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利
摘 要:林則徐的《錢票無甚關礙宜重禁吃煙以杜弊源片》是鴉片戰爭前禁煙運動中的一個極重要的文獻。在虎門銷煙即將180周年之際,我們再探討一下林則徐在這一奏折中體現的愛國、民本、維新思想。
關鍵詞:林則徐;《錢票無甚關礙宜重禁吃煙以杜弊源片》;禁煙;思想
林則徐是一位偉大的民族英雄,同時又是近代維新運動和世界禁毒的先驅。由他領導的虎門銷煙,引發了第一次鴉片戰爭,開啟了中國近代歷史。為什么林則徐會前往廣東禁煙?這就要探究林則徐在道光十八年所上的一道奏折夾片:《錢票無甚關礙宜重禁吃煙以杜弊源片》。
一、林則徐密陳《錢票無甚關礙宜重禁吃煙以杜弊源片》的背景
1773年,英國東印度公司獲得了印度鴉片出口的壟斷權,開始向中國非法經營鴉片貿易。自此以后,英國鴉片對華輸出逐年增加,使中國在對外貿易中,由出超變為入超,國內出現銀貴錢賤的局面。鴉片的輸入,使廣大的勞動人民的生活日益惡化,對統治階級的財源和兵源都是極大約威脅。整個封建國家的官僚機器被腐蝕。清朝統治者,從維護自己的切身利益出發,不能不對鴉片的流入采取禁止的措施。
但是,由于侵略者利用清王朝的腐敗統治,賄賂權奸,內外勾結,致使鴉片流毒愈禁愈烈,禁令如同虛設。在這種情況下,林則徐連上兩道奏折,堅決主張重治吸食,并認為禁止吸食已經不是常法所能防,應立怵心之法來力挽危波,肅清吸食鴉片的流毒和危害。其中一道奏折夾片就是1838年10月初的《錢票無甚關礙宜重禁吃煙以杜弊源片》,以此說明當務之急不在于是否禁止錢票,而是禁止吸食鴉片,杜絕鴉片對社會的危害。
二、林則徐在奏折中的主要觀點
在這份奏折中,林則徐首先指出:“錢票之流弊,在于行空票而無現錢。兼兌銀之人本恐錢重難攜,每以用票為便,而奸商即因以為利。遇有不取錢而開票者,彼即啖以高價,希圖以紙易銀,愚民小利是貪,遂甘受其欺而不悟。迨其所開之票積至盈千累百,并無實錢可支,則于暮夜關歇潛逃,兌銀者持票控追,終成無著。此奸商以票騙銀之積弊也。”[1]對于這種情況,林則徐提出只須要命令五家錢鋪連環保結,互相監督,違者嚴究,就可以遏制,對國家的財政開支并沒有什么大的危害。真正危害國計民生的不是錢票,而是鴉片。其次,林則徐還論述了鴉片吸食耗費了國家大量的錢財。他算了一筆賬:吸食鴉片的人,每天每人除了吃飯穿衣之外,至少必須另外支付白銀一錢。以當時四億人口的百分之一吸食鴉片計算,“則一年之漏卮即不止于萬萬兩”。[2]“內地膏脂年年如此剝喪,豈堪設想!而吸食者方且呼朋引類,以誘人上癮為能,陷溺愈深,愈無忌憚。儆玩心而回頹俗,是不得不嚴其法于吸食之人也。”[3]
林則徐還針對反對派提出的一些有代表性的觀點作了有力的駁斥。當時有人提出不需要重治吸食鴉片,只要嚴懲開鴉片館和販賣鴉片的人。林則徐認為這種觀點不能解決鴉片之流毒,主要是因為“蓋以衙門中吸食最多,如幕友、官親、長隨、書辦、差役,嗜鴉片者十之八九,皆力能包庇販賣之人,若不從此嚴起,彼正欲賣煙者為之源源接濟,安肯破獲以斷來路?是以開館應擬絞罪,律例早有明條,而歷年未聞絞過一人,辦過一案,幾使例同虛設,其為包庇可知。即此時眾議之難齊,亦恐未必不由乎此也。吸食者果論死,則開館與興販即加至斬決梟示亦不為過。若徒重于彼而輕于此,仍無益耳。”[4]“故欲令行禁止,必以重治吸食為先。”[5]林則徐的這個奏折駁斥了反對重治吸食的謬論,同時從社會經濟遭到嚴重破壞、對清政府統治的威脅等方面說明了重治吸食,嚴禁鴉片的必要性,對禁煙運動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三、林則徐在奏折中愛國、民本和維新思想的表現
林則徐在《錢票無甚關礙宜重禁吃煙以杜弊源片》這一奏折夾片中的禁煙思想,既反映了他反侵略的愛國主義,也反映了林則徐“民惟邦本”和改革社會的維新思想。
首先,他能夠抓住鴉片問題的關鍵,集中地反映出鴉片毒害的嚴重性,從而引起統治階級的震驚。他的大聲疾呼:“當鴉片未盛行之時,吸食者不過害及其身,故杖徒已足蔽辜,追流毒一于天下,則為害甚巨,法當從嚴,若猶泄泄視之,是使數十年后中原幾無可以御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銅之銀,興思及此,能無股傈?”[6]當他作為欽差大臣到廣州查辦海防,嚴禁鴉片的時候,面對侵略者,他義正言辭地說道:“若鴉片一日未絕,本大臣一日不回,誓與此事相始終,斷無中止之理。”[7]他的愛國思想得到了進一步的升華,為禁煙運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成為中國近代史上杰出的愛國者。
其次,林則徐雖然十分注重銀荒問題,但他禁煙的指導思想中,包含有“民本”思想的因素。他指出:“夫財者,億兆養命之原,自當為億兆惜之。果皆散在內地,何妨損上益下,藏富于民。無如漏向外洋,豈宜藉寇資盜,不亟為計?”[8]正是從這一立足點出發,才能使他清楚地認識到鴉片不僅危脅著國家的財源、兵源,而且也危害著人民的生命,進而危及整個中華民族的存亡,人種的興衰。
再次,他強調首先從吸食鴉片最多的封建衙門嚴禁,“若不從此嚴起,彼正欲賣煙者為之源源接濟,安肯破獲以斷來路?”[9]實質上擺出了整頓、改革腐朽的封建官吏體系為先,把反腐蝕斗爭提到首位,賦予了禁煙斗爭鮮明的維新色彩。
總之,從《錢票無甚關礙宜重禁吃煙以杜弊源片》中,我們看到了林則徐一貫堅持的愛國情懷和其以民為本、維新變革的思想,林則徐不愧為虎炳青史的民族英雄,中國近代睜眼看世界第一人,愛國惟民的典范,中國民主革命的先驅。
參考文獻:
[1]-[6][8][9]周俊旗,汪冰.歷代名臣奏議選擇[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8.01:221-226.
[7]葉新民.論林則徐的愛國思想[J].內蒙古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78,(第4期):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