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金融業務模式也在不斷發生變化,人們對金融機構提供的產品和服務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在互聯網時代,傳統的金融業務模式已經不能滿足客戶的需求,互聯網金融應運而生。互聯網金融是以互聯網為基礎的金融業務模式,滿足了當今時代客戶的多樣化需求,受到了許多客戶的歡迎。但是在互聯網金融營銷方面還存在著一些問題,致使互聯網金融發展緩慢,影響了金融機構的收益。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基于互聯網環境的互聯網金融營銷,希望能給我國的金融機構提供一些發展借鑒。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營銷
引言:
隨著互聯網技術和金融行業的不斷發展,互聯網金融已經成為了發展最為迅速的金融業務之一,得到了眾多客戶的喜愛,同時也對傳統金融造成了一定的沖擊。在互聯網環境中,互聯網金融業務蓬勃發展,開展互聯網金融業務的金融機構越來越多,金融市場競爭也變得越來越激烈。金融機構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就要以滿足市場需求和客戶需求為基礎來制定互聯網金融營銷策略,從而獲得更多的經濟利益。互聯網金融營銷問題是互聯網時代金融機構發展,首先要解決也必須要解決的問題,金融機構要重視互聯網金融營銷,通過探尋新的營銷策略來保障企業收益。
一、 互聯網金融簡述
(一) 互聯網金融概念及特點
互聯網金融是一種新型的金融業務模式,是指在傳統金融業務基礎上依托互聯網技術實現金融服務的金融業務模式。互聯網金融是互聯網技術和金融機構的有機結合,通過互聯網技術和信息通信技術來實現金融業務信息的傳遞和獲取,加快了金融業務的完成速度。它是互聯網時代金融機構必然要使用的金融業務模式,為金融機構開辟了一條新的發展道路,有效的提升了金融機構的收益。互聯網金融模式主要有兩個特點:第一個特點是成本低廉。在互聯網金融模式中,借貸雙方通過互聯網金融平臺來完成信息匹配,并且互聯網平臺會為用戶提供參考定價,減少了煩瑣的中間環節,節約了交易成本。金融機構可以在互聯網金融平臺上開設網點,能夠有效的節省運營成本。用戶可以通過互聯網金融平臺找到適合自己的金融產品,節省了大量的時間。第二個特點是覆蓋面積大。互聯網金融以互聯網基礎,打破了傳統金融的時間和空間限制,只要有網絡,用戶就能夠購買金融產品,獲得金融服務,提升了資源配置效率。
(二) 互聯網金融的主要模式
互聯網金融主要有三種主要模式:第一種是P2P網貸。P2P網貸指借貸雙方通過第三方互聯網平臺發布信息,以此來幫助他人或是獲取幫助,由于借貸雙方直接在網上平臺進行交易,因此P2P網貸又被稱為點對點信貸。借款人通過提供資金來獲得利潤,貸款人通過貸入資金來獲得幫助,互聯網平臺通過提供雙方信息來獲得一定的利益。第二種是第三方支付。第三方支付是一種電子支付模式,在這個模式當中,非銀行類機構通過和銀行簽訂協議,建立了銀行和用戶之間的支付通道。非銀行機構主要提供支付鏈接,用戶主要提供支付密碼,銀行主要負責審核支付金額。第三種是大數據金融。大數據金融是指以大數據為基礎的金融業務,能夠幫助金融機構獲取客戶的信息,從而讓金融機構提供出客戶滿意的產品或服務。
二、 互聯網金融營銷中存在的問題
(一) 營銷理念落后
