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惠安荷山中學 福建泉州 362141)
1.教師個人因素( 1)教師的工作態度 ( 2)教師的教育技能、理念( 3)學科素養。不同的理念和學科素養就有不同的管理模式和教學模式,效果當然就會有差別。
2.對學生的評價引導 有的老師說“學生若自覺,母豬會上樹”。學生的行為、學習習慣、態度會直接影響學習成績。很多學生的問題是心理問題而不是道德問題,要研究學生,對學生要引導,學習這主體對了,教學才會更有效。
3.教學管理因素 有的老師認為搶占時間是致勝的法寶,不能說他錯。這往往是領導眼中有責任心的代名詞。問題是學生的總精力是有限的,你占多了,別人就少了。限制和批評不良的搶占學生課外時間的行為,不以搶時間講課、考試為有“責任心”的表現,科學評價、引導老師走向高效,這是影響高效課堂的外部因素。
1.創設激趣的問題情境 有一天晚上見語文師在黑板上寫了八個字“為學日益 為道日損”。除了稱贊老師的書法外,作為理科男我竟不知道它的確切含意,又不好意思問別人,只好百度了一下。由于這八個漂亮的字引發了我想解讀的興趣,因此產生學習的沖動。由此我想,如果我們的課堂教學設計是問題情境組成的,定能激活學生學習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它是課堂高效的前提。
2.要留白 我們有時會看到這現象,新教師由于經驗不足,為講清一個難點常與學生爭的面紅耳赤的,無意中給學生留足了思考的時空,他的教學成績反而很好。這是無意識的留白帶來的好事。看過一報道,有一個外國教師來中國聽一堂“優質課”,老師講的是那么的順暢,學生回答的是那么的流利,驚嘆地說“學生都會了,還有必要上這堂課嗎?” 善講的教師是一位好老師嗎?當然是!但如果是,我們為什么又會感嘆“都講過好幾遍了學生還是不會”。事例:我有一位親戚,年紀較大不會用自動取款機,要我教他取錢,我親自示范講解,還不斷交代注意事項,錢取出來了,以為他會了。回家的路上一想,不對!我應該讓他親自從插卡開始,他操作我來指導。果然,沒過幾天就聽說他取錢時銀行卡被吞了。這事讓我明白,老師有時裝傻故意弄錯,有時給學生制造問題、障礙,故意地引導學生上當出錯,要有意留白。
有經驗的老師都知道,課堂上學生出現的錯誤是教師很好的教學資源。畢竟學生經歷過挫折、思辯,教學效果會更好。我們組有兩位年輕教師,教學風格不太一樣,有一位是習慣于題型歸類的連題講評,總結方法;有一位是同類型的只講一道,方法簡單總結一下,布置一道相關的或原題讓學生再做一次。你們猜哪位老師的成績會更好一點?前一位是平時成績好,后一位是期末考檢成績好。前一位憑階段性重復記憶取勝,后一位老師不急于一時,階段性不好,但長效。學生的能力培養不會是單靠老師的講解、總結得來的。物理的解題思路、模型的構建故然重要,僅靠教師說教是不靠譜的。灌的效果是一時的,更多地只能教會學生模仿。體驗的效果雖慢但長久。學生有過親身體驗,能力才能真正提高,因為他已經內化了。所以留白也是高效教學的重要表象。
3.重選題輕題海 題海戰術肯定都是有效的,但不是高效。選題就像點穴。大家都知道穴位選不準,難有什么按摩效果,有時還會傷害身體。選題說的是選擇適合學生實際,能解決課程、知識點問題的過程。選題要準,老師首先要看大量的題,實際上是在考驗老師的“剪切”能力,而復制并不需要能力。事例:運動會前期間,我看學生的廣播操訓練,在課間操十多分鐘時間內,有的班級做了多遍,第一遍動作不標準,第二遍第三遍還是不行。我與體育老師開玩笑說,學生是因為不懂廣播操各節的鍛煉效果才會老出問題。我給學生強調說,如四肢運動、體側運動手臂都是要伸直的,這樣肌肉才能得到拉伸,才有會有好的鍛煉效果。學生“哦”。學生若不明白道理,自然是在傻做了。教學離不開習題課。做好選題關就是抓要害,可讓學生少做幾遍操又能達到好的效果。高效習題課表征有(1)依目的選題,也叫目標驅動;(2)同時還要做到變型、拓展,借題發揮,一題多得;(3)要追問學生得到什么。習題講評的目的不單是為學生會做這一題,更重要的是為了學生會做下一題。這樣才能以少勝多。
常看到有的老師上復習課時,往往先按復習書中概念、公式,后舉例。這樣的弊端是學生都可書中找到的知識,很難引起學生復習的興趣。定勢的復習模式有時改一下也許更有效。

例、(2011年江蘇)如圖所示,演員正在進行雜技表演。由圖可估算出他將一只雞蛋拋出的過程中對雞蛋所做的功最接近于( )
A.0.3J B.3J C.30J D.300J
教學的思路是:先以這題目提問:(1)做功是人給雞蛋的初動能,要知道動能必須估算什么?(速度、質量)(2)上升的高度和動能(速度)有何關系?怎樣估算高度(學生的主要障礙)?(3)雞蛋在空中的時間是多久?通過老師的有意識的引導,自然而然的就會復習到豎直上拋運動模型和功能關系。
學生對物理科印象是“一講就會,一做就錯”。我認為要“講授”容易,它并不是什么高級的勞動。“講”就是明搶時間還讓人好評,學生也歡迎。但它可能只對水平類考試效果好。對理科來說“練”的效果會比“講”好,它是暗占時間。所以我常對學生說“老婆要自己娶,作業要自己做”。問題是現在很多的學生作業沒辦法按質按量完成,抄作業現象很普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若缺少了失敗的體驗,不總結反思,就不可能很好地應對能力型考試。學生課外時間有限,因此我們需要高效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