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山
(浙江外國語學院 西方語言文化學院,杭州 310023)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高度重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習近平總書記對此多次作出重要論述、提出明確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弘揚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強化教育引導、實踐養成、制度保障,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發展各方面,轉化為人們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
家風家訓是踐行與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一大重要載體。隨著“互聯網+”時代的發展,受多元化新媒體大環境影響,作為互聯網“原住民”的“00后”大學生在價值觀及意識形態方面產生了諸多的迷茫及困惑。在這種新形勢下,探討如何將中華家風家訓文化的思想精髓融入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內化為大學生的思想行為和自覺認同顯得尤為重要。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新年賀詞中強調,“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家是社會和諧、青年成長的基點,“家風是一個家庭的精神內核”[1]。樹立良好的家風家訓被列為黨員領導干部的必修課,也是弘揚青年道德正能量的有益抓手。家風家訓文化的廣泛傳播離不開儒家文化的滋養,其重要載體是家訓,具體表現便是家風。
在我國,家風逐漸演變為代代相傳的價值準則。正如《顏氏家訓》所言,“篤學修行,不墜門風”,力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中國傳統家訓文化,發軔于先秦時期,發展成熟于漢魏六朝和隋唐,鼎盛于宋元明清,近現代后出現了斷層,遭遇了嚴峻挑戰。”[2]處于社會轉型期的“00后”大學生自我意識強、社會閱歷淺、承受能力弱、社會實踐少。將優良家風家訓文化融入高校德育中,有助于深化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教育,引領青年成長成才。大學生理應成為良好家風家訓傳承的受益人。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藏著豐富的思想資源,包含著優秀的傳統美德,必須秉持客觀、科學、禮敬的態度,認真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做好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激活其生命力,增強其影響力和感召力,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重要源泉。”《顏氏家訓》中就有許多關于求學、就業的見解和經典語錄。這可以作為新生始業教育的素材,讓家風家家訓充分發揮榜樣示范作用。傳承家風家訓與弘揚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內在統一性,保護優良家風家訓文化本身就是引導青年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時,這就要求高校要挖掘家風家訓中蘊涵的教育方法,將其轉化為教育資源,融入大學生的日常行為規范中,扎實開展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提高教育的針對性。高校是培養人才的地方,而社會主義價值觀的根本目標就是以人為本,將“傳統家風家訓”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載體,讓教育回歸人文、重視教養、充實靈魂,培養大學生健康積極的價值觀,完善其人格培養。
“家風作為文化領域的觀念形態,它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文化同根性。”[3]大學生如果無法在情感上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然會導致“流于形式而失去闡釋力和說服力[4]”。家風中所倡導的仁義禮智信,不僅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同時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日常化、習慣化、具體化的體現。如今的青年大學生在情感上更易于接受認同這種具化的價值觀,而非抽象教條式的理論灌輸。“道德教育的核心方式在于恰當運用道德情感。”[5]因此,傳承家風家訓無形中強化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教育。
在當今社會轉型期,國家、社會、個人的發展都離不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當代大學生的價值觀念、行為選擇將直接影響未來中國的前進方向。
習總書記指出,“要認真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6]家風家訓文化融入到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正是踐行這一宗旨的必然要求。
弘揚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需要大眾化和生活化的引領。這就要求家庭與社會各方面主動配合學校教育,形成家庭、社會與學校攜手育人的強大合力。
學科專業教育與德育教育相融合,整合學科資源,發揮教師作用,發揮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主渠道的作用,探討家風家訓與當代高校德育教育的契合點,力求開發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隱性課程,打造“人文教育、德育教育、專業教育”三位一體的培養模式。
結合專業背景,開展豐富多樣的校園文化建設,如“曬家風、比班風、正校風”主題晚會、“弘揚文明好家風,踐行核心價值觀”主題宣講等傳統文化專題活動,以優良家風家訓為內容主線,將優良家風家訓理念貫穿于構建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活動中。在榜樣示范的引領下,發揮海外學生干部的示范作用,向外國友人傳播中國優良家風家訓精神。通過評選“最美公寓人”,宣傳學生的先進事跡,引領優秀傳統風尚,增強大學生的參與感、認同感、責任感和使命感。
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家訓文化實踐活動,豐富家訓文化教育形式。組織學生參觀紅色革命基地,開展愛國主義教育;開展家風家訓專題系列社會實踐,倡導家風家訓進社區、進家庭,弘揚好家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觀。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教育業也在不斷開辟新的格局。“互聯網+教育”模式應運而生,引領教育邁向信息化2.0時代,創造新型的教育資源學習模式。新形勢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要充分利用“微”平臺豐富傳播載體,運用新興媒體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內化于心外化于行。開展“家風家訓”四格漫畫創作、“家道”微電影等創作大賽,運用深受大學生喜愛的微信公眾號等傳播平臺,開辟線上專欄,建設新媒體平臺,提升學生新媒體運用能力和網絡素養水平,用具有正能量的先進文化占領網絡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