營銷理念是金融機構進行互聯網金融營銷時依據的主要原則,引導著金融機構的營銷方向。在實際的互聯網金融營銷中,許多金融機構的營銷理念較為落后,不能發揮出營銷理念的引導作用,致使金融機構發展停滯不前。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營銷機構對互聯網金融認識不足。許多金融機構只是為了跟隨行業潮流而進行互聯網金融營銷,不了解互聯網金融的內涵,將互聯網金融簡單的當成傳統金融的一種宣傳方式,無法得到互聯網金融帶來的經濟利益。除此之外,互聯網金融機構中的員工盲目的認為互聯網金融營銷只是營銷部門的事,沒有主動承擔互聯網金融營銷任務,不能幫助營銷人員進行營銷。第二個方面是營銷機構的營銷目標不合理。營銷機構制定營銷目標時只考慮到了短期的經濟利益,沒有注重機構的長期發展。
(二) 營銷方式單一
營銷方式是金融機構在互聯網金融營銷過程中使用的方法,影響著金融機構的營銷效果。在實際的互聯網金融營銷中,部分金融機構使用的營銷方式較為單一,致使營銷效果較差,無法獲得更高的經濟利益。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金融機構的主動性不足。金融機構在進行互聯網營銷時處于被動地位,只是等待客戶上門然后提供服務,不能主動地尋找客戶,同時對于客戶的需求也不夠了解,為客戶介紹的金融產品也不能讓客戶滿意,也就是說金融機構無法滿足客戶的金融服務需求。第二個方面是互聯網金融平臺的功能不夠。互聯網金融平臺是金融機構提供金融服務的主要平臺。為了滿足用戶的多樣化需求,平臺需要有多種功能,但是許多金融機構構建的互聯網平臺只有簡單的用戶信息記錄功能和聊天功能,無法激發用戶消費的欲望。
(三) 營銷人員素質不高
營銷人員是進行互聯網金融營銷主要人員,直接決定著金融機構所獲得的經濟利益。在實際的互聯網金融營銷中,許多金融機構的營銷人員素質都不是很高,致使金融產品的銷售量過少,無法為金融機構賺取更多的經濟利益。營銷人員的素質問題主要由兩個原因造成:第一個原因是金融機構的招聘工作沒有做好。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使得金融機構急需大量的營銷人員,但是金融機構在營銷時沒有注重應聘者的實際營銷水平,將素質不高的應聘者納入到營銷團隊之中,降低了隊伍的整體素質。第二個原因是金融機構的培訓工作沒有做好。培訓是金融機構提升營銷人員素質的主要途徑,但是在實際生活中,許多金融機構開展的培訓活動較少,甚至根本沒有培訓,這就無法提升營銷人員的素質。
(四) 營銷體制不完善
營銷體制是金融機構平穩運營的重要保障。在實際的互聯網金融營銷中,許多金融機構建立的營銷體制都不完善,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金融機構的安全意識不強。用戶通過互聯網金融平臺來完成交易,在交易過程中容易出現被黑客攻擊的情況,也就是說用戶的信息有可能會被泄露,資金有可能會被盜取,而金融機構在保障用戶信息和資金安全方面做的工作還不夠多,無法實時保障用戶安全。第二個方面是金融機構的監督意識不強。金融機構在用戶注冊、交易方面的監督不足,也沒有明確制定用戶違約條款,致使一部分用戶違約而沒有受到嚴重懲罰,帶給了部分用戶極差的使用體驗。
三、 基于互聯網環境的互聯網金融營銷策略
(一) 創新營銷理念
金融機構要創新營銷理念,找準營銷方向,發揮出營銷理念的引導作用,推動互聯網金融的發展。金融機構要從三個方面入手:第一個方面是要客戶為中心。客戶是上帝這句話成功詮釋了客戶和金融機構的關系,金融機構要以客戶需求為基礎創新營銷理念,從而走上為客戶服務的道路,以此獲得更多客戶的歡迎。第二個方面是要提升對互聯網金融的認識。金融機構要認識并探索互聯網金融的內涵,分析出互聯網金融的實質價值,根據機構的實際情況來創新營銷理念,提升營銷理念的實質性作用。第三個方面是樹立員工營銷理念。金融機構要幫助員工樹立營銷理念,加強營銷理念宣傳力度,讓全體員工參與營銷,提升金融機構的工作效率和質量。除此之外,金融機構還要制定長期營銷目標,要注重機構的長期發展,考慮長期利益。
