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
摘 要:目的:對于患有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的患者施行相關舒適護理手段在患者康復時段中的相關研究進行調查和分析。方法:選擇醫院在2014年11月到2016年12月收容診治的140名患有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的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實驗對象,并將這140名患者編成兩個組類,一組編為實驗組,另一組編為對照組,每個組類均有70名患者。對于對照組的70名患者,施行普通的護理措施,對于實驗組的70名患者,施行舒適護理措施,比較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痊愈的狀況并進行分析。結果:實驗組的患者住院時長要比對照組患者短,相關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即P小于0.05。實驗組患者相關病癥的緩解及痊愈狀況要優于對照組的患者,相關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即P小于0.05。實驗組患者以及對照組患者對于護理的滿意程度均大于90%。結論:通過應用舒適的護理措施,有利于患有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的患者相關病癥的恢復和痊愈,護理效果要優于普通的護理方式,縮短了患者的住院時長,改善患者的病癥痊愈狀況,提升了患者的生活治療,值得在醫學臨床上進行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舒適護理;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應用探討
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是相關肺部慢性疾病長期發展造成肺組織終末支氣管過度脹大以及充氣,使得肺組織彈力降低,肺泡體積擴大的一種病癥。最近幾年,舒適護理手段的提出,有利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的科學護理長期的發展。本次研究選擇醫院在2014年11月到2016年12月收容診治的140名患有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的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實驗對象,對于手術之后相關護理手段進行探討,對于患有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的患者施行相關舒適護理手段,在康復時段中的相關研究進行調查和分析。現報告如下。
一、一般資料與方法
(一)一般資料。選擇醫院在2014年11月到2016年12月收容診治的140名患有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的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實驗對象,并將這140名患有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的患者編成兩個組類,一組編為實驗組,另一組編為對照組,每個組類均有70名患者。在實驗組中,包含41名男性患者以及29名女性患者,患者年齡的平均數是63.5歲。在對照組中,包含45名男性患者以及25名女性患者,患者年齡的平均數是65.8歲。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的比較中,相關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即P大于0.05。
(二)方法。對于對照組的70名患者,施行普通的護理措施,對于實驗組的70名患者,施行舒適護理措施。具體措施如下:(1)呼吸護理。患者進行呼吸鍛煉,提升呼吸效率,改善機體的缺氧情況,提高活動耐力。患者采取坐姿,收緊腹部然后呼氣,利用鼻子進行吸氣,呼吸頻率要慢,反復呼吸,每次五到十分鐘,一天三到五次;(2)咳嗽咳痰護理。患者相關病癥普遍的變現便是咳嗽咳痰,如出現劇烈咳嗽,需要施行吸痰處理,避免痰液阻塞,口服相關止咳化痰的藥品,化解咳嗽的情況,降低不良影響;(3)飲食護理。患者大多存在營養不良的并發癥,影響患者生活質量,易產生疲勞感。所以需要注重營養補充,多進食蛋白質高的食物。(4)心理護理。大多患者會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心理問題,出現抑郁,心煩氣躁的情況。醫護人員應注重患者心理狀況的護理,施行心理疏導,改善患者心情,促進恢復。
(三)統計學方法。本次研究實驗組和對照組所得的所有數據均通過統計學軟件SPSS18.0進行分析和處理,用百分數(%)來表示計數資料,用X2檢驗比較,通過t檢驗,P小于0.05,表示相關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二、結果
實驗組的患者平均住院時間為7.5天,患者相關病癥情況的緩解幾率是94.24%,對照組的患者平均住院時間為22.4天,患者相關病癥情況的緩解幾率是76.58%。實驗組的患者住院的時長要比對照組的患者短,相關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即P小于0.05。實驗組患者要優于對照組的患者,相關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即P小于0.05。實驗組的患者以及對照組的患者對于護理的滿意程度均大于90%。如表1。
三、討論
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是相關肺部慢性疾病長期發展造成肺組織終末支氣管過度脹大以及充氣,使得肺組織彈力降低,肺泡體積擴大的一種病癥,特征是病發較慢,持續時長較長。
綜上所述,通過應用舒適的護理措施,有利于患有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的患者相關病癥的恢復和痊愈,護理效果要優于普通的護理方式,縮短了患者的住院時長,改善患者的病癥痊愈狀況,提升了患者的生活治療,值得在醫學臨床上進行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劉妍.舒適護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護理中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民康醫學,2016,(10).
[2]龔素貞.舒適護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氣腫護理中的應用及效果評價[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