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凱玉 惲亞剛
[摘 要] 主要針對現如今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現狀,分別指出微課的概念及特點,進而提出微課在相對的現實中應用實踐及應用意義。
[關鍵詞] 微課;中職計算機;網絡課程;應用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8. 19. 087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8)19- 0201- 02
0 前 言
眾所周知,如今信息技術進入飛速發展時代,與此同時,課程教學也有了革命性的發展,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授課方式應運而生。其自身不僅具備了時間短,針對性強等個體優勢,同時還能充分從學生角度出發,最大程度地滿足學生學習需求,使學生提高自身學習效率。
1 微課的概念與特點
1.1 概念
微課,通俗而言,就是一種新型的教學過程。微課的核心組成內容主要是課堂教學視頻,一些輔助性教學資源也包含其中,如區別于傳統單一資源類型的教學資源(傳統單一教學資源主要包括教學課例、教學設計,等等)的教學設計、教師點評、練習測試以及素材課件,等等,二者在相互作用下,創造出一個半結構化的資源單元應用“小環境”,促使教學在傳統模式的基礎上有了更加創新型的發展。
1.2 特點
(1)時間短。微課,顧名思義,課程以微顯著,時間自然不會長。該理念是以碎片化式學習,來適應現代人的快節奏生活。方式是圍繞一個主題,將教學視頻控制在 5 到 10分鐘,使受學著利用點滴時間積累點滴知識,最終學有所成。
(2)主題小。為了具有比較明確的教學目標以及教學重點,微課的教學主題都設置的非常小來進行闡述。盡管如此,然而不用懷疑的是其教學內容都是經過作者精心挑選的,以可有效激發學習者的學習興趣為宗旨,皆具備深刻的內涵,使學者能高效利用好時間。
(3)教學功能強大。不容置疑的是現如今在借助于豐富的網絡資源的基礎上,微課的教學功能也逐步顯著強大,傳播也更為方便廣泛。而由于現代科技的發展,眾多現代化的硬件以及軟件,使得完成微課的制作成本縮減。
2 微課在中職計算機網絡課程中的應用
2.1 微課的制作
第一步,是要進行制作PPT課件,主要是基于選擇好的教學內容收集并整理與Rank函數相關的教學材料;第二步,是要在教學設計方案規定好的基礎上具體制作出錄制腳本語言;第三步,在將計算機上PPT界面的位置以及錄屏調整合理之后,進行錄制操作,為了讓學生能更好地接受教學知識,教師不僅要對授課知識進行詳細的講解,還要適時運用生動的肢體語言或話語來營造輕松地學習氛圍;最后,通過剪輯等處理來完善錄制好的教學視頻。
2.2 微課的教學設計
目標是一切行動之根本。首先,教師可將設定的教學目標作為班級學生成績的綜合排名的評比對照,以此來調動學生學習“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積極性,進一步讓學生能夠掌握并應用Rank排序函數。其次,學生學習“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內容是的重要部分,而Excel函數即使是難點,學生也必須掌握“電子表格Excel的制作”,本研究對微課的教學內容是以Rank排序函數為例來進行的。最后,為了向學生更好的表現說明Rank排序函數各參數的功能、基本特點與具體的使用過程。筆者在本次微課中,運用任務驅動教學法以及啟發式教學法來進行了實例操作,成功完成了此次微課活動。
2.3 微課的應用
就目前社會現狀來看,微信、微電影等微作品的火熱昭示著微時代已經來臨,在快捷的生活狀態下,微型式更能為人們所服務,相應學生也能更好接受。于是筆者嘗試引入微作品作為“計算機應用基礎”的課堂教學部分,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又將微課作為教學輔助資源來幫助那些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Rank排序函數的使用方式以及實例操作。
3 微課在中職計算機網絡課程中的應用意義
3.1 讓學生明確的學習目標并有了學習動力
在針對大多中職生對未來茫然的情況下,教師借助微課的教學方式多方位的幫助學生了解現如今就業動向以及社會情況,使其明了自己的專業定位,促使學生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明確自己學習目標和發展方向。再者,區別于傳統的教學模式,微課教學時間短、主題小且新以及教學面廣,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能自主學,而非被動學。
3.2 課堂實現了分層教學
針對學生受教育素質不同的情況,想要同時滿足各類學生都能接受到想要的教育,分層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了。相較于傳統教學一遍過的模式,微課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學生可以隨時暫停視頻,或者反復觀看視頻,在課余時間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來自行選擇練習,大大提高了教學質量以及教學的靈活性。
3.3 微課對課堂教學的積極影響
運用微課,學生要做好預習工作,并在課堂中獲得答疑,在課后進行鞏固,教師在移動設備上傳遞信息資源,以便學生隨時方便鞏固學習內容。微課的點不僅是要讓學生提取知識,更注重的是讓學生獲得思考能力,不斷豐富學生的學習情感,讓知識回歸到學生的生活當中。
