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宏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黑龍江物資銷售分公司,哈爾濱150001)
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為增強競爭力,我國許多企業都嚴格控制生產和管理成本,從而降本增效、提高市場占有率。企業中計量器具管理工作直接或間接影響企業產品的質量和經濟效益的提高,那么,如何在提高計量器具管理水平、提高企業產品質量的同時,又節約計量管理成本呢?
控制點應根據生產工藝等合理設定。不同生產工藝的產品會因工藝不同而產生出各自不同的成本控制模式。比如,石油銷售企業需要溫度計、密度計、量油尺等器具;化工企業需要壓力表等溫度、化學類器具。企業以生產需求為前提,設定計量必需的器具,來滿足控制成本的要求,這是企業控制計量器具管理成本的首要任務。首先,要設立滿足產品質量的生產成本控制最低目標。其次,標定產品生產的各環節控制點,依據控制點分別量化各環節成本目標,從而實現總成本的控制。最后,根據各環節生產工藝需要,統計產品在生產過程中所需的計量器具數量及精度,因為精度要求越高,成本也會越高。
首先,采購計量器具的數量盡量事先根據生產需要進行統計,以滿足生產需要為準。企業依據自身訂立的成本控制目標來選型、購買必需的計量器具。
其次,采購時盡量選知名的計量器具廠家制造的計量器具,有條件的盡量進行現場供方評價,這樣不僅可以降低首次檢定不合格的風險,避免浪費,而且保證器具使用的壽命,從而節約成本。很多中小企業選用計量器具時多會因為成本控制方面的考慮采用一些價格低、不具有生產資質的廠家制造的器具。這樣做雖然降低了采購費用,但在日后的生產過程中會變相增加計量器具的維護保養費用,縮短了使用壽命,更嚴重的是影響產品質量。由于計量器具本身存在的質量、誤差等問題,導致使用壽命短、日常維護成本增加、產品原材料因計量誤差導致的浪費等問題的出現,使產品質量無法保證,讓計量器具在成本控制方面的優勢無法全面發揮出來。計量器具投入的效果無法達到實際成本控制的目標,這也是當下我國很多中小企業對計量器具在生產中大量使用存在遲疑、排斥心理的一個主要因素。
最后,購買時最好能在一家或幾家合格供方成批購買,達成長期供貨協議。這樣,可以方便企業建立計量器具維護臺賬,利于計量器具的維護保養,更有利于中小企業對計量技術人員的培養。達成長期供貨模式后,有利于資金周轉,因為長期在一家或幾家供應商成批購買計量器具,一方面供方會提供相應的折扣,另一方面達成長期供貨模式后,相互信任,可幫助企業解決資金流轉不及時的問題,還方便中小企業對自身的計量器材建立專門的維護檔案。由于現在很多中小企業缺少擁有計量技術專業資格的人員,所以當采購數量達到一定規模后,部分正規的計量器具制造企業一般都會提供技術培訓和定期產品回訪的附加服務,這樣更有利于中小企業自身對計量技術人員團隊的培養,有效節約技術培訓資金。
首先,制定各項計量器具管理制度和質量體系管理制度,包括程序文件、質量手冊、計量器具出入庫、計量器具檢定記錄、檢定原始數據、檢定證書等的制度化管理,質量體系文件的維護和質量管理體系的具體實施。
其次,部分企業對于自身計量器具的修廢再利用關注較少。當然,這也同中小企業缺乏專業的器材維修人員有關。在我國,很多大企業如中國石化、中國石油都設有專門的修廢再利用的獎勵,鼓勵計量員積極開展創新創效活動,有效節約計量器材的采購成本。對于資金較少的中小企業而言,這方面同樣應引起管理者的重視,可成立有關部門積極引導職工對成本管理提出建議和意見,設立合理的獎勵制度,激發廣大員工的創新創效積極性。
再次,對于有條件的企業,可引入計量器具網絡管理系統。對企業產品生產中涉及的計量工作,包括計量器具的維護保養臺賬,以及企業各生產部門的生產工藝參數進行網絡錄入,實現多種工作模式狀態下的成本對比,以最大化地降低計量器具管理成本,乃至生產成本。特別是大型企業或研究員計量中心等計量器具數目上萬的單位,網絡系統能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最后,建立緊密的計量器具采購部門與設備使用、維修部門之間的協作、協調關系。充分利用各企業的自身資源,最大化地節約采購、維修成本。
首先,失準的計量器具流入科研、生產、試驗部門,將給企業帶來難以想象的損失,沒有事故就是最大的節約成本,所以計量器具必須按期進行檢定或校準。受檢率、檢定合格率、抽檢合格率是計量考核中的三項重要指標。計量器具必須在證書到期前送檢,送檢合格率應至少達到95%—99%。計量器具分為強制性和非強制性兩種,對于非強制檢定計量器具,企業也應當設定檢定周期,內部按期強制檢定,以此保證生產質量。
其次,在計量器具檢定機構的選擇上,一般應選擇行政部門指定的機構定點定期進行檢定。企業必須按規定申請檢定。同時,企業自身也應按照《計量檢定目錄》規定的器材范圍,定期送檢本企業的計量器具。
計量管理人員應經過正規培訓,懂得如何管理計量器具,具備基本計量知識,了解計量檢定規程及計量法。企業應根據其規模、生產特點、自動化程度、計量器具種類、數量等,配備相應數量的計量管理人員,從而使計量器具管理規范化,避免不必要的質量事故和損失。
聶榮臻元帥曾說過:“科技要發展,計量須先行。”注重計量就是節約成本,企業的計量器具管理應納入企業的設備管理系統,并且與企業成本管理緊密結合。如果僅僅是搶著跟風的心理,或者設備管理手段落后、計量器具的管理按部就班、管理人員思想僵化,就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計量工作對于企業成本控制的優勢。
[1]房國剛.計量器具管理系統的設計與應用[J].計量與測試技術,1999,(9).
[2]國務院法規.化工企業計量控制管理辦法[S].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