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洋
摘 要:競爭性談判是一種國際范圍內較為認可的一種采購方式,我國對于國有企業在采購中適用競爭性談判并沒有進行規定,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國有企業采購中適用競爭性談判的法律依據,探索了國有企業采購中選用競爭性談判的適用范圍,說明了國有企業采購中適用競爭性談判的特征與流程,闡述了國有企業采購中使用競爭性談判的評審方法。
關鍵詞:國有企業;競爭性談判;法律依據
在競爭性談判中,采購人或是采購的代理機構會邀請三家及以上的供應商結合采購的事宜進行談判,從而完成供應商的選擇與確定工作。這樣的采購方式已經被國際上的多數國家所認可。目前,在我國的國有企業采購中,競爭性談判處于嘗試的狀態,相關人員對于招標這種競爭性談判的接受程度較高,但是對于其他的競爭性談判形式接受與使用的程度并不高。對于競爭性談判,我國僅對政府部門的采購工作進行了要求,但是對于國有企業的采購行為并沒有做出嚴格的規定,使得國有企業采購中競爭性談判的展開方式較為多樣。
一、國有企業采購中適用競爭性談判的法律依據
在進行國有企業采購適用競爭性談判的問題討論與解決中,首先要探討的就是其合法性的問題。也就是說,必須保證國有企業采購中使用競爭性談判有法律依據。就目前我國對于國有企業采購工作的要求、規范、制度、法律法規等制定中,能夠發現并沒有一種規則涉及到國有企業采購中適用競爭性談判,而這也往往成為了相關人員在進行國有企業采購工作中,不選擇競爭性談判的主要原因。《招標投標法》、《政府采購法》的頒布是我國國有企業在采購中施用競爭性談判的依據。在《政府采購法》中,明確的將競爭性談判列為了我國國有企業以及政府采購工作的展開方式之一。依照“法無明文即禁止”的原則,將競爭性談判明確的放進相關法規中,使得國有企業采購中適用競爭性談判有了法律依據。另外,由于國有企業并不是行政的主體,可以依照“法無明文即自由”的原則,在實際的采購工作中可以相對自由的使用競爭性談判。
現階段,聯合國貿法會對于競爭性談判也做出了一系列的規定,例如《貿易法委員會貨物、工程和服務采購示范法》,這也為采購工作中適用競爭性談判提供了法律依據。
二、國有企業采購中選用競爭性談判的適用范圍
國有企業在進行采購工作中雖然能夠較為自由的選擇采購的方式,但是由于國有企業與其他企業不同,其資金的來源屬于國有,所以這種自由的程度是相對對政府部門而言的。與我國其他企業相比,國有企業的采購方式依舊存在著一定的限制。依照《招標投標法》中規定的內容能夠看出,在強制招標之外的采購項目,就是國有企業采購中使用競爭性談判的適用范圍。
在我國的《招標投標法》的第二條中,對于“工程建設項目”進行了規定,并在第三條中規定了“工程建設項目”必須要進行依法的招標工作。也就是說,國有企業在我國境內進行工程建設項目時,其設備及材料物資的采購、項目的設計、施工以及管理等都要進行招標。結合《工程建設項目招標范圍和規模標準規定》中的內容,能夠確定強制招標的工程建設項目的具體范圍以及規模。
國有企業在進行采購工作中,由于采購的資金部分為國有資金或是國家融資項目,所以有著一定的強制招標的約束。依照上文的分析能夠看出,在進行限上的工程建設項目以及所需機電產品的采購過程中,需要進行強制招標;在進行限下的工程建設項目、所需機電采購以及其他物資的采購工作中,可以使用競爭性談判的方式,最大程度的獲取經濟效益以及社會效益。
三、國有企業采購中適用競爭性談判的特征與流程
1.國有企業采購中適用競爭性談判的特征
通過了解國有企業采購中使用競爭性談判的特征,就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對競爭性談判的流程進行把握。其中,競爭性談判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幾點:
第一,可多次報價。與傳統的招投標的一次報價的方式相比,競爭性談判能夠多次修改報價。有關供應商可以結合國有企業的實際需要、技術要求、商務要求以及方案調整與設計等因素對自己廠家的報價進行修改。