3.4 提升學習效率與學習積極性
微課教學方式在計算機基礎課上要體現出針對教學,不斷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積極性。中職學生的文化基礎功底較為薄弱,并且在學習上缺乏良好的行為習慣。在計算機基礎課堂上,由于一些課堂內容具有很強的邏輯性,學生如果無法專注于課堂,就很容易顧此失彼。例如,在Excel電子表格中的if函數嵌套,此知識點邏輯性強,學生理解起來較為復雜,而且很容易忘記。教師在授課的同時,利用微課,把知識點細化,讓理解能力較差的學生能通過視頻一次一次加深鞏固,從而從根本上攻破此知識難點。此時再讓學生體會更難的函數,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動手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4 微課的應用分析
4.1 做好備課階段的有效準備
要想確保微課教學應用的質量,就必須要保證微課內容本身足夠精彩,并且經過精心地準備和制作,這樣才能讓后續教學活動的開展效果得到最大化地保障和提升。教學活動開展前,應該科學地探究課本中內容的知識點,結合學生具體情況對內容進行準備和制作。制作過程中,也要依據中職學生的實際認知規律和接受能力進行設計,利用圖文并茂的方式,制作靈活、生動的微課內容,讓微課內容本身既簡潔,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在觀看的過程中得到提升和進步。與此同時,微課視頻本身的內容也要具備足夠的吸引力,可以讓學生將注意力集中在課堂教學活動當中。教師在對于教學內容進行設計的過程中,也要結合學生的狀態,分析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處于一個良好的學習狀態當中。要正確地認識到,微課本身內容雖然比較短,但是需要教師利用大量的精力和實踐進行充分準備,這樣才能達到微課教學的效果。對于微課內容的利用上,也可以實現重復利用。另外,在日常教學工作開展的過程中,教師也應該對微課內容做好整理收集,積極與其他教師進行交流,讓整體備課能力得到更好的提升。多數中職學生正處于叛逆年齡期,枯燥的環境下他們很容易產生厭學、逆反心理。面對微課教學的優勢,應該正確地進行看待和分析,在教學中對以往教學中的不足進行彌補,充分地對微課教學的價值和優勢進行體現,提升中職計算機的整體教學質量。
4.2 做好對微課內容的有效導入
教師應該依據計算機學科的特性,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激發。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也應該讓學生在觀看微課中形成對后續知識進行探索的態度,并且讓他們更好地進入到一個良好的學習狀態當中,幫助他們降低知識學習的難度。例如,很多學生對于數據庫的概念都比較陌生,并且也是第一次接觸到數據庫。這時候,教師就可以距離一些我們生活中經常應用的網站,其中的一些用戶資料、文章等內容都是存儲在數據庫當中的。這樣學生就對于數據庫的概念有了充分的理解。這種微課的導入效果,也是考驗教師教學藝術和教學能力的一個關鍵。如果導入的好,那么后續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也會是“一馬平川”。
4.3 針對學生的表現進行課后反思,改進微課教學方法
筆者還做了大量的問卷調查,對17級電子技術應用專業學生進行問卷調查,100%的學生都認為微課能夠幫助他們更好地解決難點問題,95%的同學認為微課可以提高他們的課堂興趣,特別是手機迷的學生更喜歡將微課視頻放在自己手機中進行學習,92%的同學認為微課能夠解決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的陋習。通過問卷,反映出學生的強烈的求知欲望,十分歡迎微課帶來的學習變革,為同學們的輕松學習開辟了新思路。筆者還以“課后反思”的形式對教學效果進行記錄,總結微課教學活動中的優缺點并進行反思,不斷改進自己的微課教學方法,讓更多的學生接受并喜歡上微課的教學方法,不斷提高自己,竭盡所能幫助其他老師完成微課的設計及實踐教學活動,進一步完善互惠共營的教學研究制度,拓展互惠的內涵,積極主動、坦誠無私地公開自己的教學與思想,在教務處的支持下,積極參加各種教學觀摩、學習、參觀活動。
5 結 語
在這樣一個信息時代,教育事業也必須得跟上這一潮流,而微課就是這一催生品,并且在這樣的微時代下,已獲得多數人的認可,但也不應就此止步,而要不斷完善,不斷發展,緊跟時代,讓科技更好的服務教育,服務學生,一切以培養人才為目的。
主要參考文獻
[1]張建偉,李楠.微課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卷宗,2017(32):18-19.
[2]王然.微課在中職《Java語言程序設計》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才智,2017(16):24-24.
[3]徐立東.微課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以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為例[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7(19):123-125.
[4]羅曦曦.微課在中職“網絡設備配置與管理”課程中的應用研究[J].新課程研究旬刊,2017(2):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