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財經學院文化傳播學院,廣西 南寧 530003)
廣西是一個多民族的地區,民族文化資源與物質都十分豐富。廣西地區有很多地方性企業,地方民族品牌需要有自身的名片,興盛地方品牌企業打造名牌形象至關重要。地方企業形象聯系地方文化元素進行設計創意,運用于廣西本土企業的品牌設計中,使廣西民族文化得以傳承和發展,企業品牌得以形成,企業形象得以提高,具有重要意義。廣西地方性企業需要將自身品牌提升,順應時代發展聯系本土元素進行創意設計,本土元素中許多標志性的文化特色元素都有待開發。將這些元素進行重新設計,促進地方企業的發展,以符合現代審美要求的方式擺脫以往許多企業直接利用傳統文化元素生搬硬套的現象?,F代企業形象中如果將自身品牌結合地域文化,從而進一步提升品牌形象,需要開展針對性分析研究。
廣西地方企業眾多,很多利用地理優勢制造生產類企業歷史悠久,且廣西區域旅游景點眾多是廣西旅游的名片,而許多品牌還沒有建立完善或者形象陳舊,對于打造地區品牌形象急需提高。有些生產類的企業品牌形象還沒有充分意識到品牌設計提升的重要性,直觀地采用英文字母拼接組合進行形象設計在視覺美感上明顯不足。還有一些企業已經意識到地區名片的概念,采用地域傳統代表符號進行提取,然而提取后就直接引用成為自身的標志忽略了藝術創作的過程,例如有些標志在廣西典型民族藝術文化代表的壯錦或者銅鼓上提取部分紋樣直接進行裝飾,作為輔助圖形甚至標志使用,缺少現代設計感。廣西地區具有豐厚的地域文化資源,這些資源為地方企業提供了優越的素材,在選擇使用這些圖形資源時要充分理解藝術圖形自身的寓意與外形特征,在選取后結合實際品牌內涵進行創意設計方面略顯粗糙。
廣西地方企業需要強化品牌意識,提升品牌形象在許多老字號企業中作用尤為突出。廣西具備國家認定的“中華老字號”企業有9家,占全國比例的0.79%。在2017年自治區商務廳公布了符合申報品牌50年以上的企業中,認定了13個廣西老字號企業,保護和促進了廣西地方企業品牌。老字號企業是地方品牌的代表需要強化品牌形象成為地方民族品牌的榜樣。對于本土企業品牌形象要打破形象陳舊缺少設計的現狀,更需要凸顯民族藝術文化彰顯廣西地域文化優勢。
廣西革命老區的紅色文化中國紅色文化的一部分,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同時又具有廣西特色。紅色文化歷久彌新,具有穿越時空的價值和影響,革命老區紅色文化的表現形式在革命年代和當今社會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實現民族解放和自由的革命文化傳遞媒介。紅色文化藝術資源中有許多優秀的藝術形式,值得借鑒和發揚,如紅色題材的抗戰類繪畫、裝飾品、建筑、符號、圖案等。發掘紅色藝術資源的價值符合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價值取向,在現代廣西地方企業形象設計中,發揮紅色藝術資源的文化內涵,結合地方特色進行品牌設計,有助于提升企業的品牌內涵。
對廣西地區各類具有紅色內涵的抗戰繪畫、題詞、符號、圖形、書法等藝術形式進行整理發掘,突出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藝術技巧,用符合現代文化傳播的藝術形式結合本土企業品牌進行創新。尤其是廣西有許多地方紅色旅游類景區需要整理企業形象創新設計,將紅色藝術資源通過不同的藝術形式進行區分,結合企業性質,遴選出匹配的藝術資源形式,建立具有本土紅色文化內涵的企業品牌。
