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有貴
【摘 要】教師在上課時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把隨堂練筆與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有機的結合起來,采用多種形式讓學生練筆,是培養學生寫作興趣、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一種省時有效的途徑。
【關鍵詞】語文教學;隨堂練筆;寫作水平;提高;探討
中圖分類號: G623.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8)23-0227-001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23.102
【Abstract】Teachers use materials creatively in class.Organically combine the in-class writing practice with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text content,Let students practice their pen in various ways.It is an effective way to cultivate students' writing interest and improve their writing level.
【Key words】Chinese teaching;In-class practicing writing;Writing level;Improve and discuss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認真把語文握教材,利用便捷的現代教學資源,本著以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為宗旨,充分利用教材課文里的寫作因素,把閱讀與寫作結合起來,在學生閱讀課文的過程中把仿寫的訓練融合于閱讀教學之中,使讀寫結合,為學生寫作提供素材,以寫促讀,更好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又可以提高學生寫作水平,一舉多得,建構出具有高效率的又切合實際的課堂寫作訓練模式。
1 鼓勵學生閱讀,激發寫作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一句話的確是教師教學的座右銘,筆者從無數次的實踐中反復總結得出的經驗。因此,每到開學第一天,我就要求學生帶課外書,鼓勵學生課間時看自己帶來的書,看完了就與別人交換著看。鼓勵孩子多看、多聽、多讀課外書,讓孩子一開始就養成愛看書的好習慣。并且每天課堂提問學生,要求他們大聲的說出或者讀出書中的內容,再讓學生把自己說出的內容寫到作文本上,其他學生依次效仿,讓學生感覺到只有在語文課堂上多學到讀書的本領,才會讀書。書中的優美的語言就讓學生背誦下來,慢慢積累,這對提高學生今后的寫作能力,激發學生的廣泛的閱讀習慣是有幫助的,所以每到下午課外活動,我就親自給學生郎讀學生感興趣的童話故事,而且要求自己一定要繪聲繪色、一字一句的全身心的朗讀全文,把學生注意力緊緊的吸引住。在閱讀時融情于景,讓感情自然流露。讓學生感受到故事的精彩之處,時間長了,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就掌握了很多故事,學生也漸漸喜歡上讀書了。這樣,學生在寫作時就有話可說了,不僅給學生創造了一個互相學習的良好機會,而且,還可以盡早的在班上形成了一種良好的愛讀書氛圍。小學生對于這種課堂小練筆的興趣就越發濃厚了,一旦他們心里有了可供寫作的材料,他們就會躍躍欲試,寫起作文來就非常輕松,而且還寫的頭頭是道,有血有肉。如我在教學《燕子》一文以后,我讓學生仔細朗讀這幾句話“一身烏黑光滑的羽毛,一對俊俏輕快的翅膀,加上一個剪刀似的尾巴,湊成了那樣活潑可愛的小燕子。”首先我讓學生把這幾句話背會,然后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最后讓他們仿寫麻雀,學生看到麻雀的外形和燕子差不多,就把這兩種動物不一樣的地方加以描寫,他們在模仿中學會了抓住動物外形特征來描寫小動物的表達方法,運用的語言也比較準確,在分組修改中學生就把描寫不太準確的地方進行了詳細的描述,學生的表達不但條理清楚,而且生動形象,教師沒有過多的講解,學生練筆的興趣就被激發了,而且在潛移默化中學會了仿寫,提高了寫作能力,達到了練筆目的。
2 利用課文插圖練筆
小學語文教材里帶有很多插圖,插圖直觀生動,是對該課文內容的高度概括和形象展示,這是非常好的仿寫素材,其圖意基本上是文章的景情凝結處,也是讓學生進行拓展練筆的極好素材。每上一篇課文后,我就讓學生根據文中插圖情景練習寫作,通過練筆,學生能在插圖中展開想象,如在《詠柳》這首古詩中,作者看到柳葉細細的、嫩嫩的、排列整整齊齊的,就想到了春風是一把剪刀,裁出了這樣美的柳葉。教師就讓學生挖掘出其聯想的功能,利用古詩的柳葉插圖讓他們展開聯想,進行拓展性練筆。教師可在旁邊啟發學生:枯枝上長出了柳葉,是因為春天來了,好像是春姑娘那種一把剪刀,剪出了細細的柳葉,那么它還會剪出什么呢?讓學生展開各種各樣的聯想。教師還可以引導:當時在詩人的腦海里,詩人聯想到春風是一把剪刀,剪出了柳葉。那么,在你的眼里,你聯想到了什么呢?借此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然后讓他們把想到的東西寫出來,鍛煉了他們的表達能力,深化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生活如泉涌,文章如溪水,泉涌豐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停。”在教學中,如果我們能注意挖掘課文中可以讓學生想象的空間,讓他們有機地把寫融入教學,以寫促讀,不僅能夠優化課堂教學的結構,提高教學效率,還會創造出很多精彩,留下美妙的文章。正是一次次的這種引導鼓勵下,我班上大部分學生對這種小練筆,逐漸產生了興趣。每當他們看到課文中的插圖,都會對著插圖思考半天,有時他們就自覺的寫下自己的感受和體會。
3 模仿式練筆
小學生天性好動,好奇心強,大都喜歡模仿,教師可根據他們的這一特點,進行模仿式練筆。借助于模仿,表達他們對事物的理解能力。這種練筆不受篇幅、命題的限制,練習形式靈活多樣,但要和學生熟悉的生活緊密結合,可以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想象的能力。這種模仿練筆的形式很多,如《一個小村莊的故事》這篇課文“山谷中,早先有過一個美麗的小村莊。山上的森林郁郁蔥蔥,村前河水清澈見底,天空湛藍深遠,空氣清新甜潤。”教師可讓學生閱讀這一段文章,然后在討論美麗的小村莊給我們展示了一幅山清水秀的美景,這么好的村莊為什么越來越少?家家戶戶都有了鋒利的斧頭,這些斧頭是干什么用的?洪水為什么能把小村莊卷走?讓學生展開想象進行描寫,然后教師在電子屏幕上打出一幅沙漠里的一只枯樹,讓他們思考,在沙漠里為什么沒有小村莊?由學生自己選擇內容和角度,寫一篇短文。如此讀寫,對學生能力的培養是綜合的、立體的。這種進行有效的語言訓練,使學生的隨文練筆安排更科學、更合理,更有利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這樣的練筆方法多種多樣,但我們在訓練學生時一定要打持久戰的心里準備,要讓學生懂得貴在堅持的道理。郭沫若曾說過:“應該時常練習寫作,寫多了寫得久了,自然也就會寫巧起來,好起來。”事實證明也是如此,在我帶的班里,從三年級一直到六年級學生畢業,我都堅持利用教材,巧妙安排了許多切實可行的隨文小練筆,學生畢業時,他們的寫作整體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