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亮,張 博
(遼寧潤中供水有限責任公司 計劃財務部,沈陽 110166)
為切實履行企業國有資產出資人職責,各級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制定了經營業績考核制度,綜合各地的經營業績考核制度,在考核指標的設置上基本上都沿用了中央企業確定的考核指標,主要是經濟增加值、年度經營業績和任期經營業績三個考核指標,通過核定考核指標、分類考核、目標管理以及劃分等級等方法措施確定企業負責人的薪酬分配。
筆者認為,依據可量化的考核指標確定企業負責人薪酬待遇分配,是國資企業績效管理上的重大改進,為國資企業改善經營管理,降本增效指明了方向,但目前設置的考核指標在“核定指標”環節存在一定的設計缺陷,有可能導致某些企業利用該缺陷粉飾經營業績。
出資人通常根據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年度審計報告確定國資委出資企業負責人年度經營業績。事務所作為獨立的中介機構,出具的審計報告本應該是獨立公允的,能夠真實反映企業經營成果。但是由于事務所與被審計企業存在服務與被服務的經濟利益關系,企業支付審計費,事務所提供審計服務,雙方的利益關系決定了無法從根本上保證事務所出具的審計報告完全公允客觀,由被審計企業自己選擇事務所出具審計報告從根本上就存在選擇缺陷。
出資人對國有企業年度經營業績考核指標通常是這樣規定的,利潤總額是指經核定的企業合并報表利潤總額,經濟增加值是指經核定的企業稅后凈營業利潤減去資本成本后的余額,與考核辦法相關的實施細主要規定指標權重、考核目標值確定、考核綜合計分、指標計分、獎懲計分和考核結果等級限制等內容,所規定的內容大部分都是核定指標后的事項,具體到規定中的“經核定”指什么,“經核定”的依據是什么?辦法和細則中都沒有明確。考核辦法未能明確核定的依據,容易導致被考核企業選擇性上報有利于業績考核指標數據。
筆者認為,“經核定”的依據至少可以有兩個:一是依據事務所的審計報告,經由出資人相關部門計算確定;二是依據稅務局認可的納稅調整后的應稅所得額,經由出資人相關部門計算確定。
凈利潤可以分為會計凈利潤和稅務凈利潤,會計凈利潤是企業賬面的利潤,稅務凈利潤是經過納稅調整后的利潤,會計凈利潤通常大于稅務凈利潤。兩種不同的凈利潤是由會計核算方法不同引起的,合乎會計準則不等于符合稅務規定。在資本成本率既定、主營業務收入基本確定的情況下,對大部分國資企業而言,固定資產折舊方法的選擇主要影響主營業務成本的大小,選擇直線法還是工作量法計提折舊,是否選擇加速折舊等,在會計核算上都合規。但是稅務認定有嚴格標準,業績考核細則尚未明確如何選擇,被考核企業往往會按照“是否有利于經營業績考核”來選擇會計核算方法,會計核算方法的可選擇性一定程度上導致了經營業績考核的失真。
利潤總額與經濟增加值的共同計算基礎是凈利潤,利潤總額指企業合并報表利潤總額,分別用公式表示為:利潤總額=凈利潤+企業所得稅,經濟增加值=凈利潤+(利息支出+研究開發費用調整項+品牌推廣費用調整項)×(1-25%)-資本成本。
第一,由出資人選擇會計師事務所作為國資企業年度經營業績的審計主體,事務所與出資人簽訂合同,審計費由出資人支付,出資人另外委托政府審計部門或其他審計機構對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結論進行抽檢復核。依據復核結果核定國有出資企業年度經營業績,同時對抽檢復核不合格或存在重大粉飾行為的事務所約定較為嚴厲的懲罰性措施。
由直線法改為工作量法容易產生兩種后果:一是年折舊額增加,會計利潤減少,納稅匯算調增利潤額,常用于確定業績考核基數年度。二是年折舊額減少,會計利潤增加,企業多納稅,損害出資人利益的同時增加了企業負責人的年度經營業績。
對于以上四方面的缺陷,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兩方面加以改進。
綜上所述,喉源性咳嗽患者的局部病理改變與中醫辨證分型有關,通過對患者局部病理改變進行相應檢查,可從整體辨證認識患者病情,有利于為喉源性咳嗽的中醫辨證論治提供可靠指導意見。
以上原因導致出資人不可能花費更大的成本對會計師事務出具的審計報告進行復審復核,不可避免地出現出資人對審計報告缺乏有效監督。
首先,由國資委出資的非上市國有企業數量眾多,國有企業多年來習慣于當年年末考核、下年年初兌現的經營業績考核時間表,從考核到兌現時間緊迫。其次,非上市國有企業經營業績公開的范圍較小,利益相關體較少,對審計報告的質量要求較低。最后,中介事務所僅對被審計企業負責,無須向企業出資人匯報。
1.1.3 試驗動物和細胞。SD大鼠,第四軍醫大學試驗動物中心;黑色素瘤B16細胞株,中國科學院上海細胞生物研究所。
從具體實施內容來講,智能樓宇通常包括安防監控、出入口控制(門禁、停車場)、入侵防范、電梯控制、供配電、空調新風、照明控制、停車場管理、廣播、信息發布和能耗統計等數十個信息化子系統,業內將上述子系統歸納為五類,分別是建筑設備自動化(BA)、通訊自動化(CA)、辦公自動化(OA)、火災報警與消防自動化(FA)以及安全防范自動化(SA),即智能樓宇5A系統[2]。
第二,年度考核指標核定依據模糊問題的產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會計核算方法選擇缺少明確界定引起的。對利潤總額和經濟增加值的核定應依據出資人抽檢復核合格的審計報告,出資人應在考核實施細則中明確規定相應的會計核算方法,實行同一種考核方法的企業其會計核算方法必須統一,如果在會計核算方法的選擇上存在備選項,出資人應明確規定采取稅務認可的核算方法。
結合上級公司考核及遼寧市場特點,遼寧銷售潤滑油分公司率先在省級公司中推行多維度車用油績效考核,即從銷售車潤、車輔及高端油品三方面按3%、2%、1%權重對所屬地市公司進行精細化考核,引導各地市公司優化產品銷售結構,向厚利品種和中高端品種爭份額、要效益,確保車潤及高端汽機油銷量繼續領跑全國。通過細化考核措施,取得明顯成效。
對利潤總額和經濟增加值的核定,一律以納稅調整后確定的應納稅所得額為基數,考慮其他準許扣除的因素,反向計算凈利潤和稅后凈營業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