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珍艷
【摘 要】為了響應新時代下堅持新發展理念這一號召。創客文化要進入中小學校園,催生了以培養中小學生動手能力與創造精神的創客教育事業,由此,本文將從創客教育對中小學教育事業特色發展、學科推廣、深度融合三方面對此進行論述。
【關鍵詞】創客教育;創造學習;途徑研究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1007-0125(2018)27-0213-01
一、中小學推進創客教育課程現狀
創客教育集創新教育、體驗教育及項目教育的特點于一身,以課程的形式融合了各學科的知識,旨在發掘學生的想象力、創新能力、實踐能力。
(一)學生樂于進行創造性的學習。創客課堂教學力求通過課程中提疑問惑、工程設計、實物構建、作品交流、過程反思,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得到各方面能力的提升[1]。目前,國內中小學的創客課程涵蓋了3D打印、機器人、物聯網、數控車床、木工木藝、計算機創作等內容[2]。在創客課堂上,通過教師的指引,學生們在知識與技能的學習中主動創造,在設計實踐步驟時鍛煉邏輯思維,在原型制作中總結經驗,在反思評價中繼續創新。
(二)“新技術”構建特色創客空間。創客與新型技術以及跨領域合作密切相關。目前,以新型技術作為起點,很多中小學陸續成立了規模、形式以及針對領域各異的創客空間,并在其中運用具有支持創新性的建構性技術。如3D打印技術將虛擬的創意直接形成直觀的產品,機器人技術實現一些人類設定的操作。通過這些技術,為學生們呈現一個多元創意空間,讓他們有機會能切實地對更多的創新思想進行感知、學習與交流。
(三)“創客活動”是創客教育的原動力。作為校園創客的交流平臺,近些年各種規模的“創客活動”在中小學校園舉行,吸引了大批的教師與學生參與。校園創客的積極參與不僅能使他們自身取得進步,同時傳遞給其他群體創客思維,帶動他們投身創客事業并推動了創客教育的發展。[3]如很多“創客活動”的成品已經具有發明專利,其潛在的價值被企業認可,并將這些成果投入市場。
二、中小學推進創客教育的困境及歸因
在創客文化迅猛發展的當下,各種社會力量參與模式的發展卻無法滿足范圍越來越大、需求越來越多的創客教育。因此,急需明確和解決教師、創客空間等方面的問題。
(一)創客教育范圍不能滿足需要。中小學中常見的形式是通過興趣小組或選修課的開展,在信息技術、科學學科教師或個別具有創客思維兼職教師的帶領下開展一些教學活動。然而,隨著創客教育不斷地發展,僅靠部分甚至一門課程發展創客教育,已無法將教育的實質與創客精神相融。依此趨勢,創客課程的建構以及創客教師的發展將會陷入困境。
(二)創客教育脫離現實與傳統。校園創客空間是學校開展創客教育的重要平臺。現行的校園創客空間的構建依賴硬件、場地固定,很多中小學太過注重新設備與新技術的使用,脫離現實。在互聯網時代,各種技術與設備的更迭變換尤其迅速,如果一味依靠硬件支撐,發展到后期學校的創客教育必定會被環境與設備所束縛。
(三)創客教育目標不清晰,機制不完整。現在普遍存在中小學的創客教育目標定義為比賽教育,也就是將比賽的成績作為一項重要的測評標準。在提倡全民創業、全社會創新的背景下,這與中小學創客教育的目標不甚相符。這主要是由于創客教育興起時間短,機制還未建立健全。
三、中小學推進創客教育的途徑
中小學創客教育有兩個關鍵因素,即創客思想與教育本質。只有將二者緊密結合,并根據中小學學生學習特點以及發展規律而形成的創客教育形式,才能真正地推進校園創客教育的發展。
(一)特色發展,拓展范圍。中小學在推進創客教育之初,應該將特色發展、因地制宜貫穿于創客空間建設、創客課程開設的全過程。整合創客空間資源;包括預算、場地、人力資源等方面。如將已有機房、實驗室、廢棄材料等進行整改或重修形成創客空間。中小學創客教育應充分結合本校實況,不盲目模仿優秀案例,要以提高學生能力為最終的目標。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要時刻體現實踐、共享等創客教育理念。
(二)學科推廣,現實結合傳統。中小學創客教育應對全體教師進行創客教育理念的宣傳與技能的培訓。以已開設創客課程的學科為模板,使各學科教師能夠結合自身學科特點,將專業知識與創客教育有機融合。此外,學校可定期開展創客活動,鼓勵師生積極參與,并將創客精神會無形地滲透進師生的思維中。“校園創客活動”以校園為主要環境,堅持“去商業化”,凸顯教育的重要地位。
(三)深度融合,明確目標,健全機制。在創客學科教師的引領下,試著將創客教育中的教學模式與各學科的教學工作相融合。這一階段的顯著特點是通過對各種新型設備以及新技術的使用,在創客教育中的操作實踐等過程中將各學科與創客教育結合。這種結合不是做加法,而是根據教學目標與學生的需求,以學生作為主體,形成創客教育的模式,繼而健全機制,聯合社會各界,合理利用新設備與新技術。
參考文獻:
[1]李鵬飛,張寶輝.中國創客教育研究熱點及趨勢分析——基于詞頻分析與共詞可視化方法[J].數字教育,2016,2(03):20-25.
[2]朱強.特色發展學科推廣深度融合——關于中小學推進創客教育的思考[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6,Z2:110-113.
[3]朱梅娟.“雙創”之下的中職創客教育課程建設實踐探索[J].中國培訓,201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