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友美
摘 要:基于指南精神指引,注重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幼兒園嘗試進行幼兒繪本閱讀的探索。文章從什么是幼兒繪本閱讀出發,再到繪本閱讀的價值導向,以及如何為幼兒選取適宜的繪本,結合具體的繪本實例,進一步明確了適合幼兒閱讀的圖書——繪本,其用之所在,其美之所在。
關鍵詞:幼兒;繪本閱讀;價值導向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明確指出:為幼兒提供豐富、適宜的低幼讀物,經常和幼兒一起看圖書、講故事,豐富其語言表達能力,培養閱讀興趣和良好的閱讀習慣,進一步拓展學習經驗。作為幼教的一線教師,我們發現幼兒園引入繪本閱讀教學,關注與創設高質量的早期閱讀環境,可以幫助幼兒做好終身學習的前期讀寫準備。
一、走近:何為幼兒繪本閱讀
繪本作為早期閱讀的一種讀物,被國際教育界公認為“最適合幼兒閱讀的圖書”。繪本又被稱為圖畫書,圖畫書是幼兒閱讀學習最為合適的內容。繪本的圖畫不僅具有鮮明的視覺形象,還有典型的形態;繪本的文字簡潔明快,符合幼兒的生活經驗。繪本非常強調情緒和主題的連續性,在短短的幾十頁之內,形成一個連續的視覺影像。繪本的作者和畫者,相當于電影導演,他必須在有限的篇幅里,把故事講得既好看,又清晰。一本優秀的圖畫書,可以讓不識字的幼兒“讀”出其意、“品”出其美。此外,繪本都比較唯美,版式精美獨特,以封面、環襯、扉頁、正文以及封底構成一個近乎完美的整體。
幼兒是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且對畫面豐富、色彩鮮明的繪本是非常感興趣的。由此,幼兒繪本閱讀作為一種新的閱讀方式逐漸走進幼兒園。幼兒通過閱讀與圖畫和文字符號互動,用口頭語言說出他們對圖畫書內容的理解,獲得口頭語言與書面語言對應關系的認識,這樣便逐漸積累起初步的閱讀理解能力。
幼兒在繪本閱讀過程中,可以激發自身的閱讀興趣,幫助幼兒掌握閱讀方法,提升閱讀理解經驗,感受文學的美。
二、領略:繪本閱讀美在哪里
1.與色彩對話,放飛心情
對于繪本來說,色彩是一種重要的交流語言。繪本的色彩是藝術家通過內容與形式的有機統一而創作出來的,幼兒從而獲得審美感知的原動力。色彩的世界繽紛絢麗且魅力無窮。繪本中的色彩讓平淡的東西變得美麗,讓呆板的畫面變得活躍,讓讀者的心情變得歡快,使幼兒們的性格、氣質在潛移默化中塑造、完善。幼兒們豐富各異的審美體驗來自于不同風格的創意繪本。這些繪本加以色彩元素,能夠滿足幼兒的審美與心理的需要。優秀的繪本作品充滿著歡快明朗的色調,充滿著兒童情趣,使幼兒的心浸潤在快樂中。
2.與畫面對話,簡明哲理
優秀的圖畫書都有這樣的一個特點:作者通過生動形象、唯美潔趣的畫面向幼兒展現生活、闡述生活意義。如繪本《是誰嗯嗯在我的頭上》,一個被成人世界隱諱的話題,在經過作者講述故事般的陳列科學知識,譯者妙趣橫生的精心編譯之后,就是呈現在大家眼前別具一格的優秀繪本。通過與繪本畫面的對話讓幼兒學會以科學的眼光來坦然面對生理問題。
“嗯嗯”到底有什么學問呢?故事透過一只倒霉的小鼴鼠,尋找到底是哪個壞蛋“嗯嗯”在他頭上的過程,輕松愉快地讓我們了解:原來每一種動物的排泄物形狀都不同,什么樣的動物就“大”什么樣的“便”,我們也從書中得到更深一層的認識。而最后小鼴鼠到底能不能找到那個“嗯嗯”在他頭上的壞蛋呢?專吃大便的蒼蠅可是破案的關鍵。本書透過幽默有趣的故事情節,帶領幼兒認識各種動物的大小便,滿足其好奇心,幫助幼兒健康地面對大小便的正確常識。其是一本趣味性及知識性兼具的圖畫書。
3.與主角對話,收獲溫情
