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秀
摘 要 電視臺新聞編輯職責在于采編和傳播新聞話題,因此電視新聞編輯人員的工作能力會直接影響到新聞的價值和節目的收視率。作為電視新聞編輯應當具備較強的職業道德意識和責任心,注重觀眾利益,能夠全面負責新聞稿件的報道與處理,加強電視新聞的信服力。此次研究主要是探討分析電視臺新聞編輯處理新聞稿件的原則和方法,希望能夠對相關從業人員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 電視臺;新聞編輯;新聞稿件;處理原則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8)223-0021-02
電視新聞工作人員包括采編人員和傳播人員,因此電視媒體人員的工作能力會直接影響電視新聞可信度。社會制度的快速發展,電視新聞成為政府部門與社會群眾對話交流的重要載體,因此電視新聞編輯的作用十分強大。電視新聞編輯人員必須具備強烈的職業道德意識和責任感,注重新聞事件的真實性。
新聞編輯為了確保電視新聞節目的良好效果,應當注重新聞稿件處理,調整和優化編排次序,確保新聞稿件內容的完整性,這樣才能夠提升新聞節目收視率。由于電視新聞編輯每天需要篩選大量新聞內容,提煉出有價值有意義的新聞內容,做好新聞事件的編撰和整理工作,確保所播報新聞具有一定的積極性。因而需要加強新聞編輯稿件處理能力,確保新聞節目質量。
1 電視臺新聞編輯處理新聞稿件的原則
電視新聞屬于視聽一體化傳播方式,具有可以優化廣播新聞和紙質新聞的單一屬性,采用聽覺和視覺感官使觀眾能夠了解和掌握新聞事件。電視新聞模式能夠在較大程度上還原事實真相,再現新聞場景。由于電視新聞是以視頻畫面作為基礎,并且應用文字內容加深新聞信息,讓觀眾在觀看新聞節目時能夠進一步思考。基于以上方面,電視新聞編輯人員應當保證電視新聞信息準確性,在處理新聞稿件時能夠關注到新聞真實性原則。按照陸定一對“新聞”的定義能夠看出,新聞是對新近發生事實的報道。因此在新聞事件報道中應當確保新聞新鮮性和真實性。
一般情況下,電視新聞是對單一新聞事件進行報道,所以在編輯電視新聞時應當突出主題,聯合其他相關資料,在播報期間不能將多個不同主題的新聞信息混合在一起,避免新聞報道主題的模糊性,以免導致觀眾無法正確掌握新聞主題,出現混亂感。編輯人員在處理新聞稿件時應當按照“5W+1H”原則,并且遵循新聞寫作要求。由于電視新聞稿件存在特殊性,因此在寫作期間必須突出新聞主題信息,確保新聞事件的完整性,防止觀眾無法全面了解新聞真相。在寫作期間新聞編輯人員可以采用“倒金字塔”結構,在開頭闡述新聞重點信息。
2 電視新聞編輯應當具備的專業技能與方法
2.1 較強的崗位能力
相比于其他行業來說,電視新聞編輯人員應當具備過硬的崗位能力,主要表現在語言表達能力,藝術審美能力,文辭組合修飾能力,現場控制指揮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等。電視新聞編輯在工作期間常常會遇到多種新聞體裁和題材,因此新聞編輯人員不僅要能夠分析和評論新聞事件,還要能夠對各類文字音頻資料進行組合拼接,確保新聞事件的多維立體性。其次,新聞編輯人員還應當具備音頻資料的修改處理能力,熟練應用各類稿件處理設備軟件修改和調整新聞影像視頻和畫面資料。新聞編輯人員不僅需要具備電視新聞內容提煉、選取標題以及排列新聞畫面能力,還應當具備視音頻錄制和制作能力。
2.2 敏感的新聞觸覺
對于電視新聞編輯人員來說,必須具備貼近群眾的新聞態度、信息咨詢能力以及敏感的新聞觸覺。針對新聞觸覺來說,該項能力多為編輯人員的先天條件,新聞信息咨詢觸覺要求編輯人員能夠判斷和衡量新聞咨詢的價值。信息咨詢能力以及貼近群眾的新聞態度等素質則需要編輯人員在日常工作中積累經驗。由于編輯人員每天需要整理多種類型新聞信息和咨詢,因此若編輯人員將新聞事件簡單復制給受眾,直接轉載其他媒體人的稿件,將無法滿足新聞時效性要求。在處理新聞稿件時也應當通過敏感的新聞觸覺發現獨特的新聞信息,這樣才能夠展現出編輯人員的新聞稿件編輯能力。
2.3 新聞編輯的專業素養
新聞編輯人員在處理稿件時必須具備專業素養,在獲得新聞信息時需要驗證新聞事件的真實性,還原事實真相。現階段有部分新聞編輯人員為了提升電視新聞關注度,謀取經濟利益,常常編寫虛假新聞提升新聞節目收視率,污染了電視新聞市場環境。