壯錦是中國四大名錦之一,起源于宋代,歷史悠久并帶有濃厚的地方民族風格。壯錦圖案形象生動,結構精密,色彩絢麗,民族格調熱烈開朗,體現了壯族人民對天地的尊崇以及對美好未來生活的追求與向往。圖案紋樣從簡單到繁復的發展變化可以分為以幾何裝飾圖案為主的連續紋樣、以花卉為主的復合紋樣、以吉祥瑞獸為主的紋樣。傳統紋樣主要有蟒龍紋、萬壽紋、福田紋、萬字菊紋、回紋、水紋、云紋、花卉、動物等20多種。
壯錦作為承載民族文化記憶的文化素材,圖案形象生動,造型樣式各異,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壯族特有的民族文化紋樣,以符號的形式將民族文化特征簡單化。二是以重復連續在織物上出現的形式組成復合的圖像,有簡潔而又和諧之美。三是由大小不一的紋樣組成,穿插和諧,別有一番美感。壯錦是由純手工,利用通經斷緯的方法巧妙交織而成,編織圖案的過程復雜且繁密,不僅能夠給我們帶來直觀韻律美感,更能讓我們感受到廣西壯族人民的純樸而又勤勞的性格。壯族人民多喜重色,一般壯錦以一個較重的顏色為底,以此為基礎在上編織出其他稍重的彩色。多以黃、藍、紅、綠、粉色常見,其余顏色作為補色,獨特的色彩搭配,體現出壯族人民質樸個性和豐富而又自由的審美情趣,具有較強的民族文化特色。
如何把壯錦這種承載民族文化記憶的文化素材融入現代視覺設計中,具有非常大的意義。研究探討壯錦文化素材,對其進行再設計,與現代高速發展的信息媒體相結合,從而使壯錦這種承載民族文化記憶的文化素材不僅是作為一種文化象征,更應該是結合現代新媒體進行開發和運用。讓更多的人感受壯錦所散發出來的民族文化獨特魅力。這不僅是為弘揚傳統民族文化做出貢獻,也是對壯錦圖案的再開發與再設計,從而使視覺設計結合壯錦元素在廣西煥發出別樣的風采。
銅鼓是一種古代壯族人們祭祀、歡愉場面、行兵打仗的特殊樂器,是權力與財富的象征。在眾多廣西傳統藝術資源中,銅鼓至今具有兩千多年的歷史,銅鼓從外形上與紋樣的藝術形式各有不同。較為有名的是北流型、冷水沖型與靈山型,銅鼓造型變化下,銅鼓紋樣更是十分精彩。銅鼓在制造方面是采用泥胎雕刻花紋用銅汁灌入的方法形成的。銅鼓鼓芯、鼓范用黏土制造,而后焊上鼓耳,工序復雜,制作精良。銅鼓表面的圖案造型有人物、動物、植物等多種自然事物概括的紋樣,銅鼓上的紋樣,可以分成云雷紋、錢紋等造型的圖案類紋樣與模仿自然事物的具象類紋樣,例如太陽紋、羽人舞蹈紋等。還有許多模仿自然界事物出現的翔鷺紋、鹿紋。每一面銅鼓的表面在紋樣創作方面都十分豐富,大多的銅鼓紋樣成環狀層層放射排列,表面雕刻精巧,是非常珍貴的歷史文物,廣西具有“銅鼓之鄉”的美譽。
銅鼓紋樣的環形特點被很多現代設計師青睞,在現代設計領域被重新二次設計開發得到了進一步設計應用。有些圖案紋樣直接被吸收放在視覺設計領域中進行裝飾畫面,重新開發設計,在許多廣西本土品牌設計標志的過程中得到重視。銅鼓紋樣已經被很多人認知,受眾對于銅鼓紋樣出現的創意畫面就會直接聯系到廣西本土設計,它已經成為廣西本土設計十分突出的地域文化符號代表。
在廣西的建筑風格中,壯族與其他少數民族文化對廣西的建筑風格特點產生了很深影響,使廣西的建筑符號具有多民族的建筑特征,另外,廣西具有明顯的地理環境特點,水資源豐富的地理特點造就了很多干欄式建筑,廣西以山區為主要地形,山脈挺拔水域豐富,也成為建筑結構與造型方面的影響因素。廣西的建筑符號中,建筑造型、結構、雕刻、彩繪圖案都為今天的品牌形象設計提供了大量素材。
