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楊?付寧寧
摘 要:本文以黑龍江省縣域地區中小型農業企業為研究對象,研究企業在融資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結合黑龍江省經濟環境,一方面從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進行分析,另一方面從自身和政府角度提出面對融資難問題的策略,以便黑龍江省中小型農業企業快速打破融資瓶頸,為龍江經濟發展推波助瀾。
關鍵詞:縣域農村;中小型企業;融資;對策
黑龍江省作為區域農業大省,以區域農業為經濟支柱,而該地區中小型農業企業占據了絕大部分,因此,改善黑龍江省中小型農業企業發展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幫助黑龍江省經濟發展。黑龍江省中小型農業企業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是融資問題,隨著對經濟發展的不斷重視,黑龍江省政府也正在不遺余力的解決這一問題,企業自身也希望盡早脫離融資難的困境,但仍有很多方面需要去改進與實施。本文以黑龍江省中小型農業企業融資現狀、問題和對策研究為主干,提出可行性建議,為黑龍江省中小型農業企業解決融資問題提供新思路。
一、黑龍江省中小型農業企業融資現狀
1.農業不穩定因素較多
黑龍江省農業企業數量龐大,而農業企業在運作過程中,由于農作物主要依靠自然環境生長,環境變化對農業影響極大,自然災害的威力不可小覷。其中,尤其是中小型農業企業,應對自然環境中的突發狀況更是容易措手不及。
除了自然環境的突發變化,農作物疾病也是不穩定因素之一,對于防控此類狀況,農業企業要付出的努力不只是大量的資金可以解決的,還需要一定的時間、人力以及技術,這樣的突發成本也是中小型農業企業不愿看到的,但卻是必須要承擔的。以上情況將會使農業企業風險系數加大,而這樣也導致其往往無法獲得條件嚴苛的銀行貸款。
2.自有資金不足
在黑龍江省,很多貧困縣和貧困戶都依靠農業為生,其自身并無較多的資本積累,且對于中小型農業企業,國家規定以年營業收入為劃分標準:中型企業在500萬以上,小型企業在50萬以上,且二者均不超過2000萬。以上兩點也就意味著黑龍江省中小型農業企業在資金流上有較大需求。
二、黑龍江省中小型農業企業融資的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1.內部因素
(1)企業財務管理制度不規范
管理不規范是中小型農業企業的通病,而在財務上最為明顯的表象是財務制度的缺失,或是制度執行不嚴謹、不規范,這主要和大多數黑龍江省中小型農業企業采用家族管理的模式有關,混亂的人員關系網和等級制度都容易給企業經營帶來差錯,這也會使在本身的抗風險方面,企業準備的并不充足,同時沒有優秀的應變能力,因此導致銀行無法準確評估企業資質是否符合貸款請求。
(2)自身缺乏創造力
中小型農業企業雖然無法投入大量資金來引進新的技術,但是提出創新的農業項目和思路或是同相關農業專利技術所有者合作也可以吸引投資,不再讓投資者望而卻步、讓融資成為難題。
(3)企業自身融資能力具有局限性
融資壓力不僅受融資渠道影響,同樣受企業性質影響,中小型農業企業經營管理者對融資知識普遍了解較少,其企業規模、資金基礎、人員數量也難以達到股份有限公司的標準,因此涉及到融資這一問題時也很難通過發行股票、債券、基金等方式來進行解決,這不僅是對融資的限制,更是對企業發展的限制。
2.外部因素
(1)融資渠道狹窄
融資渠道分為內源融資和外源融資。第一,從股權融資角度來看,處于發展階段的黑龍江省中小型農業企業的規模和實力難以達到掛牌上市的全部要求。對于企業來講,選擇任何一種融資方式都要考慮的問題就是適用性,從適合以及實用這兩方面分析,黑龍江省中小型農業企業選擇這一方式并無優勢。第二,從債權融資角度來看,資金供求雙方原則相悖。資金的供給方與資金的需求方既互相影響,又相互制約。一方面,銀行等金融機構為降低壞賬率,不斷加強風控、保障安全,另一方面,部分中小型農業企業甚至隨意拖欠貸款、惡意逃債,這使中小型農業企業的信用大打折扣,即使部分中小型農業企業有意樹立良好形象,也難以使銀行消除顧慮,快速改觀。因此,黑龍江省中小型農業企業需要不斷改變自身的問題,如信用評定等級較低、不良貸款等。
(2)抵押融資及擔保體系不健全
由于專門為中小型農業企業提供業務支持的擔保公司數量較少、傳統的中小型農業企業的信用又無法保障,農業融資的信用等級具有特殊性、農業擔保這一區域又缺乏完整規范的體系、中小型農業企業自身缺少專業化的融資團隊、擔保機構自身也不夠健全、擔保相關的法律制度還亟待完善。從銀行機構貸款,擁有抵押物是主要條件,抵押物的價值更是直接與貸款限額掛鉤,由于我國市場經濟體制并不是很完善,對抵押物的要求也相對較高,部分中小型農業企業會嘗試無抵押小額貸款,但其額度存在限制,對信用又存在較高要求。中小型農業的企業規模和信用狀況并不能達到條件所需。同時,缺乏專門為企業提供擔保抵押服務的金融中介機構也是癥結所在。中小型農業企業想通過抵押、擔保滿足全部資金需求并不是很現實。
