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賀鋒
(上蔡縣國土資源局五龍鎮國土資源所,河南上蔡450012)
可持續是房地產經濟發展的一個核心指導思想。可持續發展理念是基于人類的長久發展與滿足后代需求的一種健康和諧的發展理念。其核心目標是在滿足現代人日常需求的基礎上,也要提供能夠滿足后代人發展的物質資料和生產資料。
房地產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包括兩個方面的內涵,分別從自身條件和外部條件兩個方面來分析。從房地產經濟的自身來講,房地產行業的發展不僅需要當代人提供更多的住房,滿足當代人的居住需求,還要從長遠考慮,滿足子孫后代的居住條件,給他們留有足夠的資源和空間。這里的可持續發展涵蓋很多的方面,包括土地資源的循環使用、房地產市場機制的完善、住宅相關條例的建立、居住環境的改善等。外部的可持續發展主要指的是社會綜合經濟的發展,包括社會經濟領域各行各業的經濟發展模式的完善、土地與資源的良性循環、市場經濟制度的監管以及其他與房地產相關行業連接的一系列產業。這些行業與房地產經濟發展的結合可以為社會經濟的發展提供更多的源頭和創造力,促進房地產鏈條的協調發展。房地產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不僅需要自身的協調發展,還需要與之連帶的相關衍生行業的協同發展,注重全局,尊重市場規律,把握好整體與部分的關系,促進房地產行業的健康運行和可持續發展。
房地產行業的發展可以拉動內需,在滿足社會需求的同時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提升居民生活的幸福指數。房地產經濟以及與之相聯系行業經濟的發展對于保證國民經濟健康、穩定、持續、協調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前幾年房地行業的迅猛發展促使房地產經濟取得了很大的提升和進步,但是也造成了虛幻的泡沫經濟,存在著嚴重的危機。想要取得長足的發展,就必須認清房地產行業存在的問題,制定科學合理的措施,穩步發展房地產行業的經濟。
房地產行業在中國的眾多產業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被人們稱為龍頭產業。房屋的建造需要水泥、鋼材、建材、機械、五金等各種各樣的材料,相應的,房地產經濟的發展會帶動相關眾多行業的發展,形成以點帶面的經濟發展格局,其他連帶行業的經濟發展又反過來促進房地產經濟的發展。龍頭和連帶行業相輔相成,協調發展,實現社會經濟的整體發展。房地產行業的龍頭地位以及強大的帶動作用,可以將國民經濟發展的眾多行業形成連帶的關系網,形成環環相扣的局面,促使經濟的有序協調發展。房地產的發展涵蓋著家具業、家電行業、保險行業、五金行業等眾多服務行業的發展,這些行業的發展必須緊緊依靠房地產行業的發展,房地產行業的發展是這些行業發展的基礎和前提,為其他行業的發展提供強大的動力和支持。應該堅持房地產行業基礎性、領導性、支柱性產業地位,保持房地產行業地位的穩定有序發展。
可持續發展是現在房地產行業發展堅持的理念,是需要制度保障的一個重要方向。可持續發展涵蓋了很多方面的內容,對很多行業的發展具有非常關鍵的意義。可持續發展包含著社會的全面進步、資源的配置與應用、經濟制度的制定、循環經濟的發展以及人口消費等各個方面的內容,涉及了經濟、政治、文化、科技、自然等眾多領域。在以房地產行業為龍頭,其他行業在相互配合發展的過程中,雖然取得了耀眼的成績,但同時也出現一系列問題。
一是生態環境遭到破壞。經濟利益是房地產開發商追逐的主要目標,很多房地產開發商為了追求更多的經濟利益,破壞生態環境,忽視自然條件,在開發項目的時候嚴重破壞植被和綠地,導致建筑面積與容納人口不相符,密度過高,縮減了城市的綠地面積范圍。在緊張的土地上容納過多的居住人口,導致市區污染加劇,空氣條件變差,造成城市用地的進一步緊張。人們在市區居住的時候,很多自然風光遭到嚴重的污染和破壞,很少能被居民欣賞到,降低了居民生活的質量和幸福感。
二是忽視文化環境建設。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豐富的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共同賦予了每個地區不同的文化色彩。建筑文化是文化寶庫中的藝術瑰寶,各個地區都有其獨特的建筑風格和色彩,呈現著不一樣的風采和韻味。隨著房地產經濟的不斷發展,民族文化在一定程度上遭到了破壞。在建筑的過程中,為了追求建設的速度,相關人員往往沒有經過精心的設計和考察,忽視了地區的文化底蘊和色彩,城市精神和氣質被功利的商業氣息掩蓋,城市特色、生活特點、民族氣質、地域文化逐漸被同化甚至消失。
