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電子商務的爆炸式增長,在供應鏈運營的集成協同思維下,許多企業都加大了對自身電子商務的平臺建設,以期主導供應鏈或者增加供應鏈內的話語權。可隨之而來的平臺建設、管理投入和相應的時間效益成本產生的控制和優化問題層出不窮,難以解決。本文主要針對的是電商倉庫內的相應成本核算和控制優化,總結產生的原因,分析問題,針對會計成本核算提幾點建議,以期能提升電商倉庫的發展,加快電商倉庫普及以此方便電子商務的便捷。
關鍵詞:電商倉庫;成本核算;優化控制
一、背景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大數據、物聯網、智慧供應鏈的興起加速了電子商務行業的迅猛發展,許多企業也應運而生,新的電子商務商業模式和供應鏈運營相互作用,產生了新業態。當然,整個社會對電商行業的要求也逐漸增高。針對以此,電商倉庫的成本在供應鏈運營之中的核算,以期能更好地調控,并發掘其中價值提升企業競爭力。本文針對大環境下典型企業分析成本核算問題及原因,總結規律提出有效控制優化,推動電商倉庫的成本核算的發展。
二、成本核算的問題
1.供應鏈條件下的信息不完整
在供應鏈環境下,盡管是電商倉庫,但其運營管理本就是一個多環節相互交雜的過程,會計核算所涉及的數值和成本沒有相互交流,一件事情都會導致諸多的會計核算步驟。并且,相關行業并沒有出臺明確的會計賬目或明細的會計核算辦法制度。就算是同樣的會計核算內容,但面對電商倉庫的同時,認知水平和理解能力也會導致核算的成本不一致,供應鏈中的上游下游企業的無法進行相互的會計核算的賬目對比。
2.供應鏈條件下,會計核算對象不統一
電商倉庫主要成本為庫區規劃成本(最優調配和實際的差距)、揀選成本、庫存補貨成本、科技投入(庫區設施的升級改造)、裝箱打包成本等,在現行的主要電商倉庫的會計成本核算,主要是在現行的會計制度上,將以上成本項目與其他成本核算的會計成本核算體系,但極大地不方便發揮通過報表分析企業運行的能力,可是還有企業實行不違反市場的會計報表、憑證、賬戶的設置條件下,單獨設置電商倉庫的相關專業會計賬戶設置,卻也很大程度上不利于行業交流以及合作企業的會計對賬。
3.核算程序模糊,降低企業效率
電商倉庫的成本賬目很多,并且相互交雜。按照電商物流的職能區分成本項目,還是單純的以會計的資產負債還為標準制作會計賬目,都難以滿足實際需求。例如:科技投入中的對揀選機器人的成本投入和揀選成本支出就有重合部分。物流成本是企業為物資實體流動而耗費的經濟代價,在現行會計制度下,物流成本分散在許多會計科目中,與其他費用混雜計算,沒有進行單獨核算。物流成本不單獨核算導致企業按照會計制度制定的憑證和其成本核算實際情況不配套,在企業的賬簿中也無法直接查到物流成本數據,而物流成本大部分發生在企業內部,涉及部門較多,從明細賬簿建立到對物流成本分解均存在很大的困難。因此,在實際計算物流成本時,需要根據賬簿信息進行調整計算才能得出正確的費用,這使得物流費用的實際發生數難以及時反映。
4.未去考慮消費的真實需求和急需調度的成本沖突
隨著大數據的互聯網時代普及,計算機根據消費人群的消費需求會進行預存庫存的預測,這很大程度的可以預測長時間使用電子商務的人群的消費需求,但是對即時消費的電子倉庫的風險防控就顯得不足,相對來說企業的戰略并不能去舍棄一方面,只主營一方面,這就導致了會計成本的分析和核算產生了較大的困難。在供應鏈環境下,電商倉庫不能僅僅考慮了這兩個方面,還需要綜合分析上下游商戶和顧客的需求,商戶希望電商倉庫是“中轉站”,顧客需要電商倉庫是“服務站”。
三、產生問題的原因
1.顧客需求產生的時間成本因素
盡管現在電子商務極大地便捷的用戶的生活,電子商務平臺下的用戶數量也極大,但是其中的常駐客戶數量少,很大程度上用戶使用電子商務也只是圖一時的新鮮,對于電子商務的主要用戶人群為青年和白領人群,但是時間和金錢的限制不能很好地投入到電子商務的消費之中,而中老年群體對電子商務的掌握和使用并不熟練。所以,目標客戶購買頻次少,同行競爭壓力大,導致效益上不去,而隨之而來是時間成本。
2.調度產生的效率效益成本因素
目前,隨著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各大電商平臺的主要經營方式就是針對目標人群和市場前景,對各大中小型城市進行電商倉庫的建設布局,不斷擴大自己的規模,以求提升自身的服務品質。但相應的運營成本、管理成本過高,反而會使得自顧不暇,不能去精益求精地解決問題。物流中的“效益背反”原理在此體現的淋漓盡致。
3.倉庫建設的投入成本因素
在大的供應鏈環境條件下,不斷要求電商倉庫對自身的基礎設施不斷優化,三維立體貨架、全自動揀選系統、客戶信息管理系統等各類高科技電商倉庫的配套設施的硬件軟件,但目前來說,加快自身建設是沒有錯的,但所產生的成本并不是消費者能夠承受的,而且企業對于投入的要求過高,也容易導致資金鏈的斷裂。所以,除了現行的特大型電商企業能夠逐步投入現代化信息化的電商倉庫使用,相較于全國還不是能夠推行標準化的電商倉庫。
4.顧客要求的品質管控成本因素
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要求不斷提高,這就使得企業對自身電商倉庫的管控也需要更加嚴格,在供應鏈環境下,企業從整個供應鏈上把控產品品質難度大、成本高,并且還要注意企業合作的法律問題,還要防止用戶對此的品質投訴,價格還需要維持在國家宏觀調控的“紅線”之下,這其中的成本問題,已經不是能用會計核算能夠簡單衡量的,這還考慮到企業的社會價值和市場生存和競爭能力。
5.商業模式形成的盈虧計算因素
在電商倉庫具體行業的投入產出的商業模式能夠形成行之有效的盈利,組織架構、經營模式和企業文化何時能夠融入到相對應的行業企業,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需要時間沉淀和資本的原始積累,這導致的其中的價值會使得企業贏了就大獲全勝,輸了就為市場大力輸血。雖然,現行的“線上+線下”模式給人帶來一絲希望,但是所能帶來多久的盈利卻需要5年-20年的實際檢驗,這期間的自負盈虧誰又能為此買單?
