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平
【摘 要】目前,公共自行車能夠破解交通末端"最后一公里"難題,是一種低碳環保的出行方式,在我國越來越普及。在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檢索與分析”欄目中提取年代趨勢鉆取分析圖、法律狀態鉆取分析圖、機構屬性分析圖、各省市專利申請量分析圖和技術領域構成分析圖。對各圖進行分析,可知我國公共自行車專利技術近幾年發展迅速,從業者知識產業保護意識較強。我國公共自行車由國內向國外發展,有些公司正布局全球業務。
【關鍵詞】公共自行車;專利;分析
中圖分類號: G306;U491.22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8)21-0115-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21.050
【Abstract】At present, the public bicycle can solve the "last kilometer" problem at the end of the traffic. It is a low-carbon an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way to travel and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opular in China. In the column of "patent retrieval and analysis" of the State Intellectual Property Office, you can extract the analysis chart of the trend in the years, the analysis chart of legal status , the analysis chart institutional properties, the analysis chart of the number of patent applications in various provinces and cities, and the analysis chart of technical field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harts, It can be seen that China's public bicycle patent technology has developed rapidly in recent years, and the practitioners have strong awareness of protecting the knowledge industry. China's public bicycles are developing from home to abroad,and some companies are setting up global operations.
【Key words】Public bicycle;Patent;Analysis
1 研究背景
目前,我國城市私家車增速加快,帶來了嚴峻的交通擁堵問題,發展城市公共交通是解決城市交通問題的有效方法[1],而公共自行車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統發展的有效補充。我國公共自行車專利申請的情況能夠反映出公共自行車發展的態勢。
2 專利分析工具
國家知識產權局提供了“專利檢索與分析”免費服務,可以利用官方給出的我國公共自行車專利數據,進行分析。首先檢索“公共自行車”這一關鍵詞,查詢出目前我國有關的全部專利;然后將查詢的專利轉入“分析文獻庫”,截至2018年7月底,庫中共有申請專利數量為1206件;最后根據需要,可提取年代趨勢鉆取分析圖、法律狀態鉆取分析圖、機構屬性分析圖、各省市專利申請量分析圖和技術領域構成分析圖等。
借助國家知識產權局提供的這一免費服務可以有效的、系統的對我國現有公共自行車的專利進行相關分析。
3 專利分析
為了研究我國公共自行車專利申請的發展趨勢,可以在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檢索與分析”欄目中提取年代趨勢鉆取分析圖、法律狀態鉆取分析圖、機構屬性分析圖、各省市專利申請量分析圖和技術領域構成分析圖。
年代趨勢鉆取分析圖,如圖1所示。
由圖1可以看出,我國公共自行車專利申請數量在2013年之前增長較慢,但在2014年至2016年呈現直線增長態勢,增長明顯,于2017年申請數量較前兩年有所下降。這種現象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我國公共自行車行業不同階段的發展狀況。我國的公共自行車行業起步于2008年,初期發展較緩慢,住建部于2010年、2011年在12個城市啟動城市步行和自行車交通系統示范項目,促進了公共自行車發展,2014年6月住建部啟動在全國范圍94個示范項目,公共自行車行業的發展迎來了良好的機遇,市場規模飛速增長,技術與市場逐漸成熟,相關專利的申請量也隨之大幅增加。到2017年,技術已相對成熟,申請量有所下降。
法律狀態鉆取分析圖,如圖2所示。
由圖2可以看出,我國公共自行車專利近80%處于有效狀態,這說明從事公共自行車領域的單位和個人對知識產權保護足夠重視,也說明了廣大公共自行車從業單位和個人對這一行業的未來持樂觀積極的態度。
機構屬性分析如圖3所示。
由圖3可以看出,我國公共自行車行業的專利申請主體以企業為主,科研單位和大專院校申請數量相對較少,這種現象與我國公共自行車行業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模式密切相關。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模式即政府投資和監管、由企業建設和運營的模式,這種模式可以充分發揮市場的作用,提高公共服務的供給質量和專業化運營水平。為了進一步提高公共自行車行業知識產權占有量,企業可以尋求與科研單位、大專院校的合作,借助這些科研機構的研發力量,加速新產品的研發,在知識產權方面奪得先機,提高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各省市專利申請量分析如圖4所示。
由圖4可知,我國公共自行車專利申請以南方地區為主,尤其是江浙滬地區的公共自行車專利申請量占據了全國總申請量的一半以上。這是因為,我國的公共自行車租賃服務于2008年啟動于杭州,在杭州及周邊地區最先成熟。江浙滬地區經濟發達,科技水平高,旅游業繁榮,對推動我國公共自行車行業發展有著先天優勢,這些優勢條件促使江浙滬地區的公共自行車行業專利申請量較其它地區多。
技術領域構成分析如圖5所示。
由圖5可知,我國公共自行車技術領域構成主要集中在B62,G07,G06三個領域,B62代表無軌路用車輛,G07代表核算裝置,G06代表計算、推算、計數。可見,這三個領域現在是研究的熱點,也代表了目前技術的發展趨勢。
4 結語
通過對我國公共自行車專利的分析,可以看出,公共自行車專利在2014年后申請量增長明顯,進而可知我國公共自行車行業在2014年之后發展較快;專利大部分處于有效狀態,可見我國公共自行車從業者重視知識產權保護;企業應加強與科研院所、大專院校的技術合作,以提升技術水平;江浙滬相關專利較多,技術發展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其它地區相關單位可以尋求與江浙滬地區單位的合作,提升自身技術實力;專利技術領域主要集中在B62,G07,G06三個領域。
目前,我國公共自行車發展較快,借助互聯網,共享單車ofo、Mobike和Hellobike等得到了快速發展,國內大中城市覆蓋廣泛,且有些企業的共享單車已經在海外布局,如ofo已經在海外運營城市超過50座,Mobike海外已開通11座城市。相信我國公共自行車在國內蓬勃發展的同時,也會在國際舞臺上占有一席之地。
【參考文獻】
[1]馬帥.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的模式分析及改進提案[J].科技信息,2011(24):1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