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榜柱
摘 要: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應用意識的培養是數學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同時也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但是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才能有效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呢?本研究主要從構建合理的數學認知結構、充分發揮出數學應用題的作用、倡導合作學習以及建立多元化的評價體系等幾個方面進行分析,有效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提高學生數學應用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應用意識培養
數學教學重點強調數學知識以及技能的傳授,而在教學中忽視了數學的應用性,造成了絕大部分的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僅僅停留在了理論層面,沒有采用數學知識解決的意識。如何培養學生數學應用意識成為教育者重點關注的話題。
一、構建臺理的數學認知結構
想要培養學生數學應用意識,首先需要構建好學生的數學認知結構。教育心理學認為:學習者只有具有意義學習的傾向才能進行有意義的學習,要使學習者有這種傾向,就要求教師創建良好的問題意境,在教學中教師只有精心挖掘數學教材內容,創建良好的教學意境、學生才能有更好的熱情進行學習,更好地體會到數學的學習價值。教師在創建問題意境時需要注意把學生引入到熟悉領域中,雖然小學高年級學生有了一定的運算思維,但是仍然處在發展階段,在學習中還需要具體經驗的支撐,保證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問題。在問題意境的創造中可以通過創造認知沖突來實現。比如:學習“圓柱的表面積”中,首先可以讓學生找到生活中的圓柱體;然后可以讓學生思考什么時間需要計算它的表面積、如何才能計算呢。通過設置這一系列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能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學習的重要性。但是還應注意,僅僅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是遠遠不夠的,學??梢岳枚嗝襟w以及生活實例等等,向學生講解數學的實質應用,同時,教師還可以利用一些課外活動等,組織學生參與社會調查,增加學生的認識。
二、充分發揮出數學應用題的作用
小學數學應用題主要包括數學學科中的問題,其他學科中的問題以及生產生活問題等。應用題部分的數學是學生很不喜歡以及教師頭疼的內容。但是需要認識的是在培養學生數學應用意識的方式中應用題部分是最有效的方式。因此選擇應用題的類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小學階段的學生知識、能力以及數學素養都十分有限,很多問題的解決都需要建立模型。在數學應用題的教學中,并不在多而在精。相對于實際數學應用題而言,數學化的過程具有簡單化以及理想化的特點。因此在教學中,教師需要讓學生明白數學世界是真實世界的一個簡化模型。在應用數學的實際教學中,老師需要結合學生的特征選擇一些非教材化的實際問題進行教學,需要注意條件要具有適應的隱蔽性等。比如,在學習貨幣知識后可以讓學模擬購物活動等,在學習“千米”“米”等知識后,可以讓學生計算教室的長度和寬度,去操場上進行估計長度等。現采用的數學教材中,每個章節都會有涉及數學知識的應用,雖然簡單,但是在提高學生數學應用能力方面至關重要。因此在教學中應充分重視、有效培養學生的應用意。
三、倡導合作學習
數學應用題教學中,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是教學的關鍵以及難點問題,若是采用教師分析講解,再讓學生模仿的方法,學生對于數學活動的態度僅僅處在教學內容初期階段。針對大量的教學內容只有讓學生廣泛的參與分析與實踐才能解決問題。在教學中教師需要保證班級整體的數學應用意識的培養,以便產生良好的整體效應,因此教師需要精心設計更加具有開放性以及民主性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廣泛的參與,還可以分幾個小組分類討論,積極鼓勵學生主動與教師展開交流,更好的理解數學知識。在小組分類討論中,教師需要保證學生相對集中,保證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方便學生之間的交流。為更好的鍛煉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教師需要定期布置作業,并由小組成員輪流完成報告。
四、建立多元化的評價體系
由于社會對數學素質要求不同,考查學生應用數學意識的方式也需要相應的發生改變,當前僅僅采用學習成績的定量評價方式無法真正反映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因此需要進行一些改進。教師在對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評價之前需要鼓勵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及小組成員之間評價,充分發揮出評價合力的作用。評價結果的呈現形式可以采用定量與定性結合的方式,定性評價主要采用評語的形式,鼓勵學生繼續努力。
五、總結
綜上所述,本文先簡單分析了小學高年級學生數學應用意識存在的問題以及原因分析,重點研究小學高年級學生數學應用意識培養策略,經過以上策略的實施,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了普遍提高,在數學的學習中,學生能夠體會到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性。學生的數學學習成績有了明顯的進步,學生分析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提升。
參考文獻
[1]伍秀紅.培養小學高年級學生數學應用意識的實踐與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5.
[2]李建軍.提高小學生數學應用意識的有效對策[J].考試周刊,2013(9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