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珠
(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商學院,浙江 寧波 315012)
2017年9月,浙江省發改委正式發布《浙江省政府關于設立寧波“一帶一路”建設綜合試驗區的批復》,公布了寧波“一帶一路”建設綜合試驗區總體方案。批復要求以寧波梅山新區為核心載體,以港口互聯互通、投資貿易便利化、產業科技合作、金融保險服務、人文交流為重點,積極打造“一帶一路”港航物流中心、投資貿易便利化先行區、產業科技合作引領區、金融保險服務示范區、人文交流門戶區,勇當“一帶一路”建設排頭兵,努力建成“一帶一路”建設樞紐城市[1]。
之所以國家“一帶一路”建設設立寧波為綜合試驗區,是因為寧波具有創建綜試區的多方面優勢條件。寧波自改革開放以來體制機制靈活,有眾多的開放平臺及開拓進取的民營企業群體,有開放包容的國際營商和合作環境,有獨特的地理區位,有得天獨厚的港口資源優勢,同時寧波還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這些良好的基礎和優勢與對接“一帶一路”契合度極高,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有特殊重要的城市戰略地位。
寧波在城市發展中有一個突出問題就是,寧波獨特的區位個性,決定了寧波經濟發展的局限性。同時,寧波市級統籌調控力度偏弱,資源要素配置集中度比較低。
一方面,寧波是計劃單列市,但時至今日很難成為真正的區域中心城市,甚至成為了發展包袱;另一方面,寧波是外向型經濟,對內經濟活動遠不如對外經濟活動活躍。以至于在當前條件下,寧波越來越難尷尬,核心在于沒有強大的腹地或者后臺做支撐,這就難以更多地搶占國際市場,難以成為國際競爭的前臺。
寧波發展最快的時候,是自2001年初,伴隨中國加入世貿組織,通過港口貿易帶動中國制造發展機制,實現了制造業騰飛。恰恰在現在這個時代迅猛發展的階段,寧波在新經濟面前不但沒做好心理準備,還沒有打開局面。主要是因為有了港口,不用真刀真槍的創新都能賺錢。近幾年,“寧波發展慢”的聲音,開始頻頻傳出。特別是與昔日地位、實力旗鼓相當的兄弟城市的比較中,寧波頗顯落寞。與杭州相比,這些年寧波的落寞感更甚。不管是城市品質還是經濟業態、經濟總量,杭州這幾年的建設和發展,明顯快過寧波。經濟業態方面,從杭州、寧波兩市的互聯網搜索詞頻來看,寧波詞頻以制造、港口、商貿和新技術為主,杭州詞頻則以“互聯網+”、休閑、文化、商貿、電商為主——一個阿里巴巴就足夠說明問題了。寧波的新經濟元素相對較少,新經濟在寧波尚未形成范圍和集聚效應,與周邊城市發展差距較大。
從長三角區域發展態勢來看,上海更注重東西向與蘇錫常的對接,而與杭紹甬地區的對接則存在一定的割裂。相對長三角北翼的交通網絡密度、輻射范圍而言,寧波的交通樞紐地位在長三角內部仍面臨一定挑戰。高鐵的建設使杭州、蘇州等中心城市步入與上海同城化時代,寧波再一次面臨邊緣化的危險。
寧波的發展明顯體現出對傳統產業的路徑依賴。寧波需要對現有傳統優勢制造業、臨港重化工業提升改造;形成循環經濟、產業共生網絡、對傳統技術、工藝進行創新改造;對于都市產業、加工制造業,從品牌、營銷、研發等環節進行產業升級、轉型,加強產業空間整合;對于臨港重化工制造業,重點進行技術改造,實施節能減排,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優化布局;需要提高創新能力,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的產業集聚;需要提高城市品質,提供創新環境,引進高技術企業和人才,形成新產業集群。
