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在寧
【摘 要】 “三一律”作為17世紀歐洲古典主義運動所普遍遵循的戲劇創作原則,強調了在動作情節、時間、空間三要素的統一與集中表現,即劇本的情節只能有一條線索,故事發生在同一地點,劇情在一天內完成。微電影相比長篇電影,在故事結構、表現內容上具有“微視角”,微電影將劇本故事的重點更集中的放在情節的重要場景中,所以在微電影創作中,戲劇創作“三一律”原則被廣泛應用。本文試圖通過分析微電影故事模式特點,結合經典微電影短片,探討微電影故事中的三一律是如何運用的。
【關鍵詞】微電影;三一律;劇本;敘事
中圖分類號:J90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1007-0125(2018)28-0103-01
“三一律”作為17世紀歐洲古典主義運動所普遍遵循的戲劇創作原則,強調了在動作情節、時間、空間三要素的統一與集中表現,即劇本的情節只能有一條線索,故事發生在同一地點,劇情在一天內完成。“三一律”的創作原則與微電影“短小精悍”的故事風格、拍攝手法完美契合。微電影的時間、空間相比長篇電影,是簡化的壓縮的,劇情故事往往是單一線索,主要展示一個核心故事事件與矛盾。微電影的類型有很多,有商業廣告類、劇情文藝類等,但從故事的創作角度而言,微電影的故事特征相比長片電影更具有表現力,不論是說理還是娛樂,微電影都試圖做到極端的表現力。不論哪一種類型,都離不開運用“三一律”去組織結構微電影的內容,強化它的表現力。
一、“三一律”為微電影提供拆解人物內心深度的效用
在封閉式電影中,人物數量一般都不會太多,大量的鏡頭對準了主人公的面部和其他細節,用特寫逼近人物的五官,用緩慢的長鏡頭襯托人物內心的焦急和掙扎。電影的時間被有效利用起來,不再一味天馬行空地任意馳騁,生硬冷靜的鏡頭無處可逃,不僅逼著電影中的人被迫去面對恐懼、壓抑、孤獨、不安,也在逼著觀眾將關注度提升到最高,一同感受主人公跳動的脈搏。
在微電影《比夜更黑》中,故事講述了在一個汽車旅館中發生的自殺事件,失去愛情并對生活絕望的一位教師在準備自殺之前碰巧發現隔壁住的房客是自己教過的某位學生,學生熱情興奮地主動展開聊天,在學生試圖拉近感情暢談敘舊的熱情下,教師最終冷漠地將學生趕走,冷漠導致學生失去了最后希望,率先開槍自殺,原來這個巧遇的學生與教師一樣都剛剛失去親人絕望不已。短片《比夜更黑》的人物只有兩個,場景只有一個簡單的內景房間,故事發生的長度與影片時長一致只有短短幾分鐘,但是,故事完美的詮釋了“三一律”指導微電影故事創作的優勢,通過對事件的精心營造、人物故事背景、性格特色的深度挖掘,展現出微電影強大的敘事能力,即微電影也能夠表現思考的深度,也能夠刻畫復雜的人物。
《比夜更黑》的故事中,畫面與構圖沒有過多的炫技,場景的構建極其單一,但是人物內心的矛盾沖突經歷了巨大的轉折,兩個擁有相同命運的人物在短短幾分鐘之內經歷了各自的悲傷絕望與后悔無奈,也帶給了觀眾無盡的思考。
二、“三一律”簡化了微電影的敘事壓力
電影敘事最忌故事脫節、節奏紊亂,微電影的筆墨有限,如果將大量的精力放在對故事情節的梳理上,勢必會減弱故事的深度,對人性的刻畫往往是細節的呈現,而非情節的過多跌宕起伏。“三一律”的創作標準要求微電影故事要像戲劇一樣,將故事的重點放在有限的幾個場景中,這就大大的減輕了故事敘事的負擔。從而能夠將精力放在開挖人物的內心層面之上。“三一律”將微電影故事的著眼點聚焦在“短小精悍”的故事矛盾上,讓微電影的故事脈絡更顯清晰明確、簡單純粹。
微電影《特殊服務》的故事中,人物的背景故事被省略,只是在各自的對白中得到簡單的呈現,敘事的邏輯層次沒有層層展開,這只是點到為止,讓戲劇的沖突更加完整、有力的在一個單一場景中充分發揮,增強了故事張力的展開與人物的細節的刻畫。
三、“三一律”符合微電影的制作模式
微電影具有三個特征——微時放映、微周期制作和微投資。分別從影片時長、制作周期以及投入成本上顯現了微電影的“小而快”的特點。在微電影的制作中,無論拍攝與剪輯,微電影都要求“快速產出”。微電影沒有太多時間和成本來交代故事背景,緩慢展開一個層層有序的世界,更多的是采用開門見山的方式,直奔主題和矛盾,讓故事的張力從第一刻起就保持必要的緊張感。“三一律”符合微電影“微制作”“微成本”的特征,微電影的拍攝周期較短,往往需要在短短的幾天或幾周內完成全片的拍攝;微電影的制作經費有限,更多的是投資較小的小成本短片,無法將故事還原成為時間跨度漫長、空間場所眾多的長篇故事模式;微電影的故事場景往往聚集在幾個有限的場景,“有效率”地講述一個短小的故事,場景的利用率高。
綜上所述,“三一律”的創作原則用于微電影故事,是十分有效且符合微電影本身特質的,“三一律”模式下的微電影故事,能夠更有力將觀眾注意力聚焦在人物的內心層面,有利于在短暫的故事時間中展開復雜的劇情糾葛,描繪具有多重內心戲的立體人物、復雜角色。
參考文獻:
[1]譚君強.“三一律”的時間整一與戲劇敘事[J].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03):63-69.
[2]張迪.“三一律”本質管窺[J].戲劇(中央戲劇學院學報),2012,(04):16-23.
[3]蘭朵,黃婷.淺析“三一律”在電影中的運用[J].西安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3(04):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