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晶
摘 要 在新的社會背景下,傳統的單向信息服務模式已經不適合新形勢下醫院圖書館發展的要求,只有以數據為中心將服務模式轉變為以人為中心的多向信息交互模式,才能實現醫院圖書館的發展變革。文章通過對當前醫院圖書館數字化發展新模式的實踐進行分析,提取優秀成分,并對欠缺方面進行補充,提出醫院圖書館數字化發展新模式。
關鍵詞 醫院圖書館;數字化發展;新模式;研究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8)223-00126-02
作為醫院圖書情報工作的主要場所,醫院圖書館主要承擔著臨床治療和科學研究等工作信息的收集、加工和存儲任務,在現代醫院發展過程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
近幾年,在信息技術和網絡科技不斷發展的大背景下,醫院圖書館也逐漸開始由傳統型向數字化和移動化轉型。但是,在網絡技術發展為醫院圖書館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新的挑戰,在新的社會形勢下,只有以網絡技術為手段,以數字化為主要發展方向建設新型醫院圖書館,才能化挑戰為機遇,形成醫院圖書館數字化發展新模式。
1 醫院圖書館新模式的實踐
1.1 館藏資源的數字化
對于數字化圖書館的研究,美國起步較早,最早開始于1993年,之后逐漸在世界范圍內進行擴建。我國對數字圖書館的研究起步相對較晚,但發展速度比較快。當前“中國科技信息資源網絡系統”和“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系統”是我國當前比較成熟的數字化圖書館。
醫院圖書館是數字化時代背景下醫院改革的產物,在整個醫院發展過程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隨著新時代醫療改革的實施,醫院圖書館數字化進程也必須加快,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館藏資源的數字化。當前國內醫院圖書館的規模總體不大,而且空間有限,還有逐漸縮小的趨勢。數字化圖書館的出現有效地平衡了圖書館空間不足和館藏資源膨脹的問題,印刷書刊的電子化使得管內有限的空間得到了很好的使用,同時還克服了圖書館經費不足的問題。
在傳統醫院圖書館中,館內期刊,尤其是外文期刊的價格正以每年15%的幅度上漲,甚至有的圖書館已經停購這些期刊,導致館藏結構嚴重失衡,不能滿足新時期醫院人員的要求。館藏資源的數字化使得資源建設成本大大降低,館藏資源得到了合理的配置。在北京的19家醫院圖書館中,2008年—2013年間,館內紙質材料的采購降低了一半還要多,外文期刊數量更是大幅度下降,總體來說,當前國內醫院圖書館紙質圖書數量大幅度下降,電子化圖書數量不斷增加,中外文數據庫內容更加全面、數量更多在新的社會形勢下,館藏文獻逐漸實現現代化,極大地滿足了醫院醫護人員和科研人員的需求。
1.2 館藏資源實現網絡共享
館藏資源的數字化不能從根本上說明圖書館數字化進程的實現,另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館藏資源的網絡共享。早在1992年美國就已經建立了圖書信息的共享空間,并且這一形式開始逐漸在歐美地區流行。我國對這方面的研究起步比較晚,但是各圖書館之間的聯系一直都比較緊密。發揮地域優勢進行聯合,在公共檢索、館藏互借和數字化資源建設等方面進行合作,能夠有效實現圖書資源的共享[ 1 ]。特別是在數字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網絡信息傳輸的便捷性加快了圖書館的數字化進程,醫院圖書館開始由經費緊張、面積小等困局中走出來,館內電子資源更加豐富,逐漸實現了館藏資源的網絡共享。
到2016年,我國一些經濟條件比較好的地區盡管已經建立起醫學文獻資源共享平臺,但總體還不夠完善,館內資源的共享還不夠及時。近兩年北京地區的醫院圖書館數字化進程不斷推進,紙質圖書逐漸被電子化資源所取代,文獻資源的館間互借也更加頻繁,服務質量顯著提升。
1.3 服務內容實現多元化
隨著數字經濟時代的到來,傳統的醫院圖書館服務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現代醫院發展的要求,醫院學科建設受到限制,醫護工作者和科研人員不能及時獲取到有價值的信息。近幾年,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廣泛應用,醫院圖書館數字化進程逐漸加快,在圖書館數據庫中,醫生可以及時獲取更加先進的臨床診療技術,為對疑難病癥的診斷提供了較為科學的國內外信息服務。這一機制在整個醫院中得到了廣泛的認同,并將逐漸朝著制度化和規范化方向發展,從而能夠對醫院圖書館的資源進行有效挖掘,加快醫院圖書館數字化改革的步伐。
