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洪淳敏(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兒科) 編輯/丙甲


“阿嚏~”“孩子你怎么又感冒了?”秋冬季節,孩子咳嗽、咳痰、流鼻涕、喉嚨痛、發燒……從醫院回來后很多媽媽會糾結這到底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還是流行性感冒呢?
上呼吸道感染(簡稱上感),是指由病毒或細菌引起喉嚨以上的部分(包括鼻腔、鼻竇、咽部、喉部)的呼吸道感染,亦常用“感冒”“鼻炎”“急性鼻咽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體炎”等名詞診斷。而流行性感冒卻是有明顯的流行病史,引起高熱、四肢肌肉酸痛、頭痛等全身癥狀;其全身中毒癥狀明顯,鼻咽部癥狀卻較全身癥狀輕。
普通感冒通常都會有個比較明顯的誘因,比如受涼、煙酒過度、過勞等;多以鼻塞、流鼻涕、喉嚨痛等局部的癥狀為主,不發燒或輕微的發燒。而流感的誘因并不明顯;反而呼吸道局部癥狀輕,全身癥狀重,大多數都有超過39℃的高熱;不過流感有傳染性,通常會在特定的季節很多人同時患病,而且癥狀相似。
流感病毒是具有高度傳染性的,可通過飛沫空氣傳播,可有短暫潛伏期,可突然高熱寒戰,在1—2天內高燒可達到40℃,同時還會有全身乏力、喉嚨痛、頭痛、肌肉酸痛等癥狀,有的可并發支氣管炎、肺炎、心包炎、心肌炎等。
甲型H1N1流感病毒可表現為發燒、喉嚨痛、流鼻涕、咳嗽、咳痰、頭痛、全身酸痛、乏力;可有咽部充血很紅,扁桃體腫大。
乙型流感的特點是發病急,發燒、怕冷,體溫可以在數個小時內上升至39℃甚至更高;同時可有頭痛、全身酸痛、乏力、食欲不好,而咳嗽、咳痰等癥狀較大多數甲型流感輕。
上海市疾控中心表示,若發現發熱或流感樣的病例需第一時間為其佩戴口罩并單獨隔離,及時聯系家長帶患兒就醫或回家休息,其間要避免參加集體活動和少出入公共場所。待體溫恢復正常、其他流感樣癥狀消失48小時后才可以回校正常上課。
目前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唯一有效的措施;現在我國使用的流感滅活疫苗是針對甲型流感H1N1、H3N2和乙型流感病毒的三聯疫苗。
6 —35個月的嬰幼兒;60歲以上的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及體弱多病者;醫療衛生機構工作人員,特別是一線工作人員;養老院、老年人護理機構、托幼機構工作人員;服務行業從業人員,特別是出租車司機、民航、鐵路、公交司乘人員,商業及旅游服務從業人員等;經常出差、出國人員;重要工作崗位人群等。
推薦在每年流感季節開始前接種,在我國特別是北方地區,冬春季是每年的流感流行季節,因此,9、10月份是最佳接種時機。當然在流感流行開始接種也有預防效果。
盡量讓孩子避免接觸流感樣癥狀的患者,不得不接觸的時候要佩戴口罩來降低感染的幾率,去醫院就診時候也要戴口罩。
教育孩子在打噴嚏時候用紙巾或用手帕捂住口鼻。
教育孩子勤洗手;不要挖鼻孔,鼻黏膜容易被病毒感染。
如果孩子出現流感樣癥狀時,要充分休息、多喝水,飲食清淡,選擇易于消化和有營養的食物,保證充足的睡眠,如果出現持續高燒或咳嗽等癥狀加重要及時就醫。
多吃富含維生素C(獼猴桃、草莓、橙子、橘子、柚子、芹菜、黃瓜、香蕉等)、維生素E(西蘭花、杏仁、榛子、菠菜、獼猴桃、西紅柿、瘦肉、乳類、蛋類等)的食物。
避免帶病上學、入園或課外班。
當孩子體溫恢復正常,其他流感樣癥狀消失48小時后才可以回到學校上課。
可注射流感疫苗(但并不能預防所有的流感病毒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