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磊
摘 要:“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边@兩句膾炙人口的千古名詩出自古代著名哲學家朱熹之作,作者含蓄地告訴我們生活是寫作的源頭活水,用心觀察才能發現,鼓勵世人要不斷汲取源頭活水,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作為一名體育教師,要善于尋找課堂教學的“活水”,并灌滿課堂。
關鍵詞:小學;體育;課堂教學
如果將體育課堂教學比作生命的運動,那么,我們就要創設妙趣橫生的教學環節并不斷地注入新鮮的血液,才能使課堂充滿活力。筆者在近幾年的教學實踐中,通過不斷的探索,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嘗試性灌輸,逐步發現:教學中的“活水”無處不在……
一、以常規訓練為“精氣神活水”,切入式激活課堂
筆者在從事體育教學的初級階段逐步發現,有相當一部分小學生體育課上的積極性不高,表現為在課堂上精氣神欠佳,對老師的教學不能做出積極的回應,如在小組合作訓練過程中,總體表現出應付與退縮的現象。體育教學中,教學內容是課堂的靈魂,課堂上有了豐富的教學內容,那么教學就成功了一半[1]。通過認真探索逐步發現,將常規訓練作為課堂活水的切入點,可以全面激活學生的精氣神。
例如一、二年級小朋友由于自制力較差,體育課的站隊問題一直得不到很好的解決,對于教師以往單調的整隊喊口令小學生感覺乏味而變得缺少激情。鑒于此,教師在整齊隊列上可以略施小計。比方說可以故意設計一些排隊或者隊形組合的小游戲讓孩子們練習如何站隊。這種小游戲可以貫穿整個小學體育教學之中,通過有趣的游戲的方式使學生愉快地集隊,孩子們在響亮的口號聲中無形地提高了自己的精氣神,其學習習慣也得到了良好的培養與延展。
當然,常規訓練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是僅僅靠幾節課就可以把體育精神提上去的。這就要求教師在小學體育教學中花些心思,把體育常規教育切實有效地實施下去,通過妙趣橫生的訓練,灌入課堂的活水,逐步培養學生的精氣神。
二、以創新發展為“興趣活水”,啟發式激活課堂
愛因斯坦曾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笨梢姡绾渭ぐl學生學習的興趣,是上好體育課的關鍵之一。可是在近年來的教學實踐中逐步表明,淺層的興趣激發維持的時間與整體效果性并不是太好,也就是說教師對課的情境或是項目進行有意識的安排,已經無法達到直接觸發部分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了。從心理學的角度上看,讓學生模仿學習動作遠沒有讓學生自己創造出新的學習方法來得興趣更強、效果更好。
還記得在五年級籃球的傳接球教學中,剛開始學生只是練習固定的雙手、單手及背后傳接球。在練習過程中,為了贏得勝利,部分學生啟用各種各樣的傳接球方式,頭上傳球、背后傳球等,而且都運用自如,當時我沒有因為他們不按照老師的要求的方法去練習指責他們,反而為他們的創新舉動感到驕傲,在講評時特地請他們進行示范并給予鼓勵和表揚,可想而知,那堂課學生的情緒高漲,動作技能掌握得相當好,課堂教學也因為我的支持與一反常態的點贊,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以小組合作為“激情活水”,噴放式激活課堂
合作學習是新課程理念下的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其學習方法是針對過去“填鴨式”“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提出來的一種新型體育教學組織形式,結合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經提出“小先生制”的構想,并將之付諸實踐,這種近乎開放式的學習方法可以充分點燃學生學習的激情,使原本了無生機的課堂訓練變得情緒高漲。
例如,低年級集隊速度總是有些遲緩,為了加快學生站隊速度。我設計了一個游戲叫“美圖站隊”,啟發學生用不同的圖形組成美化校園的方案:三角形、長方形、圓形等,并且在征求個人意見的基礎上創編。在小組討論完成后以小組為單位快速站成各種圖形,這種別出心裁的站隊方式像一團活水一樣立刻噴射至整個課堂,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很快站成各種圖形,甚至還有的組竟然站成了星星狀、花朵型等隊形圖案,內容豐富的站隊方陣練習,使學生在合作中既得到鍛煉而且增強了小組的凝聚力,使整個課堂變得活力十足!
四、以教師言行為“動力活水”,感染式激活課堂
教師的言行對激發學生學習欲望、提高動作技術學習有積極的作用,尤其是準確、嫻熟、優美、大方的動作對學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和誘導性,非常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和提高學習技術動作的積極性。例如,啦啦操教學中,要使學生完整理解其動作的做法,教師必須做好完整的動作示范。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一開始,就產生一種外觀形式上的優美感覺,就能受到教師示范動作的感染,以增強學生對啦啦操學習的欲望,并使學生有一種躍躍欲試的心理。
體育運動的由來就是模仿,學生學習運動技術、技能,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取決于模仿,因此,教師的示范非常重要。有人說:體育教師標準的示范給人美的享受!可見,體育教師必須重視個人言行,尤其在教師正確的動作示范的影響下,用嚴謹親切的語言使學生油然產生一種躍躍欲試的心理氣氛,從而提高學習動作技能的積極性,以保證教學任務的完成,從而激活我們的課堂教學。
體育教學是一門專業理論與形體實踐緊密結合的學科,在“以人為本”的新課程教學理念下,作為一名體育教師,要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將原本枯燥乏味的體育運動技術、技能轉化為豐富有趣的教學“活水”,從而使整堂課的教學充滿新鮮的生命力,將“活水灌滿堂”,于無形中傳授給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認識,從而達到增強學生身體素質的最終教學目的,不言而喻,“學進去,講出來”的教學宗旨得以升華。
參考文獻:
戴柳英.如何讓小學體育課堂教學妙趣橫生[J].當代體育科技,2016(6):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