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玉平
摘 要:物理是一門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學科,也是高中教學體系中較為重要的一門學科,學好物理知識,可以促進學生實驗能力、觀察能力、思考能力及物理綜合思維的全面提升。高中物理教師要認識到物理學科對學生各項能力培養的巨大促進作用,積極優化物理學科的教學策略、教學流程,為學生物理知識、物理技能的有效掌握奠定良好的基礎。本文將就物理課堂的高效教學策略進行研究。
關鍵詞: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教學方法;優化;高質高效
隨著新課改的推進,物理課堂發生了一些顯著的變化,學生更加渴望在課堂上積極的表現自己,教師要深刻理解這些存在的變化,以新課改教學理念為指引,積極推進物理課堂教學的深入改革,全面優化自身教法和學法的有效應用,讓物理課堂變得高效活潑。本文將從物理教學準備。教學方法運用、教學評價開展等環節,就提升物理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進行探究。
一、在教學準備上多加用心,讓課堂高質高效
雖然教學準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但不少教師依然未能深刻理解教學準備對教學效果的促進作用,在實際教學中并不是很重視課前的準備工作,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物理課堂的高效教學。鑒于此,教師要擺正自身的姿態,在教學準備上多加用心,為物理課堂的高質高效做好鋪墊。
做好教學準備,首先,教師要對物理教材和學情進行有效分析。把握好教材的編排理念、教材各章節之間的模塊聯系,對學生物理知識認知和理解程度進行摸底檢查,通過分析教材和學情,為下一步教學目標的設定提供重要的依據。其次,教師要認真分析每節物理課的教學內容,深入理解和把握物理章節教學的重難點知識,設置切合實際的教學目標,對教學任務進行層次化設計。例如,在學習《力的分解》時,其教學目標為:①全面理解力、力的分解及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具體概念;②知道力的分解與力的合成是互為逆運算的;③有效掌握按照力的作用效果進行分解的主要步驟方法;④能準確判斷一個力所產生的實際效果,強化自身的“等效代替”思想。等等,對教學目標的明確,有助于教師較好把握教學的方向。最后,教師要精心鉆研自身所要采用的教學方法,保證能將課堂的學習氛圍激活,對物理課堂教學流程不斷進行優化,讓課堂高質高效。
二、在教學手段上勤于鉆研,讓課堂新鮮精彩
物理課堂的教學依托于一定的教學方法,科學合理、多樣化的教學手法有助于提升課堂的新鮮感,讓課堂變得活躍活潑。因此,教師要積極運用多樣化的教法,為學生呈現精彩的物理內容。
例如,在學習《牛頓第二定律》時,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教+問題教學法實施教學。首先,利用多媒體視頻向學生演示輕、重物體在真空管、空氣中分別下落的情況,引導學生觀察演示過程,思考牛頓第二定律公式中a、F、M的關系。其次,利用PPt課件向學生展示本節課要探究的問題,如力和加速度、質量有什么樣的關系?牛頓第二定律的具體內容是什么?怎樣理解牛頓第二定律的公式F=Ma?牛頓第二定律在生活中的具體應用有哪些?引導學生帶著這些針對性強、概括教學內容的問題,去深入學習該節課的內容,提升他們的求知欲望。最后,教師通過提問法,和學生進行深入互動,讓學生對這些具體的問題進行一一解決,不斷提升課堂的學習效果。另外,教師還可以通過講練結合法+合作探究法、多媒體教學法+口授法等實施教學,總之,無論何種方法,只要可以提升學生在物理課堂的參與性、積極性,能讓課堂變得新鮮精彩,教師都可積極嘗試。
三、在教學評價上做好努力,讓課堂活躍活潑
教學評價是物理教學的主要組成環節,多元化的教學評價可以有效提升物理課堂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對自己在物理課堂的學習情況有一個全面的認知,有助于學生對物理知識掌握情況進行高效的查漏補缺。
例如,在講解了《摩擦力》章節內容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多元化多主體的教學評價。首先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學生甲稱,自己對滑動摩擦、滾動摩擦、靜摩擦的概念及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了較為全面的認知和理解,但是對摩擦力的產生條件還需要進一步的學習。其次引導學生進行互相評價,學生乙評價甲稱,他對摩擦力知識的學習和理解都很到位,但在課堂總是左右張望,希望改進。最后,教師根據學生的評價情況,進行綜合評價,對學生甲基本上能掌握《摩擦力》章節的內容表示認可,對其就摩擦力的產生條件理解不到位的情況,給重新講解,并提醒學生注意專心聽講,不要來回張望。通過學生自我評價、學生互相評價、教師評價,這種多元化多主體的評價,讓評價的結果更加令人信服,有效提升了課堂的學習效能。
綜上所述,教師要理解物理學科對學生未來發展的重要意義,積極推進物理教學的改革,不斷探尋和摸索有益的教學方法、策略,運用精心化的教學準備、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多元化的教學評價,讓物理課堂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為學生有效掌握物理知識技能提供良好的教學環境。
參考文獻:
[1]張鳳霞.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
[2]熊藝.基于新課程標準的高中物理課堂有效教學策略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1.
[3]讓課堂“活”起來[J].趙楠,劉書玉.硅谷,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