第二,可談性。在傳統的招投標方式中,投標人只能依照招標文件中的規定進行方案以及價格的規劃,但是在競爭性談判中,供應商以及國有企業能夠就招標文件中的商務要求、技術要求、方案規劃等項目進行討論與修改。
第三,報價的不公開。在進行招投標中,公開唱標是一項規定的環節,這就意味著所有的投標人的報價都是透明的。但是在進行競爭性談判中,所有的報價都是秘密的。雖然也有開標的環節,但是并不進行唱標。在談判中,整個環境相對封閉,無論是供應商還是國有企業,都承擔著技術資料以及價格保密的義務。
第四,談判文件可修改。在傳統的招投標中,投標文件一旦上交就不能進行修改,招標文件也是同理。但是在競爭性談判中,國有企業能夠對招標文件進行一定程度的變動,供應商也可以結合國有企業的實際需要對投標文件進行修改。
2.國有企業采購中適用競爭性談判的流程
結合上述有關競爭性談判的內容,以及國內外學者的實踐,筆者將國有企業使用競爭性談判進行采購工作的流程分為了以下幾個步驟:
第一,在談判前進行預備會的召開。國有企業進行談判的小組成員要對談判文件進行詳細的掌握,對于談判的要點以及思路進行整理。
第二,供應商的簽到以及投標,同時,要對參與談判的供應商的資格進行嚴格的審查,并對其制作的競爭性談判文件的密封性進行檢查。
第三,展開實際的談判。國有企業談判小組的組長要當眾宣讀談判的紀律以及流程,并使用抽簽的方式確定談判的順序。結合競爭性談判的響應文件,組織技術小組于供應商進行技術上的談判。在此階段,供應商要對響應文件中的內容進行講解、修改與補充。在談判中,談判成員若是發現了需要對原文件進行修改的地方,要告知組長,取得同意后,要以書面的形式通知所有參與談判的供應商。
第四,供應商名單的決定。在這一階段,談判小組要結合供應商的技術水平,對供應商進行打分,并出具專業性的意見,決定進入下一環節談判的供應商名單。
第五,報價。國有企業的談判小組需要組織人員與供應商進行商務談判,組織進行多次的報價活動,確定供應商的最終報價。
最后,進行商務談判的小組對供應商進行打分,并出具專業性的意見。談判監督小組也要出具最終的監督報告。
四、國有企業采購中使用競爭性談判的評審方法
國有企業在進行競爭性談判的評審時,要依照最低價法進行供應商的選擇。雖然在《招標投標法》中規定了不能選擇價格最低的供應商,但是在《政府采購法》中,要求著談判小組要在質量以及服務相同的供應商中選擇報價最低的供應商進行合作。這就意味著,國有企業在利用競爭性談判選擇采購的供應商時,要在控制采購需求、采購質量、服務指標以及技術指標相同的條件下,選擇價格最低的供應商進行合作。最低價法適用于對有著通用技術以及性能標準的采購項目中,或者是國有企業對于供應商的技術并沒有特殊要求的采購項目中。
但是,目前國有企業在使用競爭性談判的方式進行采購時,對于采購的產品或是服務有著一定的特殊要求,采購產品往往技術較為復雜。在這樣的背景下,使用最低價法進行合作供應商的選擇就較為不妥。所以,國有企業可以使用綜合評分法挑選合作的供應商。綜合評分法能夠實現在滿足技術要求的前提下,對于供應商的報價進行控制,是一種能夠對供應商進行全面的、綜合評價的方式,十分適用于競爭性談判中。
五、總結
綜上所述,相比于傳統的招投標,競爭性談判有著更大的靈活性。國有企業在進行采購活動中,可以使用競爭性談判進行供應商的選擇,且這樣的采購方式有一定的法律依據。通過預備會的召開、資格審查、技術談判及評分、商業談判及評分,使得國有企業競爭性談判的進行更加科學,結合最低價法以及綜合評分法的使用,使得供應商選擇更加合理。
參考文獻:
[1]楊映華.淺析國有企業競爭性談判采購方式[J].瀘天化科技,2017(02):89-92.
[2]袁艷.競爭性談判在國有企業中的有效應用[J].中國招標,2012(13):15-18.
[3]陳永昌.國有企業采購中適用競爭性談判若干問題探討[J].石油規劃設計,2011,22(05):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