優秀的繪本到底能為幼兒帶來什么?不言而喻,諸多好處擺在面前:陶冶情感、激活思維、創造想象、提升審美、培養品質等。每一個看過《大衛,不可以》的幼兒都非常喜歡這個天真無邪、把家里搞得一團糟的小男孩,讓他們覺得又開心又釋懷,世界上哪一個孩子不渴望像大衛一樣隨心所欲地在墻壁上亂寫亂畫、把浴室變成一個沼澤地、頭戴鐵鍋敲得叮當亂響……最后大衛被媽媽緊緊地摟在懷里,幸福地閉上了眼睛,媽媽一句“大衛乖,我愛你”,頓時就化解了大衛所有的眼淚和委屈。這一筆太溫情了,整個故事跟著急轉直下,一個童年惡作劇的故事就收場于這樣一個愛的動作。
繪本閱讀的魅力就在于繪本不僅符合幼兒的思維特點,更能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繪本畫面精美,富有內涵,能給幼兒帶來藝術審美的熏陶;繪本能激活幼兒的想象思維,有利于幼兒創造力的培養。最讓人體會深刻的就是繪本故事能橫跨國界,穿越各種文化背景,透過文字與畫面,使幼兒得以進入不同的世界,感受生活、啟智超越、快樂成長。
三、探之:如何選取適宜繪本
1.選擇立體格局的高品質繪本
一般來說,繪畫、語言、故事情節三個方面決定了繪本的質量。細膩的筆觸、精湛的繪畫技藝會有很好的視覺沖擊。精美耐讀的圖畫,給幼兒一種直觀的、美的撞擊力,讓幼兒愛不釋手。其情節往往富于想象,有趣又合情合理,符合幼兒的生活經驗,每個人物都有其鮮明的個性特征,是站在幼兒的角度出發設計創作的,因此能抓住幼兒的心理,深受幼兒喜歡。
如在繪本《好餓的毛毛蟲》中,繪本作者別出心裁地運用了鏤空和特別的裝訂方式,讓小讀者在細數毛毛蟲從星期一到星期天吃的東西的時候,不僅可以體驗吃的快樂,也懂得多吃東西會不舒服的道理。這樣的書,就是幼兒要讀并且喜歡的書。
2.選擇情感引發的共鳴性繪本
幼兒在閱讀繪本時就是展開想象的翅膀在繪本的世界里去發現秘密,去探索未知的世界。繪本中豐富的情感世界為幼兒提供了豐富的情感教育資源,幼兒的情感伴隨始終并獲得極大的滿足。利用繪本閱讀,培育幼兒愉悅、向上、與人和睦相處的積極情感,促進幼兒情感的發展。
例如,《我的感覺》系列繪本將幼兒這些難解的情緒放在自然尋常的生活情景中,展現出各種情緒的表現特征和相應的處理方式,使幼兒形象地掌握調理自己情緒的科學辦法。在繪本《猜猜我有多愛你》中,當小兔子和兔媽媽相互講述愛的時候,幼兒們也紛紛述說自己是如何愛媽媽的。這種情感上的共鳴是由于主體和個體結構上的相同而產生的,小兔子和兔媽媽之間深深的愛,讓幼兒們想到了自己和媽媽之間深深的愛,從而產生了情感的共鳴。
3.選擇回歸生活的融入性繪本
很多幼兒園課程采用主題活動的形式,繪本閱讀作為主題活動中的一部分,可以為主題活動提供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儲備。教師要結合幼兒的生活經驗,選擇充滿童趣的繪本,引導幼兒在繪本閱讀中學習知識、愛上閱讀。
例如,針對幼兒園近期開展“寶貝一家”的主題活動,我們可在閱讀區放置《我爸爸》《我媽媽》等描述親人主題的繪本,并進行集中繪本閱讀活動。在開展“動物朋友”主題活動時,我們可選擇《讓路給小鴨子》《母雞蘿絲去散步》等動物主題的繪本,供幼兒選擇和自由閱讀。幼兒可以通過繪本中可愛的圖片以及教師的講述,增加對動物的了解,加深對主題活動的認識。
繪本是幼兒人生中的第一本書,它將成為兒童自身世界的重要組成部分。幼兒教師應該充分認識繪本閱讀對幼兒發展的價值,選擇適合幼兒年齡階段的優質繪本,讓幼兒在繪本閱讀的海洋中感受美、體驗美。
參考文獻:
[1]李季湄,馮曉霞.《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解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梅子涵.閱讀兒童文學[M].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