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鎖俊


摘要 目的:探討血液透析(HD)聯心血液透析濾過(HDF)治療對老年性糖尿病腎病(DN)的臨床效果。方法:收治老年性DN患者40例,隨機分成兩組。對照組給予HD治療,觀察組給予HD聯合HDF治療,比較兩組生化指標、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觀察組治療后血糖、血肌酐、血鉀、血磷、鈣磷乘積、B型尿鈉肽前體、尿量、平均動脈壓明顯低于對照組,白蛋白、總蛋白、血紅蛋白、超敏C反應蛋白和COz結合力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HD聯合HDF是治療老年DN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 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濾過;老年糖尿病腎病
糖尿病腎病(DN)是由糖尿病引起的微血管病變而導致的腎小球硬化的一種嚴重和危害性最大的慢性并發癥[1],是導致死亡的重要原因[2]。DN病因和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明了,目前認為系多因素參與,在一定的遺傳背景以及部分危險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致病。隨著糖尿病發病率的增高,DN的發病率也明顯升高,特別是老年患者發病率升高更快。DN在臨床上具有病情進展緩慢、早期無典型臨床表現等特點,因此容易被忽視;若出現明顯蛋白尿及水腫現象,則表明患者病情加重,增加治療難度。治療方面應依不同病期而異,臨床上常用的治療方法包括控制血糖、控制血壓、飲食療法、終末期腎臟病的替代治療和器官移植等。血液透析(HD)與腹膜透析是終末期腎臟病替代治療的常用方法。臨床上主要治療方式為HD治療,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采用HD聯合HDF治療老年性DN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本研究收治老年性DN患者20例,給予HD聯合HDF治療,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老年性DN患者40例,隨機分成兩組,每組20例。觀察組男11例,女9例;年齡65~77歲,平均(71.3±4.5)歲;糖尿病病史7~25年,平均(15.5±3.3)年:其中1型糖尿病1例,2型糖尿病19例。對照組男11例,女9例:年齡65~77歲,平均(71.3±4.5)歲;糖尿病病史7~24年,平均(15.6±3.2)年;其中1型糖尿病1例,2型糖尿病19例。兩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方法:兩組患者均具有慢性腎衰癥狀,對照組將動靜脈瘺建立血管通路,采用HD方式進行治療,透析次數為3次/周。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進行HD聯合HDF方式進行治療,將動靜脈瘺建立血管通路,低分子肝素作為抗凝劑,透析時間設定4h,透析次數2次/周。采用碳酸氫鈉鹽透析液,流量200~250mL/min,透析液流量500~550mL/min,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等鈣拮抗劑降血壓,HD后給予促紅細胞生成素(EPO)皮下注射,3000U/次,2次/周,左卡尼汀1.0g溶于注射用水10mL靜脈注射。透析主要技術參數:①溶質清除率:尿素、肌酐清除率達150~250mL/min,維生素B12清除率達30~40mL/min;②透析器超濾系數3~5mL/(h·mmHg),血區預容量50~120mL。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9.0統計分析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兩組治療前后生化指標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各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血糖、血肌酐、血鉀、血磷、鈣磷乘積、B型尿鈉肽前體、尿量、平均動脈壓明顯低于治療前,白蛋白、總蛋白、血紅蛋白、超敏C反應蛋白和CO2結合力明顯高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各指標改善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兩組治療后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對照組出現并發癥5例,并發癥發生率為25.0%。觀察組并發癥2例,并發癥發生率為10.0%。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討論
