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云鶴
(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鄭州 45000)
近幾年,“大數據”成為全球經濟發展中的技術熱詞之一。“大數據”時代的來臨,企業考慮的不單是如何建設企業信息化,而且要探索在“大數據”時代中如何生存,更重要的是企業應該探索“大數據”背景下如何創新管理模式。
當前,我國企業利用創新使自己的技術領先于國際水平,但經濟發展模式相對來說屬于粗放型,企業的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有限,導致能耗高與產能過剩的問題不斷涌現,直接阻礙著企業的快速發展。大數據時代企業唯有創新,才能繼續生存下去,才能發展壯大。創新是企業生存的內動力,大數據時代企業管理模式唯有創新,才能使自己的企業立于不敗之地。在大數據時代,我國企業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若干意見》,創新企業的發展理念,讓創新在企業中蔚然成風,從而激發企業員工的創新積極性,使企業從要素驅動發展轉變為創新驅動發展,創新決策和組織模式,創新管理模式的每一個環節。因此,在大數據時代,企業只有與大數據科學融合,才能促進自身的科學發展。
企業如果要提高商業智能化水平,就要為信息化奠定基礎,信息化不只是在企業內部實現辦公信息化、無紙化辦公,更重要的是要培養企業員工的信息素養與大數據質量理念,讓每一個信息系統的用戶意識到高質量的數據是一個信息系統發展的關鍵。企業要制定切實可行的數據挖掘人才的培訓計劃,無論是數據倉庫、聯機分析處理,還是數據挖掘等技術,都迫切需要許多數據挖掘技術人員。因此,企業應合理利用商業智能提高信息化管理能力,因為商業智能是建立在企業業務系統之上,以知識獲取與共享為目的科學方案。
“大數據”時代是以“數據”為“主角”的時代,企業的決策者們應該領悟數據的商業價值。第一,要將企業的決策與數據進行融合,科學挖掘數據的潛在價值。第二,企業在進行商業智能化的過程中,要與決策者進行有關數據方面的溝通,使決策者充分領悟到大數據在企業創新發展中的重要性,從而使企業決策者對大數據的認識有一個質的飛躍,推動大規模數據分析系統的科學發展。
大數據時代的瞬息萬變與國際市場的激烈競爭,呼喚企業管理者必須創新企業管理理念。企業管理的創新是一項規模宏大的系統工程,是現代企業面對大數據的挑戰而創新發展的重要策略。市場的發展與變化呼喚企業以創新求發展,而市場信息的變化與發展沒有固定的模式,需要企業根據市場需求而創新管理經營理念。因此,企業管理創新是大數據時代企業生存的重要法寶,因為企業不創新管理理念,就會沒有發展方向,猶如航程中沒有導航儀一樣,使企業的發展事倍功半,處于危險的處境。大數據時代賦予企業管理新的時代特征,呼喚企業管理者創新管理理念,探索大數據時代與企業發展相適應的管理新理念。大數據時代,企業管理內容表現為數據的不斷輸入、輸出與更新。所以,企業管理者要科學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創新提高企業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企業的管理者應確立科技增效的理念,實現由“傳統型”企業管理,向“科技型”企業管理轉變,增強企業管理的創新性。
企業的管理制度是由企業的財產制度所決定的,蘊含著企業各個環節、各個方面的制度。在大數據時代,市場信息千變萬化,信息技術的發展也千變萬化。大數據時代呼喚企業要依托大數據的日新月異創新企業管理制度,將大數據與企業發展的情況相結合,對傳統落后的管理制度進行探索與改革,使之適應企業在大數據背景下生存的需要。
在企業傳統的管理模式中,企業的中高層管理者被認為是決策的主體,而隨著大數據的不斷發展,這種傳統的決策模式使企業決策的科學性大打折扣。因此,企業應樹立以社會群體為決策主體的理念,將決策權由少數的企業中高層轉交給廣大的社會群體,企業應通過大眾媒體與社交網絡等公眾平臺,創新收集社會群體的科學建議。隨著大數據的快速發展,企業的數據將日新月異地增長,其中70%的數據屬于非結構化數據,所以大數據增加了企業決策的不可預測性,這就要求企業應高度重視與創新以社會公眾為主體的決策模式。大數據時代改變了不科學的信息結構,傳統的信息結構是以企業為中心,信息化時代的信息結構是以用戶為中心,海爾集團網絡化戰略的轉型就是成功的案例,企業可以從中得到啟發與借鑒。
