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煜
摘 要 文章從環境創新性、技術創新、競爭力水平、經濟管理與發展能力等4個方面構建東北老工業基地電子商務物流行業轉型升級綜合能力評價指標體系。指標通過數據比對和篩選得出,同時,具有針對性地提出了適應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可量化指標。文章通過建立科學的評價指標體系,為企業在近幾年轉型發展過程中提供科學的方向指引。
關鍵詞 東北老工業基地;電子商務物流發展;產業經濟;綜合能力評價指標體系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8)223-0156-02
近年來,東北老工業基地人才流失、自然資源枯竭等問題引起了東北經濟進入寒冬,但電子商務物流產業卻如雨后春筍在東北老工業基地逐步發展起來,加持互聯網發展,物流行業在東北已然成為主要經濟支柱,尤其沈陽、大連等地發展最盛。截至2018年初,電子商務交易額達26.1萬億元,物流行業產出高達246萬億元,產生物流費用為11萬億元,收入為8.4萬億元?!熬W絡快遞”“倉配一體”成為重要的業務結構模式,根據《2017年中國電子商務物流發展報告》,網絡快遞模式中,通達系、順豐占電商物流業務比例達85%,京東倉配一體模式占比15%,我國電子商務物流產業密布在100多個行業中。其中,物流行業營業額呈逐年遞增態勢,內資物流企業年收入接近整個物流企業平均值。另外,據統計,物流企業從業人員已達到202.3萬人。筆者通過走訪長春、北京、上海、廈門4個城市的電子商務物流基地,并與其中數十位企業高層管理者進行深度交談后發現,物流企業活躍在交通發達城鄉,在經營理念上很靈活,尤其近幾年出現了“海外倉”?“保稅倉”,還有共享經濟的衍生,擴大了市場,促進了電商物流新模式的發展。由此可見,物流企業服務于各個領域,是集結高科技、管理等于一體的大眾行業,對于東北老工業基地地區,物流產業借助電商發展,經濟有所回暖,但由于氣候、地理位置等多方因素,市場的經濟活力欠缺,同時,東北地區的物流企業對外界的抵御能力遠不如京上廣等地,多數本地物流公司,難以做大、做強,如何能夠打破地域差,拓寬市場,達到“外引內強”的經濟效果成了物流發展瓶頸。基于此,文章分析東北城鎮、電子商務物流企業詳情,將物流企業發展與產業經濟轉型聯動起來,利用科學評價手段推論市場的發展趨勢和前景,既為東北老工業基地電子商務物流發展指引方向,又為眾多電商物流企業重新評估其經濟轉型能力奠定有利的科學依據。
1 研究對象
本文以全國具有代表性城市為研究對象,并選取電子商務物流企業作為量化分析對象。電子商務物流行業是后工業化城市發展中的重要產業之一,從企業社會責任出發,物流行業如何能夠與產業經濟聯動,從而實現電子商務物流行業與產業經濟協調發展,展現包容的社會屬性與較強的經濟潛力。
2 分析思路與分析方法
對于電子商務物流產業在經濟轉型過程中,如何有效、科學的評價經濟轉型能力,給出一個較為合理的分析結果十分重要。文章通過調研、走訪,并結合多位專家打分,提出較為科學的電商物流行業轉型升級能力評價指標體系。指導思想是:體現科學發展觀的精神,有利于引導和促進企業和政府提高創新投人產出能力,加快產業結構的調整,加強企業和區域在全球范圍配置生產要素、發展國際生產體系的能力、增強節能減排能力。
3 電子商務物流行業經濟轉型升級績效評價指標的設計
遵從評價指標體系設計的基本原則,保證評價指標客觀性、科學性,保證評價指標體系完整性,保證數據提供便捷性等原則,開展評價指標體系設計。文章調研長春、沈陽、大連、哈爾濱、四平、齊齊哈爾、鞍山、吉林等地情況,結合東北電商物流企業的綜合發展現狀,保證評價指標體系能夠體現物流行業經營情況。其中,電子商務物流行業區域經濟轉型升級績效為一級指標,創新環境評價、技術創新、競爭力水平、經濟管理與發展能力為二級指標。
3.1 東北老工業基地電子商務物流行業經濟轉型的創新環境評價指標群

4 結論
文章通過對東北老工業基地的經濟情況分析來看,電子商務物流產業是東北老工業基地重要經濟支柱之一,2016年《中國國家統計年鑒》數據顯示,東北電商物流類從業人員達122?641人,是東北地區的支柱產業,占據重要的經濟位置,同時,物流產業發展已經形成了具有競爭優勢的集群嵌入式產業,與產業經濟的發展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通過研究電子商務物流發展與產業經濟的協同發展影響因素,有效面對外界的競爭壓力,破解經濟發展態勢,因此,本文提出的綜合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為物流行業乃至區域經濟轉型升級能力提升提供較為科學的評價方法,為電子商務物流發展做出導向性指引。
參考文獻
[1]石國強.B2C模式下電子商務企業退貨物流分析[J].中國市場,2013(30).
[2]曹允春,王曼曼.基于產業鏈視角的跨境電子商務與物流業協同發展研究[J].價格月刊,2017(6):6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