1.寧波當地農民的城鎮化進程受阻,整體發展水平不高、不平衡。在城鎮化過程中普遍認為,把耕地圍起來,樓房建起來,農民進城來就是城鎮化。沒有確實做到小城鎮建設、鄉鎮企業改造、自然村合并,忽視了供水、供電、供氣、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的配套建設,忽略了與第二、三產業的配置。從建筑表象看起來是“城鎮化”了,但實質沒變,農村的生產、生活方式沒有發生根本改變。由于寧波的城中村、城郊村有巨額收益,導致村民對城鎮化存在隱型抗拒。但與城鎮居民相比,村民社會保障程度較低,社會保障品種少、額度低,參保率總體水平較低且分布不均。
2.寧波外來人口數量多、占比高,對城市公共服務能力形成巨大壓力。改革開放幾十年來寧波經濟不斷發展,提供了眾多良好的就業機會,同時提供了比較優質的社會公共資源,這些都對流動人口形成了強大的吸引力。大量的外來務工人員有強烈愿望,希望留在寧波融入寧波,但這就對寧波在提高城市的資源環境,加快住房保障、社會保障以及公共服務均等化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給寧波提高寧波綜合承載能力,提升公共服務能力,提升可持續發展形成了巨大的壓力。
3.外來勞動力素質低,人才不足難以支撐產業升級。流入人口文化程度和勞動技能普遍偏低,在外來人口中,初中及以下的占比較高,高端人才不足,技能人才總量不足,特別是高技能人才嚴重短缺。
1.地域區塊特征明顯。寧波城鎮布局“北密南疏”,形成三大板塊。寧波北部板塊產業基礎雄厚,土地資源較豐富,是參與長三角區域功能分工的前沿地區;中部板塊城市功能完善,輻射范圍不斷擴大,門戶功能突出,是未來產業升級的核心;南部板塊生態優越,是發展新型海洋經濟和城市后工業時代發展的戰略儲備區。
2.行政區劃造成寧波經濟同質競爭的發展模式,戰略資源低效化。行政區劃經濟使寧波中心城區生產力布局存在一個突出問題,就是經濟資源整合效果不強。例如,寧波的象山灣地區擁有優越的自然環境,但是在旅游開發、休閑娛樂建設方面表現出無序化,導致象山灣地區的空間特色和品質不高;又如,寧波的北侖區域,北侖港與北侖城區關系不清晰,臨港物流產業空間緊缺,造成寧波門戶功能不強等等。著眼于優化整個中心城區生產力的布局,調整行政區劃是最有效的途徑。
3.行政分割需要加強統籌。寧波緊抓改革開放,市場經濟發展的歷史機遇,通過簡政分權,極大地調動了下級區縣、鄉鎮的活力,形成了多元主體齊頭并進的發展格局。但由此形成的多元主體發展模式,不利于寧波城市整體經濟做強,只有利于個體經濟做大,特別是行政分割造成空間無序化、碎片化,將直接造成寧波城市戰略性空間低效使用,并最終導致寧波城市長遠發展受阻。
4.行政區劃不合理亟須改變。從寧波現有格局看,核心城區地域有限,輻射服務功能和帶動效應得不到充分釋放;一些距離寧波中心區較遠的鄉鎮,由于城市功能輻射不到,其發展潛力不能得到充分發揮。因此,通過調整行政區劃,實現先發地區帶動相對落后地區的發展,或者實現強強聯合再創體制機制新優勢。
總之,寧波城市發展中還存在不少短板、矛盾和問題。集中體現在寧波的國際化程度不夠高,國際大港的綜合優勢沒有充分發揮出來;中心城區發展品質需要再提升,城市集聚輻射帶動力還不夠強,城鄉和區域統籌有待加強;與國家先進城市、周邊先進城市還存在不小的差距。面對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的機遇,寧波需要打破行政區劃,提高自上而下統籌能力,以提升城市競爭力,提高生活環境品質,保障城市可持續發展。
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需要寧波站在中國改革開放前沿的角度,發揮自己的長板優勢,在商品輸出、產能輸出、資本輸出、模式輸出、文化輸出等有關方面,以及在小宗商品、先進制造根基、民間資本充裕、開放協同創新、文化內核深厚等特色上,走出一條新路,率先在“一帶一路”條件下,構筑開放創新的城市發展新格局。
