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致遠 陳慧敏
(汕尾職業技術學院經濟管理系,廣東 汕尾 516600)
2016年初,市長楊緒松同志在“深莞惠”經濟圈(3+2)黨政主要領導第九次聯席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時強調要搶抓機遇,主動作為,進一步加快全面融入“深莞惠”經濟圈的步伐。汕尾的經濟發展水平與“深莞惠”存在很大的差距,要深度融入“深莞惠”經濟圈,形成區域經濟一體化,必須大力提高自己的經濟發展水平。而金融是推動經濟發展的核心力量之一,金融競爭力已成為金融發展的主要標志與目標。為此,本文試圖尋找汕尾與“深莞惠”的金融競爭力差距,從而為政府制定融入“深莞惠”經濟圈的決策提供參考。
本文以倪鵬飛于2004年在《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中提出的城市金融競爭力的概念為依據[1],通過構建合理的“深莞惠汕”金融競爭力評價體系,采用熵值法對指標賦予權重,對比各個城市的金融競爭力得分。
以深圳、東莞、惠州、汕尾四市為樣本,研究的數據來源于《廣東統計年鑒(2017年)》網絡版,確保了數據的真實有效。
本研究在參照相關文獻[2,3]的基礎上,結合“深莞惠汕”四市的實際情況,根據主體性、全面性、科學性、擇優性、客觀性、統一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則,確定了以金融生存競爭力和金融體系競爭力為一級指標,選擇了5個二級指標,分別是:綜合經濟實力、對外開放程度、金融組織規模、金融資產規模、金融產業效率,同時綜合考慮數據的可獲得性進一步細化為18個可量化的三級指標,從而形成了“深莞惠汕”金融競爭力評價體系,詳見下表1。

表1 “深莞惠汕”金融競爭力評價體系
從“深莞惠汕”四市在上述18個指標的統計數據來看,除了金融中介效率和保險深度兩項指標外,在其余指標中,深圳均位居第一;東莞在大部分指標中比惠州占據優勢;汕尾與深圳、東莞、惠州存在較大的差距,個別指標相差上百倍。
由于上述指標只能通過單獨比較,無法直接加總衡量和比較各市的金融競爭力,而且上述選取的指標對總目標的貢獻程度不同,因此在進行評價之前需確定各單項指標的權重。在參考已有文獻[4,5]的基礎上,決定采用熵值法①對“深莞惠汕”的金融競爭力作比較分析。
根據熵值法的計算要求和步驟對“深莞惠汕”四市2016年的原始數據進行熵值相關數據的處理,計算金融競爭力指標的熵值及權重,具體計算過程如下步驟:
1.設金融競爭力評價體系由m個市組成,反映金融競爭力的評價指標有n個,這個由m個市組成,用n個指標做綜合評價的問題,得到的原始數據矩陣為:

其中Xij表示第i個市在第j項指標上的指標值。由于各指標的量綱數量級及指標的正負取向均有差異,不宜進行直接比較,需對初始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
2.數據標準化處理。經審查,所有指標都是正向指標,所以統一對所有指標按如下公式(2)進行標準化處理。

其中,max(Xij)、min(Xij)分別為第j項指標下四個城市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3.計算第j項指標下第i個城市占該指標的比重。

其中,Pij表示第j項指標下第i個城市占該指標的比重。
4.計算第j項指標的熵值。

其中,k>0,ln為自然對數,ej>0。式中,常數k和城市數m有關,一般令 k=1/ln(m),則 0≤e≤1。
5.計算第j項的差異系數。

對于第j項指標,指標值Xij的差異越大,對樣本評價的作用越大,熵值就越小。
6.評價指標權重。

7.計算綜合評價得分。

最后,得出深圳、東莞、惠州、汕尾四市的金融競爭力評價綜合得分及排名如下表2所示。

表2 “深莞惠汕”金融競爭力分項指標得分
根據表2的計算結果,分析“深莞惠汕”四市的金融競爭力可知:
(1)從綜合得分來看,深圳得分最高,排名第一,即金融競爭力在四市中最強;東莞名列第二;惠州排名第三;汕尾排名第四,金融競爭力在四市中最弱,金融競爭力綜合得分僅為深圳的二分之一,東莞的64.77%,惠州的78.98%,與深圳、東莞和惠州的金融競爭力存在明顯的差距。采用熵值法分析的結果與四市的經濟、金融發展情況相符,與人們的主觀感受相吻合。
(2)從四市在各項指標的得分情況可以看出,汕尾的各項指標得分均是四市中最低的,并且存在較大的差距,絕大部分指標是深圳位居第一,東莞、惠州分列第二、第三。
(3)在四市各項分指標的對比中發現,東莞和惠州并非每一項指標都落后與深圳,在金融中介效率和保險深度方面均優于深圳。
(4)通過熵值法計算的得分及排名與采用原始統計數據進行單項對比的情況一致,說明采用熵值法能夠準確地反映各市金融競爭力的綜合情況,分析結果具有很高的可信度。
綜上所述,汕尾在綜合經濟和金融實力、對外開放程度、金融組織規模、金融資產規模和金融產業效率等方面均與“深莞惠”有著不小的差距。被省委省政府賦予珠三角輻射粵東戰略支點地位、與港澳有著深厚淵源的汕尾,應盡快提高金融競爭力以提升經濟發展水平,這就需要政府的主動作為,需要金融機構和企業的全力配合,需要更多的“走出去、引進來”,需要擺脫傳統觀念的束縛,需要更多的大膽創新與嘗試,需要全體市民的共同努力。
注釋
①熵值法是熵理論派生出來的一種權衡研究對象重要性程度的方法,以熵理論為指導,對項目決策或者多目標決策時進行權重分配就是熵值法。按照信息熵理論的觀點,衡量指標體系中某一指標的作用必須以指標的變異程度為標準。某一指標的變異程度與其反映的信息量是呈正比的,其變異程度越高識別作用也就越大。也就是說某個指標的熵值越小,其差異系數就越大,其權重則越大,從而該指標的重要程度就越高。
②熵值法是根據各項指標觀測值所提供的信息量的大小來確定指標權重。一般認為,熵值法能夠深刻反映指標信息熵值的效用價值,其給出的指標權重具有較高的可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