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景莉
摘 要: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班級管理屬于一種動態化過程,教師應結合相關管理目的與管理要求,并通過一種科學的管理方式,積極引導學生就班級內部相關資源進行規劃、組織以及管控,進而實現教育教學目的。當下,中職班級管理與其他普通中學管理工作相比,中職班級管理難度要較普通中學管理難得多,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中職班級管理工作具有較強的計劃性以及目的性,管理人員應對各個階段所要進行的內容進行一個詳細的規劃,進而能夠更好的促進中職學生各項水平的提升。因此,在進行中職班級管理的過程中,管理人員應加強對心理學效應的運用,使管理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
關鍵詞:中職班級;管理;心理學效應
所謂心理學效應,指的是生活中較為常見的心理現象或心理規律,通常因人為的引領下而引起的事物或人之間的連鎖反應。就目前而言,中職學生同普通中學生相比有著很大的不同,多體現在中職學生在自我約束能力以及綜合能力上都有所欠缺,這也加大了班級管理的難度,如果將心理效應應用到中職班級管理中來,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更好的促進教師與學生假的交流,進而幫助中職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因此,中職教師應不斷地去學習心理學方面的知識,并將其運用到中職教學中來,使中職教學環境不斷朝著規范化的方向發展。
一、中職生心理層面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性格問題。當下,我國的中職生普遍存在一種自卑心理,認為自己沒能考上一個好的高中,覺得自己以后沒有出路了,這種悲觀心理使得學生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都處于一種壓抑狀態,進而產生一系列的不良反映,如厭學、逃學等,長此以往只會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一些中職學生的家長,滿足此種現象往往手足無措,要么選擇金錢誘惑或者是棍棒打罵的教育方式,要么不管不顧,任由其自生自滅等,導致中職生心理日益失衡甚至扭曲,降低了自身的承受能力。
(二)逆反心理。通常中學階段是學生波動最大的階段,受青春期的影響,學生很容易出現貪玩、逆反等現象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其逆反心理表現多為,對認可教師態度不滿,不聽從教師的管教,態度行為上不夠端正,一種無所謂的態度且屢教不改,具有嚴重的抵觸情緒。
(三)網絡引發的負面影響。多數中職生在上學期間會被外界事物所迷惑,迷戀上網,使得學習成績大大下滑,再加上家長對其教育往往不夠,因此經常會受到老師的批評,加上學生逆反心理較強,往往會選擇上網來緩解這種失落感,從網絡中獲得現實生活中的滿足感,從而沉迷網絡,無法自拔。
二、心理學效應對中職班級管理的作用
(一)羅森塔爾心理學效應。此效應可以很好的反映出期望所具有的作用,也被叫做期望效應或愛的效應。借助羅森塔爾效應相關實驗可以實施進一步論證分析,班級管理人員從班級中隨機挑選幾名學生作為本實驗的研究對象,并對其展開大器晚成觀察,在實驗過程中,教師會重點照顧那些試驗學生,最終得出的結論顯示,這些學生漸漸的不抗拒學習,學習成績也得到很大的提升??偟膩碚f,通過對此期望心理學效應的應用,可以很好的激發學生的內在潛能以及優越感,對于那些剛剛邁進中職校園的學生來說,他們對一些班級干部競爭存在較高的興趣,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這種競選欲望也漸漸褪去,學習成績就逐漸成為老師以及學生心目中的衡量標準,但這種方式是較為片面的。無論采用何種方式進行班干部推選,剛入校門的中職生往往會懷有一種不安的心態,會選擇作為一個命令的服從者,從中可以反映出中職生自信心不夠。面對此種現象,教師應予以學生充分的鼓勵,增強學生信心,激發學生內心的感恩情懷,尤其是教師具有肯定的鼓勵語言,可以充分的予以學生一定的心理安慰,進而使班級管理的價值得到很好的發揮[1]。
(二)鯰魚效應。此種效應出現源于挪威人出海捕捉沙丁魚,然而每次打撈上來的沙丁魚多半都是死了的,價格也大打折扣,有一天,人們發現有一名漁夫可以如數將活的沙丁魚全部帶回港口,人們對此產生了非常濃厚的興趣。實質上,該漁夫只是采用了一種非常簡單的方式,漁夫將鯰魚放到裝沙丁魚的容器中,當鯰魚進入到容器中之后,因生活環境的改變,所以非常活躍,隨著鯰魚的游動,沙丁魚也變得活躍起來,這樣就可以使沙丁魚能夠如數活著帶回,“鯰魚效應”也就由此得名。基于此理論,人們認識到沙丁魚能夠或者帶回的原因的是容器內的“活躍分子”所影響的。因此,在中職班級管理中,教師也應充分運用這種“鯰魚效應”,發揮好帶頭人的模范作用,如,在進行班級管理中,可以通過班級干部領導作用帶領學生能夠積極的參與到各項工作中去,提高學生的班級參與能力;再者,班級管理人員可以選擇學習優異的課代表,從而幫助學生更好的進行學習,從根本上強化中職班級管理[2]。
(三)強化心理學理論。此種理論方式也被稱作修正理論,最初是美國心理學家斯金納提出的,他認為可以通過強化或負強化的方式對相關行為所帶來的后果進行干預,進而對其及時修正處理。具體來說,正強化主要是對人們的行為進行肯定,并予以一定的報酬獎勵,可以提高使這良好行為的發生頻率;而負強化主要是借助強化物減少,激發目標行為概率發生頻率,實質上,能夠保證所有中職生都獲得利益的直接手段在于根據原有要求執行,實現雙方共贏目的[3]。
綜上所述,中職班級管理手段中應將良好的心理學效應應用到其中來。就目前而言,我國對心理學效應的應用還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中職教育人員應重視對其的應用,不斷學習心理學知識,提高中職學校的管理水平,對增強中學生各項能力的發展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張莉莉.探討如何在中職班級管理中運用心理學效應[J].才智,2014,(29):218.
[2]劉韋真.中職班級管理中運用心理學效應的路徑探索[J].學周刊,2015,(33):46.
[3]陸永華.活用心理學效應實施班級有效性管理的探微[J].長三角,2012,(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