一是在寧波市域層面,搭建高端城市主體功能載體。寧波城市主體功能區的布局應體現符合城市形象的城市高端功能區,作為城市主體功能。比如三江口突出文化創意,東部新城突出金融中心,需要有中央商務區,新材料科技城突出創新,尤其是需要把幾個碎片化的區塊整合成為寧波港區。再就是搭建一批具有全球、國家、行業或者地區影響力、競爭力的資源配置的平臺,尤其是權益交易平臺,加快從產業要素流轉中心向創新資源配置中心方向轉變。
二是在港口經濟圈層面,加快都市區與港口的聯動融合。寧波港的區位優勢是寧波納入國家戰略視野的基本保障,建設港口經濟圈是寧波乃至浙江主動參與國家“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等國家戰略的主要著力點,而港口經濟圈的輻射力和影響力很大程度上依托于寧波都市區這一核心載體。特別是寧波舟山港一體化后,港口與都市區若能聯動融合,一定會對寧波發展航運服務業、港口的投資運營業、港航物流服務體系及金融服務業等相關行業是個強有力的推進,寧波的港口能級將得到進一步提升,打造成浙江的航運中心及港航物流服務中心的潛力巨大[2]。
三是在都市圈層面,加強與周邊城市的協調發展。寧波除了推進與舟山協調發展,還要擴大與周邊其他城市的合作。寧波、舟山、紹興、臺州、嘉興五市地域相鄰、人文相近、文化相通,長期以來有著密切合作關系,經濟方面的相融,包括交通設施互聯互通、公共服務共建共享,生態環境協調保護等。五市可以實現資源互補,經濟互動。如此一來,可以密切區域經濟社會文化聯系,拓展合作領域,提高區域融合度,打造區域一體化水平和發展層次均較高的城市群。由此,寧波城市的集聚力將得到明顯增強,對擴展寧波未來的發展空間十分有利[3]。
四是在長三角層面,融入長三角區域經濟一體化。其核心是通過根植于寧波、立足寧波都市圈、擁抱長三角、主動對接上海及長三角北翼城市群,放眼全球,以區域經濟一體化搶占創新全球化發展契機,引領以寧波為核心的長三角南翼都市圈,全面融入長三角城市群發展。一方面關注寧波與長三角核心城市上海、杭州的協同與錯位發展,另一方面要關注沿海地區、余紹地區、杭州灣地區、三門灣地區等寧波與周邊跨界地區的空間協調發展與治理。
五是在向內陸輻射層面,加快東中西產業轉移與分工。結合東中西部不同工業化發展階段,加快產業梯度轉移,打破空間距離、地域分割以及體制束縛,實現中西部資源在東部高附加值產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隨著“一帶一路”建設實施,內貿工作具有更多的內涵及要求,如何發揮東部沿海地區在市場、資本、品牌、技術、貿易、物流等優勢,通過產業梯度轉移等,整合中西部制造業產能、資源能源,成為重要的發展方向[4]。
六是在全球化層面,全面推進寧波國際化。寧波作為一個東南沿海開放城市、港口城市,在站位上更加需要國際性。近幾年是寧波城市發展十分重要的時期,寧波正在努力建設在亞太地區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國際化城市。這不僅需要寧波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打造多式聯運國際樞紐,加快建設空港新區、跨境貿易電子商務試驗區等開放大平臺。并且在這個重要的發展階段,寧波只有堅持融入和服務國家戰略,通過國際化的大推進、大提升,增強寧波的發展優勢,促進綜合實力提升,提高寧波城市品位,才更有利于加快推進寧波國際化發展和國際化水平的提升,最終帶動寧波的現代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