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容斐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浙江 杭州 310018)
財務舞弊是企業為了自身利益進行的財務造假,具有欺騙性、隱蔽性等特點,是阻礙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一大“毒瘤”。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實現了上市,而上市公司的財務舞弊情況也日益嚴重,舞弊手段變得更為多樣,這不僅加大了監管難度,更是嚴重損害了投資者的利益。
2017年3月11日,鞍重股份發布了一則證監會的行政處罰公告,公布了九好集團借殼上市舞弊案的細節,意味著九好集團財務舞弊事件終以失敗落幕。而根據處罰公告所公布的,九好集團的財務舞弊金額之大、手段之“獨特”,在資本市場上引起了廣泛的關注。
關于企業舞弊行為的成因,理論界提出了企業舞弊形成的三角理論、GONE理論和企業舞弊風險因子理論等許多著名的理論。其中,舞弊三角理論由美國會計學會會長W.Steve Albrecht提出,他認為,企業舞弊的產生是由壓力、機會和自我合理化(借口)三要素組成。本文基于舞弊三角理論,以九好集團為例,從壓力、機會和借口三個方面入手分析企業實施財務舞弊的動因,從而為企業財務舞弊的防治與治理提供相應建議。
九好網絡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九好集團”)成立于2007年,是一家從事“后勤托管”服務的集團化企業,公司首創“后勤托管”平臺服務模式,傾力打造極具公信力的采購與銷售平臺。依據多年的后勤托管經驗,以及“九好店商”線上平臺,九好集團在行業內率先實現了“后勤+互聯網”的改革,實現與客戶、供應商之間的多方共贏。按照業務類別劃分,九好集團后勤托管平臺的服務內容主要包括餐飲、物業、辦公、IT、傳媒、勞保、差旅、物流、金融9大類81項后勤托管服務。九好集團并非直接提供后勤服務,而是通過搭建后勤托管平臺引進供應商(后勤服務提供商)和客戶(有后勤外包需求的企業),并依托專業化的業務團隊,為后勤需求方提供綜合化的后勤服務解決方案。
九好集團主要通過虛增服務費收入、虛增貿易收入、虛構銀行存款等多種手段,把自己包裝成價值37.1億元的優質公司,聯合鞍重股份進行“忽悠式”重組以借殼上市,成為2017年第一家因“忽悠式重組上市”而被證監會頂格處罰的公司。
1.虛增服務費收入。九好集團的盈利模式為對客戶免費和對供應商收費。平臺供應商是其主要服務收入來源,收費類型主要有進場費、推廣費和托管服務費三種。在這一財務造假案中,九好集團的造假手段之一就是通過虛構與供應商及客戶之間的業務和資金往來以達到服務費收入的虛增。此外,九好集團還通過與供應商簽訂虛假業務合同,充當掮客角色,幫供應商套取資金,確認了服務費收入。而來自這些供應商的服務費均通過其個人銀行賬戶退至對方法定代表人或其指定銀行賬戶。總的來說,通過上述方式,九好集團在2013年-2015年間共虛增服務費收入2.64億。其中,2013年虛增服務費收入1726萬,2014年虛增服務費收入8755萬,2015年虛增服務費收入1.6億。
2.虛增貿易收入。除去上述進場費、推廣費和托管服務費這三項中介服務費以外,九好集團還存在一定的貿易收入,主要是銷售辦公用品、總務等后勤產品獲得的收入。在貿易收入方面,九好集團也利用資金循環進行了財務造假。2015年,杭州融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融康信息)向九好集團采購貨物,盡管在這次采購中融康信息實際未收貨,且支付的貨款也已退回,但九好集團仍然確認了57萬元的銷售收入和應收賬款收回,導致虛增了57萬的貿易收入。
3.虛構銀行存款。2015年,九好集團在賬面上虛構了317,702,412.00元資金(包括虛構1.7億元其他應收款收回和47,702,412.00元銀行存款轉入,同時轉出1億元資金不入賬),且通過將這筆資金從平安銀行賬戶轉到上海銀行賬戶的虛假記載對其進行隱瞞。除此之外,九好集團還虛構了1170萬元的郭從軍退回購房款,賬面上的虛假資金進一步擴大。為了掩飾虛構的銀行存款,九好集團采取的手段是通過借款3億元購買理財產品或定期存單,并于借款當日或次日將其為借款方關聯公司質押擔保,并通過承兌匯票貼現的方式將資金歸還借款方,而九好集團并未就這一借款和質押行為進行對外披露。
壓力是財務舞弊發生的最直接動因,在巨大的壓力下,任何管理層都有可能鋌而走險,通過操縱財務報表等一系列舞弊手段來緩解短期壓力。根據來源的不同,壓力可分為集體壓力和個人壓力。其中,個人壓力又可以進一步分為經濟壓力和工作壓力。
