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471000)李丹
目前我國在臨床上針對腦出血患者壓瘡護理主要以常規護理方法為主,但臨床效果不佳。隨著護理模式的不斷創新,分期護理模式受到患者和醫生的關注,將分期護理應用到腦出血患者壓瘡預防中,可有效降低患者壓瘡的發生率,提高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下文主要探討分期護理模式在腦出血患者壓瘡的應用效果,其調查結果如下。
1.1 基礎資料 選取我院于2015年2月~2016年2月來我院就診的腦出血患者80例。將其分為兩組。對照組:40例患者,其中男28例,女12例,年齡39~72歲,平均年齡在(46.2±6.24)歲。試驗組:40例患者,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齡40~76歲,平均年齡(48.32±8.26)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進行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式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模式。主要有:每日及時為大小便失禁患者更換衣物,保持皮膚的清爽干凈;控制病房室內的溫度與濕度,創造干爽舒適的室內環境;對患者的飲食習慣進行指導,根據患者自身情況合理制定飲食計劃等。試驗組在上述護理基礎上行分期護理模式。具體操作如下:①針對一期壓瘡患者,及時發現和緩解患者局部皮膚的壓迫感,盡量保持創面的干凈,在局部涂抹碘伏,控制患者壓瘡的發展病情;②對于二期患者,皮膚已經出現水泡等現象,對于較大的水泡則需要用無菌注射器將膿液吸出,并在創面涂抹碘伏進行消毒,以防皮膚發生感染;③針對三期和四期患者,及時將壞死的皮膚組織全部清除,直至出現新鮮組織,及時換藥;同時對創面產生的分泌物進行藥敏培養,注意觀察,一旦發現感染,則需采取抗生素給予治療[1]。
1.3 臨床指標 ①臨床效果:有效:創面基本愈合;顯效:創面明顯縮小,皮膚肉芽組織長出;無效:創面無變化,治療無效果。②護理滿意度:采用滿意、較滿意、不滿意來進行評定。
1.4 統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數據均采用SPSS19.0處理,調查的統計資料對比用率(%)表示,以卡方值檢驗,當檢驗值顯示P<0.05則代表差異性存在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護理總有效率對比 經不同方式護理后,試驗組的護理臨床總有效率85%顯著高于對照組的62.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附表。
2.2 護理滿意度對比分析 經比較發現,試驗組中護理滿意24例,較滿意14例,護理滿意度達95%,對照組護理滿意14例,較滿意16例,護理滿意度為75%,兩組相比,試驗組明顯提高,組間數據比較存在差異(P<0.05)。
在腦出血患者壓瘡護理中,經常采用常規的護理模式,但臨床護理療效并不顯著,患者的病情得不到緩解,對患者的生活造成一定影響[2]。采用分期護理模式于腦出血患者壓瘡護理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病癥,減輕患者痛苦。其具體內容如下:①針對一期壓瘡患者,及時發現和緩解患者的局部皮膚的壓迫感,盡量保持創面的干凈,在創面局部涂抹碘伏,控制患者壓瘡的發展病情;②對于二期患者,皮膚已經出現水泡等現象,對于較大的水泡則需要用無菌注射器將膿液吸出,并在創面涂抹碘伏進行消毒,以防創面發生感染;③針對三期和四期患者,及時將壞死的皮膚組織全部清除,直至出現新鮮組織,及時換藥;同時對創面產生的分泌物進行藥敏培養,注意觀察,一旦發現感染,則需采取抗生素給予治療。

附表 兩組患者的護理有效率對比分析(n,%)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行分期護理的試驗組的護理臨床總有效率為85%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2.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經比較發現,試驗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95%(38/40),與對照組75%(30/40)相比明顯提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應用分期護理于腦出血患者壓瘡治療中,不僅提高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而且有效提升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綜上所述,應用分期護理模式可有效降低腦出血患者發生壓瘡的概率,提高患者的護理效果,可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