在信息化時代發展背景下,涌現出大量數據信息,各個電視新聞節目主要比拼新聞傳播速度,某些新聞編輯人員在獲取到信息之后,為了確保第一時間發布新聞消息,吸引觀眾注意力,缺乏驗證新聞信息的真實性,對新聞信息傳播可靠性造成直接影響,使受眾出現信息混淆,容易引發社會混亂。新聞編輯人員還需要具備過硬的新聞寫作能力,能夠有效把握新聞事件發生發展過程,在編輯新聞稿件時能夠結合文字和視音頻資料,使文字和畫面相互補充,突出新聞事件的主題。
電視新聞屬于動態化流動過程,這就導致編輯人員無法有效掌控新聞重點信息,對于專業新聞報道缺乏理論知識支撐,使觀眾在了解新聞事件時常常出現一知半解情況,此時編輯人員就需要采用文字資料補充視頻畫面,使受眾能夠了解和掌握新聞事件。除此之外,新聞編輯人員在處理稿件時還應當注重電視畫面同期聲處理,加強新聞真實性,在電視新聞當中,文字稿件與同期聲處于同等重要位置,結合同期聲和文字資料不僅能夠確保新聞事件的準確性和真實性,還能夠強化觀眾印象,有利于傳播新聞信息。
2.4 培養新聞工作者的綜合素養
具備專業能力和工作技巧,不屬于新聞編輯人員提升工作質量的主觀因素,還需要注重培養新聞編輯人員的綜合素養。第一,新聞編輯人員需要從日常生活中獲取新聞信息,將現實生活作為新聞要素的提取來源。在生活中發現新聞信息對新聞編輯人員的新聞敏感性要求比較高,為了在日常生活中獲取到有價值的新聞信息,要求編輯人員能夠善于觀察生活,注重新聞要點分析。對于日常生活中可能會忽略的事件來說,就要求新聞編輯能夠通過自身積累的工作經驗,提取有價值的信息。
在新聞事件發生時,編輯人員能夠捕捉到細節問題,使受眾能夠全面了解新聞事件發生全過程,能夠促進新聞報道的順利進行。此外,編輯人員應當注重新聞報道的價值,確保受眾能夠接收到積極向上的新聞信息,擴大新聞影響力和關注度,提升電視新聞收視率。由于存在價值目標,電視新聞記者在報道新聞時能夠貼近群眾的日常生活,從受眾角度出發報道新聞事件,有效把握受眾心理變化,確保電視新聞節目滿足實際生活需求。與此同時,新聞編輯人員應當注重崗位職責創新,優化和改進傳統的工作模式,加強媒體與受眾之間的互動。新聞編輯人員能夠聽取和接納受眾意見。
在新聞事件報道中,新聞評論的作用在于引導社會輿論,因此需要在反映事物真相的基礎上進行客觀分析和評價。新聞編輯人員應當致力于縮小新聞采訪與群眾之間的距離,注重媒介傳播的影響力,全面加強新聞宣傳效果,發揮出媒體引導輿論的正面效應。在對評論信息進行篩選和撰寫時應當注重啟發性作用,充分考慮人民群眾的接受能力。
2.5 培養新聞編輯人員的創新意識和能力
隨著電視新聞行業競爭力日益激烈,為了在市場當中占據一席之地,需要全面提升編輯人員的創新力,與此同時,電視臺需要及時更新升級各項技術設備,加強對新聞編輯人員的培訓教育力度,強化新聞編輯思想,促進編輯人員在日常工作期間不斷學習,擴充自身知識儲備,提升專業素養,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在對新聞編輯人員進行教育培訓時能夠加強其憂患意識,在壓力推動之下強化其自身學習動力,改善各種懶惰行為,學習新技術和新知識,全面認識和了解市場發展動態。
3 結論
綜上所述,在新時代發展要求下,電視新聞編輯人員在處理新聞稿件時必須滿足時代發展的元素特點,確保稿件內容的積極向上原則,做好社會輿論引導工作,這樣才能夠促進電視新聞節目的健康長久發展,增加電視臺的整體經濟效益,為電視行業的長遠發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葛繼曉.掌握核心能力,強化稿件處理——電視臺編輯在新聞稿件處理方面的技巧[J].電視指南,2018,12(14):99.
[2]趙麗雪.廣播電視臺新聞編輯處理新聞稿件的原則及方法研究[J].傳播力研究,2018,2(19):156.
[3]許名軍.廣播電視臺新聞編輯處理新聞稿件的原則及方法[J].西部廣播電視,2018,25(9):148,150.
[4]黃輝.新聞編輯中容易忽視的五大盲點——新聞糾錯淺談[J].新聞研究導刊,2018,9(1):141,152.
[5]周元斌.淺析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國傳統媒體新聞編輯的轉型[J].通訊世界,2017,19(16):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