另外,當前很多醫院中都對計算機專業人員、醫院工作人員和數據庫開發人員進行系統性培訓,包括文獻檢索和館藏資源的使用等方面的內容,得到了醫院上下的廣泛認可和支持。另外,醫院還相繼建立了微信公眾號、微博賬號等,通過這些信息化平臺為醫院工作人員推送先進的醫療知識和臨床診斷技術,為他們的工作帶來了極大便利。
2 醫院圖書館數字化發展新模式探究
2.1 以人為中心的信息傳遞新模式
2.1.1 館外訪問服務系統
在科學技術發展繁榮的背景下,全方位開放的醫院圖書館體系的建設使得醫院圖書館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極大的提高,服務水平也實現了質的飛躍。在電腦普及的時代,醫院科研人員信息獲取方式逐漸朝多樣化方向發展,并且信息獲取的及時性也能得到保障。
當前,醫院數字化圖書館能夠為數字化資源使用人員提供24小時不間斷的服務,大大滿足了他們對數字化信息使用的需求,使得管內數字資源的使用率也隨之提升[2]。另外,構建于遠程訪問平臺基礎上的醫院館外訪問服務系統的建立使得用戶對館藏資源的使用突破了空間的限制,用戶可以隨時隨地根據自己的需求以虛擬專用網技術和代理服務技術獲取自己想要的信息,構建起相對完善的網絡服務模式。
2.1.2 掌上移動數字圖書館
隨著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的不斷普及,掌上移動數字圖書館也以一種新的形式展現在用戶面前,只要在有WiFi和移動網絡的情況下,用戶就能通過移動數字圖書館獲得自己需要的信息,給用戶搜集信息提供了極大便利。
同時,用戶還可以在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上直接借助定制的服務模式,對網站內的新書通報、公共信息、文獻摘要等內容進行及時獲取,并且還可以進行證件辦理、圖書借閱和查詢等工作,甚至有的掌上圖書館還具有到期提醒功能,用戶可以及時選擇還書或者續借。掌上移動圖書館使得用戶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享受到同圖書館中一樣的服務,給人以一種親臨圖書館體驗的感受。
2.2 以醫療科研為基礎的創新服務新模式
2.2.1 學科化服務
學科化服務是建立在學科基礎上的,主要是針對不同學科的內容和問題提出解決方案的一種服務手段,在學科化服務基礎上,用戶可以獲取集成化、全方位的服務,是當前一種層次較深的信息服務模式。館藏資源的學科化模式構建主要是為學科目標的實現而服務的,主要在資源采集和組織服務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在學科化服務過程中,館員必須要直接參與到用戶醫學教研的全過程中,為用戶不同階段的需求提供針對性的信息知識服務。這一建設項目不但更好地滿足了用戶對信息內容的需求,還能讓用戶直接在創新過程中體驗到成就感,是現代醫院圖書館發展的主要趨勢。
2.2.2 個性化服務
醫院圖書館是醫院信息資源中心,在醫院醫療、教學、管理和科學研究中發揮著關鍵性作用。在網絡技術的支持下,臨床工作者信息獲取更加方便,無論是對于研究型人員、還是學習型用戶,他們對醫院圖書館提供的個性化信息服務都表現的更加依賴。圖書館工作人員的工作也開始由單一化向多項化轉變,通過對用戶需求進行分析,將各種無序的信息資源通過管理、疏導和組織進行重新整合,整理出有序的信息資源,更加及時、準確的為用戶提供服務[ 3 ]。另外,圖書館工作人員還通過對館藏資源按學科和專業進行分類來對現有文獻資源進行深加工,形成二次和三次文獻,為科研創新服務體系體用更加有用的信息研究資料,為醫、教、研三方面提供了全面的服務。
3 結論
綜上所述,創新服務理念是醫院圖書館創建和發展的主要理念,在信息化時代,醫院圖書館需要以全新的服務觀點和理念作為指導,盡可能的為用戶提供更具人性化和多元化的服務,滿足用戶的多樣化需求,為醫院圖書館事業的穩步發展創造新的機遇。
參考文獻
[1]張園.醫院圖書館特色服務[J].醫院情報圖書管理,2014(8):78-79.
[2]陳志興.服務創新的新思考[J].中華醫學圖書情報雜志,2011(3):44-48.
[3]安順,闞小良.圖書館管理的國內外現狀與發展趨勢[J].醫學信息,2010(10):3550-3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