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雯婧
河南大學大學外語教學部
作為教育教學的重點階段,高等教育的準備階段,高中教育的發展影響著整個教育教學的連貫性,社會發展的均衡性,以及國家戰略發展的穩定性.21世紀以來,為了提高中等教育水平,更好地滿足學生升學、就業和生活的需求,英,美兩個教育強國對高中課程體系進行了多次改革。通過改革,英、美兩國的高中課程體系更加成熟與完善,并且展現出各自的特點與優勢。本文試圖從兩國高中課程設置視角出發,總結并分析各自的課程體系,課程目標與特點,以期為我國大學外語教學課程設置提供借鑒與參考。
英國的教育包括四個階段:學前教育,義務教育,繼續教育和高等教育[1]。其中,義務教育階段(5-16歲)又被分為四個關鍵階段(4 key stages)。然而,由于義務教務結束后,一部分未接受高等教育的學生選擇進入社會而帶來的一系列問題,英國政府經過對其教育體系的多次改革,最終將14-19歲定為一個教育階段。因此,國內一些學者將14-19歲教育定位為英國高中階段[1]。然而,還有一些學者如,綦春霞將高中教育分為兩個階段:“高中低段10-11年級,也稱為第4學段(Key Stage 4,KS4);高中高段12-13年級,也稱為第5學段(Key Stage 5,KS5),還稱為第六學級(the Sixth Form)[2]”。
相對于英國來說,美國的教育階段劃分較為簡單,即K-12(幼兒園-12年級)階段和高等教育階段。其中,大多數美國的高中階段為9-12年級,只有少數學校采用3年制(10-12年級)的高中教育。
英國高中課程設置的總體特點為靈活多樣,相互銜接,相互貫通。各學校在課程設置上既包括政府所規定的國家核心課程,又體現了各學校自身的特點。
長期以來,英國一直推行“證書制”的高中教育制度。其證書類型可分為學術型證書和職業型證書。其中,學術型證書可包括中等教育普通證書(GCSE),普通教育高級水平證書(A Level)和文憑資格證書(Diploma);職業型證書包括商業與技術教育委員會職業資格證書(BTEC)以及關鍵技能證書(Key Skills Qualification)。[1][3]以不同性質、不同級別的證書為導向。

表一:英國的高中課程設置
學術型證書課程 Key Stage 4國家課程,A水平課程(包含兩部分:高級輔助水平(AS水平)課程和高級水平第二階段(A2)課程),文憑資格課程等。
職業型證書課程商業與技術教育委員會職業資格證書課程,關鍵技能課程等。
英國的高中課程設置體現了學術課程與職業課程的有效結合。學生通過國際課程、A水平課程等學術型課程的學習,積累核心領域的學科知識,提高自身的學習技能與學術能力以為進入高等教育階段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通過相關職業技能課程的學習,學生不僅能夠更好地發展自己的興趣,而且能夠了解未來職業崗位對所需人才的要求并掌握相關領域的專業知識,職業技能以及生活技能。英國高中課程設置的主要目標是培養滿足社會發展需求的多層次人才。
美國課程設置的總體特點為在注重核心課程的同時突出多元化的選修課程,在“保證共同基礎與其他機構資源共享”的同時,“兼顧了學校的辦學特色及學生興趣[4]”。

表二:三維度的美國的高中課程設置
《不讓一個孩子掉隊》法案推動著美國高中課程的改革。經過改革后的高中課程更加注重學生思辨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及創新能力的培養。正如“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密歇根州卡拉馬祖高級中學畢業典禮的演講中所說,高中教育的目標是拓展學術才能和個人責任以勝任大學教育和職業生涯[5]。”美國各州及各個學校正是圍繞此目標來設置多層次,多樣化的高中課程。美國高中教育既確保基礎學術知識的積累,又為更高層次的學術學習打下堅實基礎;既培養了學生的學術能力,又提高了學生的專業技術能力與生活能力,在實現各州及各校共同教育目標的同時培養了學生的興趣以及促進了學生的個體發展。此外,通過靈活,多樣的課程體系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自身特點,明確未來的方向與目標。
首先,英、美兩國在高中課程設置上都體現了多樣靈活的特點。其中多樣性主要體現在課程種類、學科領域和課程水平上。就課程種類而言,英、美兩國的高中課程包既括國家或各州所要求的必修課,也包括各校根據自身情況及學生特點與需求所開設的選修課;既有為升學做準備的學術型課程,例如,英國高中的A水平課程和美國高中的AP(Advanced Placement)課程,也有為高中畢業后進入社會準備工作的學生開設的職業技能課程。雖然英、美兩國各個高中的課程設置存在一定的差異,但是其涉及的學科領域都非常廣泛。例如,陳時見與赫棟峰提到“美國中學開設的選修課多達200多門[5-6]”。同時,英、美兩國的高中生可以根據自身情況自由選擇同一學科,同一年級不同層次的課程。例如在學術課程中,英國的A水平課程可分為AS和A2兩個部分。對于學術基礎較好,水平較高的學生來說,在完成了AS課程并獲得AS水平證書后,可以選擇繼續進入A2階段的學習。但是對于學業水平一般的學生來說,在獲得AS水平證書后可以選擇終止A水平課程的學習。此外,某些學科(如,數學、外語)在同一年級也會開設初、中、高級三個水平的課程。
其次,英、美兩國在課程開發上注重與大學、企業和教育培訓機構的合作。通過彼此間的溝通與合作,兩國的課程設置既能滿足各方對于人才的需求,又能有效的實現資源整合。例如,英、美兩國通過與大學的合作開設了一些與大學銜接的學術課程,這就為學生進入大學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學術基礎。通過與企業和相關機構合作所開發的職業課程,不僅具有堅實的理論基礎,而且具有清晰地專業技能培養目標。學生通過此類課程的學習既可以獲得相關的基礎學科知識,又可以提升職業技能。
