應用能力的評價,保證學生專業英語的學習與社會應用零距離對接。
2.2構建多元的評價主體
現有的高職專業英語教學評價隨意性強,主要是教師對學生的單一評價模式,教師是專業英語教學的唯一評價主體,而處于教學主體地位的學生一般處于被評價的地位。根據ESP學習需求與目標需求理論,專業英語的學習是通過分析學生現有能力與學習目標的差距進行針對性教學,因此,專業英語教學評價是一個系統的信息搜集過程,目的是促進學生的學習、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故專業英語的教學評價應是雙向的。在教學評價的過程中,不論評價者或被評價者,不論教師或學生,都是平等的主體,老師與學生雙向評價,在學習活動中開展自我評價、同伴評價,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改進教學和學習的方法和策略。同時,ESP理論強調學習者結合社會行業需求提高英語的語用能力,高職教育的社會職能是為地方經濟的發展而服務,因此,高職專業英語的評價主體不僅局限于教師和學生,也應包括行業和企事業用人單位的評價,根據社會行業需求改進教學內容、教學要求和教學方法,培養出具備英語交際能力的高素質高技能型人才是新形勢下高職院校生存和發展的關鍵。
2.3構建多樣的評價方式
傳統的教學評價過于強調量化的分數、以終結性評價方式為主,忽視了教學評價的導向與激勵作用,忽略了對學生思考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相互合作與溝通能力的評價,導致學生的片面發展。而英語的學習是為了日后社會行業中的運用,因此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性與學習需求,全面地評價教師的整個教學過程與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構建多樣的評價方式是提高高職專業英語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語言的使用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各種知識、技能、情感心理過程交織在一起,語言能力的構成是多維度的,語言的學習是動態性和復雜性的,因此在專業英語學習過程中注重階段性動態考核,在教學前、教學中、教學后等不同時段對學生實施準備性、形成性、診斷性及反饋總結性評價,讓學生及時發現自身問題與不足,找出與學習目標的差距,促進專業英語的學習與應用能力。根據多元化主體評價的特點,在重動態評價的同時,通過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學習檔案袋、實踐考核等多種方式相互配合,在不同時段對不同個體能力進行評價考核,各主客體在評價過程中相互學習、共同促進學習者的發展與進步,以實現評價的科學性、時效性和可操縱性。
3結語
目前,構建科學系統的高職專業英語教學評價體系是高職專業英語課程建設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高職英語教學發展的趨勢。它促進學生專業英語應用能力的全面發展,由單一評價內容擴展為全面發展的、豐富的評價內容,由單一的評價主體發展為涵蓋社會需求的、多元化評價主體,由重終結性的靜態評價方式轉向重過程的動態評價,由模糊的主觀評價制定明確的評價標準,使高職專業英語教學評價方法科學化、規范化,以培養出符合社會行業需求的,具有職業英語運用能力的高技能高素質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