近年來,糖尿病發生率呈持續上升趨勢,其發病原因與生活方式、飲食習慣等密切相關。若不給予有效治療,可引起一系列并發癥,尤其是DN[3]。DN是糖尿病患者一種最重要的并發癥,該并發癥主要是由微血管病變所引起,導致腎小球硬化,繼而對腎功能造成一定影響,同時也是造成患者死亡的一個主要因素[4],其病因和發病機制不清。目前認為系多因素參與,在一定的遺傳背景以及部分危險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致病。我國DN的發病率亦呈上升趨勢,目前已成為終末期腎臟病的第2位原因,僅次于各種腎小球腎炎。由于DN存在復雜的代謝紊亂,一旦發展到終末期腎臟病,往往比其他腎臟疾病的治療更加棘手,因此及時防治對于延緩DN的意義重大。DN在臨床上具有病情進展緩慢、早期無典型臨床表現等特點,因此容易被忽視;若是發生明顯蛋白尿及水腫現象,則說明患者病情加重,可增加治療難度。
在治療方面應依不同病期而異,臨床上常用的治療方法包括控制血糖、控制血壓、飲食療法、終末期腎臟病的替代治療和器官移植等。HD與腹膜透析是終末期腎臟病替代治療的常用方法。其中HD方式治療DN應用較多,HD的主角是“人工腎臟器”,它是利用人造的半透膜做成封套或微小空心纖維,通常由6000一巧000多根微小空心纖維制成。血液引流出來后,流經這些微小空心管的內層,由上往下流過,而透析液(透析藥水十處理水)流過空心管的外層,由下往上流過,血液和透析液以相反的方向流過,利用“擴散原理”可以清除毒素,人體所需物質也可由透析液得到補充,而利用靜脈壓和負壓,可將體內多余的水分除去,可以迅速清除血鉀,糾正酸中毒。可對血液中有害物質起到明顯清除作用,與此同時還能有效改善終末期DN患者的微炎癥狀態。該治療方法主要是通過減少血液炎性因子及生物活性反應,從而對其預后起到明顯改善作用,為此在臨床上得到廣泛應用及推廣[5]。
HDF通過彌散高效清除小分子物質和通過對流高效清除中分子物質,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期,降低死亡率。HD聯合HDF可以有更穩定的血流動力學狀態,能有效清除中小分子尿毒癥毒素,患者有較好的耐受性,透析中低血壓、頭痛、惡心和嘔吐等不耐受情況明顯減少,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病情。特別適用于頑固性高血壓、血流動力學不穩定和對透析不耐受者。曾有學者研究表明,HDF是一種治療DN有效方法,主要是在HD的基礎上實施高通透性的濾過膜,有利于將血液中的大量有毒物質濾出,與此同時輸人等量置換液,達到彌散溶質的目的[6]。該治療方式在臨床上具有高效清除中小分子及安全性等優勢,除此之外還具有良好的血流動力學穩定性及生物相容性。兩者聯合應用,可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如緩解左心室肥大、提高心功能及改善預后等[7]。
本研究中觀察組采用HD聯合HDF治療老年DN患者,結果顯示,兩組治療后血糖、血肌酐、血鉀、血磷、鈣磷乘積、B型尿鈉肽前體、尿量、平均動脈壓明顯低于治療前,白蛋白、總蛋白、血紅蛋白、超敏C反應蛋白和CO2結合力明顯高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治療后各指標改善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高于觀察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HD聯合HDF治療老年DN可以有更穩定的血流動力學狀態,能有效清除中小分子尿毒癥毒素,患者有較好的耐受性,透析中低血壓、頭痛、惡心和嘔吐等不耐受情況明顯減少,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病情,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馮云生,李川,陳恔,等.血液透析與血液灌流對終末期糖尿病腎病患者胰島素抵抗及血清炎癥因子水平的影響[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6,16(11):2081-2083.
[2]徐可.不同劑量纈沙坦對老年糖尿病腎病血液透析患者血壓和血壓變異性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20):5794-57%.
[3]劉麗敏.血液透析聯心血液灌流治療對終末期糖尿病腎病患者胰島素抵抗與營養狀態的影響效果分析[J].安徽醫藥,2016,20(7):1360-1363.
[4]劉曉斌,王涼,劉斌,等.高通量血液透析對老年糖尿病腎病患者胰島素抵抗及微炎癥狀態的影響[J].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14,33(2):159-162.
[5]陳偉娜.血液透析聯心血液透析濾過對糖尿病腎病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臟結構及心功能的影響[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5,21(18):2728-2729.
[6]柴劍麗,吳春燕,王文娟,等.糖尿病腎病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糖管理的持續質量改進[J].中華護理雜志,2015,50(2):170-174.
[7]張艷麗,馬靜靜,張紅杰,等.不同胰島素治療方案在血液透析中低血糖護理觀察[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15):1370-1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