但是,英、美兩國的高中課程設置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英國的高中課程設置大多數以證書為導向的。學生在完成某類課程的學習后,通過考核獲得相應的證書。因此,英國的高中課程類型可以按證書類型來劃分。但是,英國的高中課程和證書體系過于龐大,種類繁多,這就為學生選課帶來了一定的困擾.然而,美國的高中課程設置則是以課程本身為導向,課程結構清晰明了。雖然,美國的高中課程種類很多,但是在課程設置方面并不像英國那樣過于細化與繁雜。相比而言,美國的高中課程體系較為簡化。
我國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將外語教育提到了新高度,“呼吁外語教育要跟國際接軌,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優秀國際人才[6][7][8]”。為此,我國對于大學外語教學不斷進行改革與創新。在此過程中,如何構建大學外語課程則成為改革的重要部分.因此,在總結與分析英、美高中課程設置的基礎上,本文對我國大學外語課程設置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英、美兩國高中課程設置層次上的多樣化既促進了核心學科基礎知識的學習,又為學生提供了拓展和提升的機會。目前,由于地區、城鄉差異以及高考體制的不同,學生在進入高等教育階段時的英語水平參差不齊。例如,來自于某些發達地區的學生在高中階段接觸全英文教學的機會較多,而且高考要求參加英語口語考試。因此,這些學生的英語基礎較為扎實,英語聽說水平較高。他們在進入大學后能夠很快適應大學英語課程。與之相反,那些來自于偏遠地區或是英語教學條件較差的學校的學生英語基礎較為薄弱,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強化訓練才能慢慢適應大學英語課程。基于此現狀,我國各高校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將大學通用英語課程分為初、中、高級三個層次,并指導新生根據入學初所獲得的英語語言診斷測試成績和自身需求選擇相應等級的課程。課程層次的多樣化既激發了高水平學生對于知識的深度與廣度的探索,又增強了低水平學生的信心從而提升其學習積極性。近年來,雖然我國一些高校已經采取層次化教學的模式,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例如,入學時的診斷測試較為片面,分級教學忽略了學生的發展與自身需求。因此,我國高校應該吸取英、美兩國高中課程設置的經驗,對大學通用英語課程教學設置與要求進一步細化,從而真正實現“因材施教”。
上文中提到,英、美兩國的高中課程設置多樣靈活,既包含英國政府或美國各州規定的核心課程,又包含為了學生未來不同的發展需求所開設的基礎課程、學術課程和職業課程。我國高校也可以借鑒此模式,為擁有不同發展目標的學生開設多樣化的英語選修課程。對于基礎較為薄弱的低年級學生,學校可以開設一些基礎英語課程,如,聽力基本技能課程、語音課程、基礎語法課程等。其課程目標是彌補學生在聽、說、讀、寫某一方面的欠缺,幫助學生打下堅實的語言基礎并初步培養其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從而使學生能夠順利地適應并完成大學通用英語課程的學習。對于高年級學生或英語水平較高的學生,學校可以開設學術英語課程(如,學術講座、英語學術論文寫作課程等)或專業英語課程(如,商務英語、法律英語、醫學英語等)[9-10]。學術英語課程既可以培養學生的學術外語概念,也為其進入更高階段的學習奠定基礎。專業外語課程既培養了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知識與學科知識的能力,又有助于實現國家培養國際化人才的目標。同時,在選課制度上,學校應該給與學生充分的自主權,并對學生的選課給予相應的幫助與指導。學生在一個學期或一個學年內可以單獨選擇某類英語課程,也可以同時選擇不同種類的英語課程。例如,英語基礎較差的學生可以在大一第一學期先選修基礎英語課程,在第二學期在進入大學通用英語必修課程的學習;也可以在學習必修課程的同時選修基礎英語課程。
借鑒英、美兩國高中課程的開發模式,我國高校也可以邀請校內各個專業領域的教師、學生以及校外專業人士共同參與課程的開發和教學活動的研發。這樣既有利于獲得豐富的教學資源,又能解決由于大學英語教師在專業知識研究方面的欠缺而導致學術英語課程和專業英語課程開發難度較大的問題。同時,在課程開發的過程中,能夠準確定位課程目標,合理設置課程內容,從而避免英語教學與人才培養目標和社會需求相脫節。
不斷改革的大學英語教學在其內容、方法等方面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但是在課程設置方面仍然相對落后。“課程設置是介于教學理念和教學實踐之間的一個關鍵環節。課程設置不當,有可能束縛思想、束縛手腳、走錯路。課程設置改革應該是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11]。”。因此,課程設置改革關系到整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進程,關系到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的整體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