面對大數據日新月異的變化,人力資源體系也要進行一系列的創新。企業可以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搭建“人才搜索”,通過全網搜索與信息匹配,和與之相適應的人才資源進行科學匹配,迅速地為用戶解決人才需求的燃眉之急。因為是按單聚散,這與傳統的定崗、定編、定位與定薪大相徑庭,按照訂單的價值聚人。例如,海爾集團建立了“按單聚散”的人才管理體系,以“單”為中心,隨著“單”的不斷變化,人與組織也隨著變化,海爾集團創設了共享的、有利于科技人才交流的網絡平臺,吸引了全球能夠促進海爾科學發展的創業團隊和高水平人才。海爾集團擁有全球的五大研發機構,海爾傳統的產品研發,都是由本集團的科技人員按部就班地進行研發。而今,海爾面對全球零距離開放,使海爾的研發人員從1000多人,增加到目前全球能為海爾所用的在線研發人員100多萬人,他們可以隨時整合資源,迅速將研發成果轉化為商業價值。
在傳統的組織架構中,忽視了員工的社交網絡,導致出現了網絡不統一的局面,導致企業員工在管理中處于分裂的地位。社交網絡不但有企業員工在單位內部構建的關系網絡,而且蘊含著與單位之外其他人的聯系,以及企業員工在各個社交網絡平臺上的好友等,因此是一個紛繁復雜的社會關系網絡。例如,海爾集團科學設置了“人人創客”的網絡平臺,對一切有志氣為海爾集團做創客的人才開放。現代信息技術事半功倍地解決了海爾的創新問題,海爾集團還創設了“創吧”網絡平臺,創客們可以把自己的獨特見解與創意發布在“創吧”網絡平臺上。創客們還可以將自己獨特的對策與建議發布于海爾集團所推廣的“人人創客”平臺上,海爾集團根據情況有的放矢地為這些人才提供財務資源與生產資源,使有夢想的人才在海爾都能夠實現自己的夢想。
大數據時代,形象管理創新是企業管理者創新運用信息技術的手段,科學實現企業管理主體高尚、形象良好的策略。良好企業形象的發揚與傳播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有形形象的塑造。有形形象的塑造以電視、互聯網與外面的平面廣告設計為依托,在大眾視野中尋求企業形象設計與宣傳,讓大眾在一瞬間就能感悟企業的形象。無論是無與倫比的企業形象,還是小家碧玉的企業規模,讓人一目了然。二是無形形象的塑造。無形形象與有形形象塑造相比較,蘊含著更加豐富的內涵,無形形象的塑造將企業的價值觀念與企業文化等元素創新融合,使企業員工與管理者在耳濡目染中規范自己的行為。因此,在大數據時代,企業要發揮信息技術的傳播優勢,將企業的有形形象與無形形象的作用發揮到極致,借助互聯網的優勢,使企業的形象深入人心、發揚光大,從而促進企業的創新發展。
在技術創新方面,企業要科學把握大數據時代前所未有的機遇,以高新技術取代落后的技術,建立適應大數據時代的企業科技創新的獎勵辦法,創新引進世界前沿的具有領軍能力的稀有人才,創新推動企業科技成果的轉化,讓創新成果成為推動企業科學發展的動力與源泉。
在科技創新方面,企業要重視把信息化、網絡化等先進技術手段引入企業科技創新之中,提升創新效率和水平。例如:長安汽車是中國知名汽車制造企業,中國品牌汽車的引領企業,而長安汽車制造企業沒有對目前的業績感到滿足,而是以信息化為依托,引進了許多能夠為了長安汽車貢獻力量的海外人才,有12位入選國家“千人計劃”的專家心甘情愿地為長安汽車集團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一般企業更多的是從主營業務方向引進海外專家,而長安汽車的這些專家主要集中于大數據開發在科技研發上的創新運用。因此,長安汽車創新設置了全球協同的信息化研發平臺,這個平臺的設置與運用,使其在國內外各研發機構都能夠得心應手地在平臺上進行科技研發,而且供應商、生產基地、外資企業也都能在這個平臺上面進行創新協同。所以,長安汽車通過這個平臺,實現了全球資源的創新整合,事半功倍地推動了企業效益的創新發展。
大數據時代,數據將會是企業創新發展的科學源泉,現代企業如果要在數據時代立于不敗之地,就要在管理改革和發展創新上下功夫。因此,企業要創新地把握“大數據”,因為企業在面對“大數據”時,不但認識了一系列的數據,而且還遇到了新的挑戰和機遇。“大數據”正在以紛繁復雜的模式從各個領域向企業奔來,面對這樣的局面,企業只有有的放矢地創新管理模式,才能促進企業在大數據時代的科學發展。
主要參考文獻
[1]張曉生.以微貸業務助推企業發展的探索與實踐[J].市場研究,2017(6).
[2]李蛟.云計算時代企業信息化管理模式創新與構建[J].商業時代,2012(33).
[3]李榮華.信息化時代的企業管理創新[J].廣東科技,2003(11).
[4]滕佳東.企業信息化建設與企業管理創新[J].商業研究,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