(二) 改進營銷方式
金融機構要改進營銷方式,提升營銷效果,獲取更高的經濟利益。金融機構要從兩方面入手:第一個方面是增加服務的主動性。金融機構要化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要積極尋找新客戶,通過分析市場需求來找出消費熱點,提供高質量的金融服務和多樣化的金融產品給客戶,讓客戶主動消費、樂于消費,同時還要做好老客戶回訪工作,通過和老客戶的交流找出互聯網金融營銷的不足之處,從而改進不足,發揮長處,刺激老客戶的消費欲望。第二個方面是增加互聯網金融平臺的功能。金融機構要考察市場中主流互聯網金融平臺的功能,結合用戶的實際需求來設計功能,滿足用戶的多樣化需求。互聯網金融平臺除了最基本的聊天功能和交易功能外,還應該有舉報功能和反饋功能,這樣才能給用戶帶來良好的使用體驗。
(三) 提升營銷人員素質
金融機構要提升營銷人員素質,從而增加金融產品的銷售量,提升金融服務的質量,獲得更多的收益。金融機構要做好兩方面的工作:第一個方面是做好營銷人員的招聘工作。互聯網金融的營銷人員需要具有高水平的互聯網技術和營銷能力,因此金融機構在招聘時就要重視應聘者的互聯網技術水平和營銷能力,要通過營銷考核、互聯網技術考核、職業素養考核等多種考核形式來挑選最優的應聘者,將其納入到營銷團隊之中,提升團隊的整體素質。第二個方面是做好營銷人員的培訓工作。金融機構要開展多種培訓活動,例如營銷培訓、互聯網技術培訓、職業培訓等,提升營銷人員的工作水平,增強營銷人員的工作能力。在開展培訓的同時,金融機構還要實時考核營銷人員,通過分析考核結果找出營銷人員弱項能力,從而對營銷人員開展針對性培訓。
(四) 完善營銷體制
金融機構要完善營銷體制,降低運營風險,促進互聯網金融的發展。金融機構要從兩方面入手:第一個方面是提高安全意識。金融機構要提升互聯網金融平臺的抵抗能力,加強平臺防御機制建設,實時監控平臺運行情況。一旦發現平臺運行問題,要先斷絕平臺和外網的聯系,防止黑客的進一步破壞,然后開啟平臺防御系統,保證用戶的信息安全和資金安全。用戶在挑選互聯網金融平臺時首先關注的問題就是安全性問題,金融機構提升平臺的安全性實質就是為用戶著想,能夠加強與用戶的聯系,提高用戶忠誠度。第二個方面是提高監督意識。金融機構要實時監督用戶交易,對于違法交易要主動上報公安機關,同時要及時反饋用戶的舉報,對違約用戶既要封閉其平臺賬號,又要處罰其一定的資金。
結語:
互聯網金融是互聯網環境中傳統金融的轉型發展,提升了金融交易的便捷性,促進了金融機構的現代化發展。金融機構要創新營銷理念、改進營銷方式、提升營銷人員素質、完善營銷體制,提升互聯網金融營銷的效率和質量,提升經濟利益,實現長期發展目標。
參考文獻:
[1]吳海琪. 探討傳統金融營銷及互聯網金融營銷的思維性差異[J]. 現代營銷(下旬刊),2018(03):76.
[2]宋運霞. 基于互聯網金融的中小型企業營銷策略探析[J]. 商業時代,2014(16):53-54.
[3]馮博,李霽. 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金融的沖擊及影響[J]. 現代營銷(下旬刊),2015(11):116.
[4]顧紅清. 互聯網金融的營銷策略研究[J]. 中國商論,2016(25):65-66.
作者簡介:
何云(海南職業技術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市場營銷專業 海南海口 570216)
何云(1979.10),男 漢族 海南文昌人 海南職業技術學院 經濟學士,講師,從事市場營銷、消費者行為、服務營銷、地方產品品牌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