在九好集團借殼上市財務舞弊一案中,賣殼方鞍重股份自2012年3月在中小板上市以來,利潤情況一直不理想。由表1可見,鞍重股份無論是營業收入還是凈利潤均呈現出逐年下滑的趨勢,2016年凈利潤甚至變為-2362萬元。根據《證券法》的規定,上市公司連續兩年虧損將被交易所實施退市風險警示處理(*ST),連續三年虧損要暫停上市。如果鞍重股份的財務狀況繼續惡化,就將會面臨退市的風險。在這一經濟壓力下,鞍重股份對于九好集團的財務舞弊行為選擇了“配合”,以期盡快實現借殼上市。
表1 鞍重股份2013年-2016年部分利潤表項目
壓力是財務舞弊的行為動機,而機會則是企業進行舞弊卻不被發現的可能性。根據來源劃分,機會又可進一步分為內部機會和外部機會。
1.內部機會。內部機會主要表現為九好集團的內部控制存在缺陷,而內部控制問題主要源自其治理結構的不合理。由圖1可知,九好集團的經營模式具有一股獨大的特點,占公司56.02%股權的第一大股東郭叢軍兼任了董事長和總經理,控制了公司的主要決策和實際運營。這一所有權和經營權不分離的現象,使得企業的各項決策不夠公開透明,也使得公司的內部制約機制失效,內部控制形同虛設,無法發揮應有的監督作用,這就給九好集團的財務舞弊行為提供了內部機會。
圖1 九好集團股權結構
2.外部機會。外部機會主要表現為會計師事務所和證券公司等中介機構的失職。利安達會計師事務所在對九好集團實施審計的過程中,沒有保持應有的職業懷疑和謹慎性,審計程序實施不到位,導致眾多的舞弊手段均未被發現,最終為九好集團出具了標準審計報告。同時,作為保薦人的西南證券也因沒有做到勤勉盡責被證監會處罰。此外,違法成本相較于違法收益較低也是企業財務舞弊的一大動因。在此次財務舞弊案中,盡管九好集團和鞍重股份都受到了來自證監會的頂格處罰,然而一旦上市成功,雙方將獲得超過億元的收益,和這可能獲得的收益相比,60萬元的頂格處罰就顯得有些“微不足道”。因此,這潛在的巨額收益也成為了九好集團鋌而走險的一個巨大動因。
借口又被稱為自我合理化,指舞弊者為其舞弊行為所尋找的借口,在三類要素中屬于主觀要素。管理層錯誤的價值觀和誠信的缺失成為九好集團發生財務舞弊的主要借口。且在充斥著誠信危機的大環境下,企業容易為自己的舞弊行為尋找借口:其他企業也存在著這樣的做法,并不是我公司的獨有行為。進而為自身的舞弊行為披上了“合理化”的外衣。
根據舞弊三角理論,企業進行財務舞弊的動因主要有壓力、機會和借口三個要素。因此,對于企業財務舞弊的防治與治理也可以從這三方面入手。
1.避免將業績作為唯一目標。根據舞弊三角理論可知,壓力是企業財務舞弊的一個很重要根源。企業不應將業績作為唯一的追求目標,而應更多的考慮可持續發展,營造良好的企業氛圍,制定科學的薪酬體系,盡量避免管理層處于巨大的壓力之下。在面對上市時,也應放平心態,明確上市需求以及企業上市后可能面臨的挑戰,不能為了上市而采取過激手段進行財務舞弊。
2.提升企業自身競爭力。企業所面對的壓力從根本上來說是由于企業自身的競爭力不足而導致的,因此,企業要建立適應現代市場環境的科學企業制度,提高自主創新能力,通過科學管理形成自己的競爭優勢,同時做到誠信經營,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從各個方面增強企業自身競爭力,獲得長久的良好發展。
1.消除內部機會。企業內部是財務舞弊發生的根本源泉,內部控制的好壞對于舞弊事件的發生與否有著重要影響。企業應完善治理結構,加強高管隊伍的建設,避免出現一股獨大的局面,防止管理層職權的濫用。同時,企業應合理設計內部控制體系并確保其得到有效執行,避免內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
2.消除外部機會。外部機構的監管與法律法規的約束是治理財務舞弊的關鍵,如果外部監管不到位,法律法規不完善,則極有可能為企業財務舞弊提供機會。相關部門應加強對企業的監管,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建立有效的處罰制度,從而提高企業財務舞弊成本。此外,還應加強對有關中介機構的監管,確保中介機構能夠確實履行各自的監督職責,對于未盡監管職責甚至輔助企業財務舞弊的有關機構和人員也應加大處罰力度,從外部減少企業財務舞弊發生的可能性。
企業管理層應增強誠信意識和職業道德精神,營造誠信的企業文化,通過良好的文化建設來提高管理層的道德水平,從而減少財務舞弊的發生。此外,國家可以建立企業信用考核制度,對于存在不誠信行為的企業進行披露處罰,從而在制度層面保障企業的誠信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