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倪偉 編輯/長歌
中醫膏方已成為秋冬時節人們養生保健、防病祛病的重要方法。雖然很多人對膏方“傾慕已久”,卻因為搞不清自己是否適宜服用而卻步。那么,哪些人適宜膏方調治?
概括而論,主要有以下幾類人群適宜膏方調治。
相當多的白領、辦公室職員,工作繁忙,平時又缺乏鍛煉,體檢指數基本正常而自覺癥狀不少,情緒低落、心情煩躁、憂郁焦慮、少言懶語、不善交流、失眠健忘、疲乏無力、腰酸背痛、肩頸板滯、下肢酸軟、食欲下降……在中醫“未病學”看來,這容易發展成為精神神經系統、免疫系統、內分泌系統、代謝和風濕方面的疾病。膏方調治可糾正亞健康,幫助亞健康人群回到健康狀態,這也正是中醫“治未病”的重要內容。

對糞水進行第三次固液分離,SS去除率高達90%以上。將污泥池中的水抽入到絮凝箱中,加入PAM(聚丙烯酰胺)進行攪拌,使泥水分離,然后經過疊螺機將污泥壓干(污泥堆肥),出水則流入預沉淀池進行沉淀,之后出水流入預曝氣池[2]。
2017年,廣西新增城鎮綠色建筑竣工面積約1760.012萬平方米,竣工房建工程面積5497.54萬平方米,城鎮綠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達32.015%,較2016年綠色建筑面積比重15.49%同比增長了16.525%。2018上半年,全區城鎮竣工民用建筑面積約2652.24萬平方米,折合節能量46.89萬噸標準煤;城鎮新增報建綠色建筑面積約1720.85萬平方米,綠色建筑評價標識項目27個。
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過敏性鼻炎、反復感冒、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肌炎、慢性胃炎、慢性腎炎、風濕系統疾病、血液系統疾病、婦科慢性疾病、小兒肺系疾病、消化系統疾病的患者,通過膏方調治可以防治或減少復發,同時調攝體質,達到扶正祛邪、防病治病的目的。
任何一個外科手術后,全身的血管系統、代謝系統、免疫系統都會發生變化,需要進行適當的調攝,使其恢復良好。尤其腫瘤化療以后,體質損傷明顯,此時服用膏方,對恢復體質、提高帶瘤生存的生活質量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
不可否認,高校退休教師這一特殊群體有自身的特點。如文化水平相對較高、相信科學、易接受新興事物等等。但對這一特殊群體實施健康管理有哪些優勢,也是我們必須要深入思考的。認清優勢有助于健康管理的有效實施。結合高校退休教師群體的現狀和健康管理的特點,發現有以下幾個優勢。
同時,病后營養調攝對患者康復也很重要。比如肺炎尤其是重癥肺炎,對全身的損害是非常明顯的,為了讓體力、體質恢復至最佳狀態,適當的調攝、保養是很有意義的。
此外,經歷了懷孕、生產的婦女,產后膏方調理可以根據個人不同階段、不同表現、不同體質、不同兼挾證進行調攝,幫助康復。隨著年齡的增長,抗病能力下降,頭暈眼花、耳聾耳鳴、齒搖發落、腰肢酸楚、失眠健忘、時欲困眠、氣短懶言、皮膚干枯、面焦色暗,這些老年虛證運用膏方調理可以起到改善癥狀、延緩衰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