(3)政府扶持體系不完善
政策的出臺對農業企業的發展起到了很大作用,但對于黑龍江省這一農業大省本身,政策所能扶持的企業也只是一部分而已,相對于整個第一產業而言,可謂是冰山一角。政策的扶持始終只能是外部作用,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政府能夠提出幫扶政策,卻不能代替中小型農業企業自身的決策。
三、黑龍江省中小型農業企業融資問題的對策研究
1.提高企業管理水平
在企業培訓中,應著重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第一,中小型農業企業應積極提高決策的嚴謹性,盡量避免家族企業中隨意決策的現象,加快創建現代化企業運營模式的步伐,強化經營管理,提高經營效率。第二,中小型農業企業應盡力實現財務透明化、賬目明晰化、真實化。通過學習財務管理知識、聘用財會專業或具備財務管理能力的專業人員等方式,對企業自有資金和融入資金進行規范、合理和高效的使用。
2.企業應創新項目、創新營銷
作為黑龍江省中小型農業企業,雖然無法和大型農業企業相媲美,但是利用好自身的優勢同樣可以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即使無法實現和大型農業企業相同的大規模和專業化種植,中小型農業企業也可以通過多樣化的綠色農作物和小眾品牌的樹立實現企業的發展,用新穎的項目和營銷引進資金。
3.政府應有針對性的幫扶
黑龍江省政府部門應開設宣傳培訓部門,組織中小型農業企業的經營管理者定期參與,對其宣傳正確的價值觀念、輿論導向,培育積極的、正確的對于信用方面的社會意識,對信息披露的觀念要有所強化,從而讓社會輿論環境朝著講信用,守信用,重信用方面發展。尤其是對于黑龍江省內國家級貧困縣較多的地區,如延壽縣、拜泉縣、林甸縣、撫遠縣和蘭西縣等,更應輔助其提高自身知識水平。
4.政府應著力發揮黑龍江省政策性銀行的作用
在黑龍江省中小型農業企業向其他銀行等金融機構融資出現困難或制約時,可以向政策性銀行通過低利率以及長期限等形式進行資金融通。目前我國共有三家政策性銀行,其中,農業政策性銀行中農業發展銀行應作為黑龍江省農業中小企業援助方面的主力軍,按照國家政策的總方針,逐步貫徹國家宏觀調控政策、農村支持產業政策和農村區域發展政策,努力幫助黑龍江的中小型農業企業,將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四、總結
黑龍江省縣域地區中小型農業企業融資既要依靠企業完善經營管理體系、規范財務管理制度和提升自身創新創造等內生動力,也要依賴國家的政策扶持、銀行具有針對性的貸款制度等外在推動。改變黑龍江中小型農業企業融資難題絕不是一蹴而就的,這是一個需要資金供需雙方和相關體系相互磨合的漫長過程。這將是三農問題上的一小步,更是黑龍江省中小型農業企業發展上的一大步。
參考文獻:
[1]唐鑫磊,李尚越.農業企業融資問題與解決對策--以吉林省農業企業融資情況為例[J].吉林農業,2017,22:49.
[2]周美蓉.基于科技超市的中小型農業企業融資問題及對策研究[J].江蘇科技信息,2017,20:1-2.
[3]劉秋冬.海南省芒果種植企業融資問題研究[D].海口:海南大學,2017.
[4]劉建華,金香蘭,宋永美.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融資問題:成因、對策及案例檢驗--基于延邊州304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融資情況調查[J].吉林金融研究,2017,03:34-43.
[5]張文清.荊州市農業企業融資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J].時代農機,2016,43(09):76-78.
[6]高倩文.湖南省休閑農業企業融資困境及對策研究[D].長沙:湖南農業大學,2016.
作者簡介:高楊(1983.06- ),男,哈爾濱人,哈爾濱金融學院管理系,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公共管理,管理科學與工程;付寧寧(1988.02- ),女,哈爾濱人,哈爾濱金融學院管理系,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稅收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