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國的中小學課堂教學有突出的特點: 雙軌并行的教學組織形式,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滲透德育教育的教學活動,促進人人發展的分層教學,積極的合作學習,激勵性的語言應用。
【關鍵詞】英國;中小學課堂教學;啟示
【作者簡介】程梅,寧夏銀川唐徠回民中學。
一、偏重學生學習樂趣的培養
在英國,學生能夠加入教學內容確定和教學設計的行動,英國未曾統一的教材,只有一份教學大綱,教師自己依據教學大綱的考點舉行教學內容的抉擇,老師很少按部就班的按教材上課,而是根據自己對課程要求的理解,靈活的選擇授課材料,設計課堂教學,報刊,雜志,因特網,廣播電視等都是老師們選擇材料的來源。而到了期末,教師都會在學生中采集學生感興趣的話題,然后依據學生的共性問題來確定下學期的教學內容;同時,教師還讓學生加入教學設計行動,這些做法都極大的激勵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
1.制造懸念,給學生充分的想象和較真實的交際空間。英國教師上課很少直截了當講解知識,往往制造懸念,讓你盡情想象、盡情去交際。“制造懸念”在某種意義上講就是設置信息溝,通過設置“懸念”、“吊胃口”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調動起來,使其積極地參與學習和交際活動。
2.將討論引入課堂,使學生在討論中分析、在討論中學習。英國教師非常注重讓學生自行討論、分析,更多的讓學生自己去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是讓學生被動的接受。在學習過程中,每堂課都有討論的內容,進行討論時,老師會環顧班級,聆聽學生的討論,并不時地加入學生的討論或者引導學生討論。學生在愉快悅的氛圍中積極參與討論,發表闡釋各自的觀點,不知不覺學會了知識。
3.教學過程中強調學生用自己的方式來感悟。這是一節音樂課,老師讓學生唱一首歌曲《甜美的英格蘭》,在學習過程中,老師鼓勵學生用不同的心情來唱。學生分別嘗試用不同的情緒和動作來完成,用學生自己的方式來學習,盡可能從多角度來引發學生對學習過程的參與,這對我們中國的同行有很大的借鑒意義。
4.提倡合作學習。合作學習更有利于學生獨立思考,按各自能力與專長分工合作,發揮個人的優勢,相互學習。這種合作強化了學生對自己學習的責任感,共同分擔任務和在各組之間的交流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之學習的挑戰性和成功感,并能提高學生個人的自信心,人際關系,社交能力和組織管理能力。因此英國中小學的課堂上,學生的配合學習效率高,我們經常能看到教室里喧鬧出眾的假象,更重要的是學生思維始終處于一種積極的事態。
三、分層教育,學生有不同的分層要求
英國教育的目的提出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發展。為此,英國的學校普遍實施分層教學。英國的教師強調對所有的學生有充分的了解,幫助每一個學生制定不同階段的學習計劃。這些學習計劃被制成卡片或書簽復制為三份,一份公布于課室,一份學生隨身攜帶,一份置于家里。教學過程中,根據這些學生能力和知識水平的不同,教師給他們提出不同的要求、不同的教學內容,甚至教材都不一樣。教師會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學習要求,極其偏重學生的個別教導。
四、真誠的鼓勵,使學生揚起信心的風帆
教師總是正面的評價激勵學生,讓學生由衷地感到學習的快樂。激發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英國的教師在課堂上,在平時與學生的交往中總是看到學生的優點和長處,總是微笑著鼓勵學生,贊賞學生,給所有學生成功的機會,讓學生不斷產生自信。教師從不挖苦學生、諷刺學生,更不會說些有損學生人格、有傷學生自尊的話。
五、隨意的課堂
英國學生的課堂比較隨意,學生比較自由,看起來有些“散漫”, 課堂教學不但漫不經心,而且常常“吵吵嚷嚷”,英國的課堂上不強調學生的坐姿,學生有的坐在地上,有的蹲著,有的坐在課桌上。雖然英國的孩子坐姿隨意,但是沒有做小動作的,沒有在下面說小話的,他們的注意力始終都還是跟著老師轉,敢于質疑,也就是說,英國的學生上課時形散而神不散。
六、從英國的課堂教學特點中的我們可以得到以下教學的啟示
1.改革課堂教學組織形式,做到真正的面對全體學生。首先,要提倡合作學習。促進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教師要讓學生學會合作交流,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進行獨立思考,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教師應提供適當的幫助和指導,善于選擇顯示中有價值的問題或意見引導學生展開討論。其次,組織學生參與實踐活動。在中小學課堂教學中要緊密聯系學生生活實際,把所學的知識與生活實際,社會實踐聯系起來,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同時采取形式多樣教學方式,使學生認識到知識與實際是相聯系的。以此來激發想學習的興趣,激發思考創作的源泉。
2.創設自然情境,給學生提供發展空間,引導學生自主參與。由于語言來源于生活.每個人都在不同的交流環境中扮演不同角色.我們應將真實生活情境引進課堂.這樣既縮短了課堂教學與實際生活的距離,又使學生似乎回到了活生生的現實中。這樣的教學學生感興趣,與他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學生有話可說,而在采訪的同時,面對不同的對象,輸入不同的信息。學生們個個積極開口,人人踴躍表達,在很短時間內,便掌握了語言,鞏固了短語,真實運用了語言,使學生學在其中,樂在其中。
3.為學生的理解而教。我們的課堂教學應偏重于讓學生理解。在一節課中,應該把讓學生理解作為主要的教學環節,通過講解、談話、動手做、參觀、調查、做課題、專題學習等形式,讓學生獲得體驗,在頭腦中與已有知識建立聯系,形成自己的理解。
4.堅持以人為本,發展學生個性。英國中小學的辦學宗旨是把開發學生的個性放在第一位,對教師和學生的評價也以學生在原有基礎上提高的幅度為主要依據。學生的課業負擔相對比較輕,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從事自己喜歡的實踐工作,很少有為應付考試而加班加點、疲于應付的現象。這一點非常值得我們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