三是資源利用不合理。我國房地產發展的模式是粗放型的,在發展的過程中,空間資源沒有得到合理的利用。為追求經濟利益,土地資源、水資源、花草樹木等都被不合理占用。加上我國人口不僅眾多而且密集,這些資源很快被消耗,隨之開采其他的自然資源,久而久之,形成惡性循環,資源被嚴重浪費,甚至出現資源貧乏地區人們無法正常生活的局面。資源利用率的降低反過來影響房地產經濟的發展,從而影響整個市場環境。
四是空置壓力增加。在土地資源被不合理占用的情況下,出現空置房地產無疑是雪上加霜。出現空置房地產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與外部環境不相符、以為追求經濟利益而忽視周圍的自然條件、錯誤估算市場的需求量、開發商忽視居民的生活特點、建造的房屋質量太差、房屋缺乏特色、功能不健全、地理位置不好等。空置的房地產造成了土地資源的嚴重浪費和城市土地的進一步緊張。
粗放型的發展模式忽視了正常的自然條件,造成了資源的嚴重浪費,帶來很大的損失,對此應該出臺相應的政策進行限制和整改。首先要做的是轉變發展模式,由粗放型發展轉向集約型發展,在尊重自然環境的基礎上提高資源利用率,合理解決好資源與房地產發展之間的關系,在合理利用資源的同時促進房地產的發展。其次,對房地產經濟的發展進行科學的安排和統一的規劃,以房地產的發展帶動其他產業的發展,保證房地產行業的龍頭地位,努力挖掘房地產經濟的帶頭作用,進而推動國民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房地產的發展離不開土地,而土地資源是有限的,想要實現房地產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在現有的基礎上,讓土地資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發揮出最大的價值。在房地產開發的過程中,必須將保護生態環境放在第一位,對城市用地和居民用地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保證居民的居住空間和居住感受,提高土地的利用率,降低房屋建筑的容積率。當前,我國的土地資源沒有進行嚴格的價格劃分,造成了土地資源價錢過低而產品價錢過高的現象,資源的過度使用帶來的是再生產的積極性減退,最終不利于資源的進一步開發和房地產經濟的循環發展。在此情況下,必須在尊重市場規律的基礎上,提高土地資源的利用率,開發資源的剩余價值。同時對哄抬地價的行為進行嚴厲打擊,使土地資源的價格更加的規范合法化。
可持續發展的最重要前提是保護生態環境。房地產經濟的發展與生態環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在房地產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必須以保護生態環境為前提,合理利用各種資源,讓人口與有限的資源進行最大限度的統一與協調,在發展房地產經濟的同時實現生態環境的保護,實現雙贏。要準確考察和規劃環境價值,生態指標,進行科學合理的分析,然后在尊重生態的基礎上合理的協調房地產經濟的適用度,實現經濟的長久發展。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的發展不僅需要市場的自主調節,還需要政府有形手的控制。房地產經濟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監控下的健康有序的市場環境。首先,政府需要建立與完善房地產經濟發展的相關制度與規范,為房地產經濟的發展提供制度保障,避免暗箱操作等行為的發生,簡化房地產開發和建設的環節,根除哄抬地價、亂收費等不合法現象。其次,健全和完善房地產經濟發展的相關法律法規,對有關規定進行細化,營造出健康公平的市場環境,讓各個環節都在陽光下進行。最后,綜合各個行業和領域,促進房地產市場和房地產經濟的有序和循環發展,實現經濟、環境、效益的統一與和諧。
房地產經濟在我國的經濟發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生態環境的破壞、文化建設的忽視、資源的不合理利用、空置壓力的增加等各種不利因素對房地產市場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造成了阻礙。在這種情況下,需要通過有效規劃,提高資源的利用率,保護生態環境,加強市場調控和監管等多種具有針對性的措施對房地產市場進行保護和調節,在切實有效的措施和制度支持下,促進房地產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1]趙華欣.我國房地產經濟亟待解決的問題及發展趨勢探討[J].財會學習,2017(6).
[2]周 俊.我國房地產經濟的發展現狀及前景[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