6.抗風險的流動資金投入因素
高風險高收益所帶來的誘惑讓每一個人都想分一杯羹,但其中的風險也使得諸多企業望而卻步。面對艱難的行業現狀,不是每家企業都能抱著奉獻自己的意愿去大力投入電商倉庫的抗風險能力支出。電商倉庫雖然誘人,但企業資金鏈出現問題,是選擇賣倉庫貼現,還是選擇電商倉庫能夠帶來效益呢?看來選擇是不一的,但卻很難抉擇!
四、解決措施
1.信息管理系統,包括客戶信息管理和商戶信息管理。
細化各個組織構成和商業往來情況,依托大數據和物聯網等信息系統,將客戶信息細化到籍貫地域文化、家庭人員構成、經濟基本來往等有關客戶具體的生活習慣并將之具體到智能算法;將商戶信息細化到主營市場、經營效益、顧客評價、售后服務等衡量商戶的行業標準具化到會計賬目可視數據上,最終電商倉庫以盈利為目的、創造社會價值為目標,做好客戶終端節點的服務,并根據一定的市場調查,以完善的供應鏈管理模式,保證成本與服務品質的平衡。逐步增加電商倉庫在整個供應鏈環境的綜合競爭力,降低不必要的支出,提升電商倉庫的效益。
2.構建專業會計核算體系,定義具體核算內容
根據庫區規劃成本計算、揀選效率計算、庫存和及時補貨成本以及裝箱打包,乃至未來發展的機器人等科技成本編制詳細可行的行業成本會計報表、憑證等依據和信息,擬定具體的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與實際的電商倉庫具體實際的項目吻合,保持一致,確定后在供應鏈的環境中披露,并號召統一使用。并請行業規范的會計事務所進行詳細解釋,能夠完整、合理、準確的展示成本和資金的信息,幫助電商倉庫進行可視化的數據分析,方便行業形成具體試行參考,幫助國家出臺標準,以提升行業影響力,擴大市場份額提升效益。
3.加強調查分析和數據收集保存
建立自身的成本產生和成本反饋的行為記錄網絡,并設立專業的具有供應鏈運營和會計成本核算的專業人才管控把握,全方位提升電商倉庫的附加值,贏得潛在的需求,保證有足夠的社會資源。加強市場調查分析,時刻擁有市場環境的第一手資料,隨時了解商戶和顧客的特殊困難和需求,并針對性提出服務,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擴大電商倉庫的規模,以提升效率和效益。最終以此,在建立專業的成本核算體系下,利用調查分析和數據收集去檢驗成本核算,并做出相應的戰略計劃。當然,也要做好抗風險能力的培養,這也是建立在調查分析和數據收集之上的,嚴格把控供應鏈環境下的每一個流程,并用具體的會計成本核算將流程用可視化的成本核算數據表現出來。
五、結語
以互聯網、物聯網、智慧供應鏈的新業態下的電商倉庫也越來越受到各個社會方面的影響,在商業模式不斷深度融合,打破原有的商業界限,許多產業也煥發了新春,也衍生出許多產業升級。電商倉庫在分銷、物流、配給、預測零售等多個方面有著多種的行業串聯,深入分析電商倉庫這個在行業中的一個戰略因子的會計成本核算,從具體的財務角度入手,希望能從電商倉庫的資金管理中獲得潛在價值,進而深入解決在供應鏈環節中所出現的財務問題,形成一定的模型和智能算法,推動電商的發展,以方便生活、提高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曾貴榮.電子商務背景下農產品物流成本的會計核算[J].中外企業家,2018(10):89-90.
[2]王媚.物流企業會計成本管理研究[N].中國建材報,2017-04-17(003).
[3]傅若惠.電子商務環境下物流成本的會計研究[J].時代金融,2017(09):277.
作者簡介:王軒(1994.08- ),男,漢族,江西贛州人,大學本科,江西科技學院,研究方向:電商物流、物流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