建筑結構方面,干欄是壯族等少數民族的傳統建筑形式,這種建筑大量選擇了木質、竹子等材料依山建造。一般典型的壯族干欄建造為兩層,有閣樓,底層用來存放物品或養殖牲畜,二層供人們居住。在建筑造型的設計素材中,侗族鼓樓與風雨橋特點鮮明,房檐尖角的特點在許多設計中可以提供很好的創意空間。侗族鼓樓呈現出高層的特點,在廣西三江地區最為明顯,以杉木為主要材料常見的四或六根木材為建筑的立柱支撐,層疊而建。鼓樓一般在侗族村寨中是標志性建筑,是舉行大型活動的場所。風雨橋是在河流上建造的三亭或五亭的建筑,能夠給行走的人們提供休息、避雨的場所。風雨橋的橋亭是供奉神靈的,因此具有神圣的屬性。在廣西三江保存大量明清時期建造的不同規格的風雨橋,是我們今天進行創意元素采集的最佳選擇。廣西還有許多古戲臺、吊腳樓等,建筑造型創意元素豐厚。
廣西地區本土文化符號形態各異,花山巖壁畫、壯錦圖案、抗戰題材的藝術類作品中的紅色藝術資源都是廣西地方品牌設計的素材源泉。我們需要結合地方企業特性,在眾多藝術創作資源中選擇與自身企業品牌定位特性相統一的藝術元素進行創意開發,結合時代特點打造地域品牌優勢。
利用廣西本土文化藝術符號優勢,結合本土企業特性進行創新設計,對于提升本土企業品牌形象尤為重要。在對本土企業品牌形象設計中在選擇傳統文化符號進行創意展開時,首先要在眾多文化元素中選擇與企業性質一致的元素進行設計,不可隨意提取更不應該直接挪用,而不進行二次創意設計。
“鐵鳥”是廣西南寧最為大眾并熟知的醬料品牌,制作工藝精良,2011年獲得了“中華老字號”企業稱號,2013年獲得“廣西老字號”的稱號。據傳“鐵鳥”品牌源自早起出現的飛機形象,人們把飛機稱為“鐵鳥”因而得名“鐵鳥醬園”。從標志的造型可以看出,標志設計以一個展翅造型的鳥為主體圖形,中間分隔出現拼音“TIENIAO”,結合漢字“鐵鳥”。色彩方面采用了鮮艷的紅色,視覺上非常突出(如圖1)。如今醬料廠的產品不僅在廣西內銷售還面向了東南亞市場,這對鐵鳥的標志形象提出了挑戰。鐵鳥是桂南地區飲食文化的代表,人們越來越重視老字號品牌形象的保護、發展與傳承。

(圖1 鐵鳥logo圖片來自網絡)
在對于鐵鳥醬料的標志重新設計過程中,原標志中鳥的造型簡單、直觀,在地域文化內涵方面表現略顯遜色,但在鳥造型方面經久不衰。因此作者在設計過程中保留了原標志中的鳥展翅高飛的整體造型(如圖2)。作者從老字號企業“鐵鳥”的名稱入手,結合具有典型地域文化象征的廣西銅鼓中提取的翔鷺紋進行創意展開,利用翔鷺造型的紋樣進行創新設計、重新開發。吸收了原標致展開翅膀的造型,結合翔鷺紋的紋樣表達手法,利用線條曲度變化的方式將羽翼與尾巴進行概括。從企業經營領域特點出發,結合老字號企業的文化厚重特點,標志顏色定義成褐色。

(圖2 鐵鳥logo創意設計)
廣西民族文物苑坐落于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是廣西民族文化的濃縮展現。這里集合了廣西地區少數民族的各類民居建筑和民族文化的雕塑,有壯族干欄、苗族的吊腳樓、大型銅鼓雕塑、侗族的風雨橋、毛南族的民居等等。在場地中心布置有壯族戲臺,展示原始民族風情歌舞表演。尤其是侗族的風雨橋,夜晚降臨時,在燈光映射下,在風雨橋上品味各類民族美食、欣賞民族舞蹈,集中展現了濃郁的民族風情。
風雨橋源于明清,盛行于廣西等相鄰省份,將橋、廊、亭結合成為橋。風雨橋在結構上分為上、中、下三部分,下部采用石頭建造成六面體的橋墩、中間的橋身用木質結構疊加的手法做成倒梯形進行設計。上部分橋面是風雨橋中最為精彩的部分,橋面、廊、亭采用榫卯結構建造,橋面鋪設木板兩側有圍欄和長木椅供人們休息、避雨?,F今保存的風雨橋很多是明清時的建筑,是侗族建筑的代表。在廣西民族文物苑中的風雨橋是現代建造的三亭的三層飛檐風雨橋,建造工藝精良、外形優美,是文物苑中非常突出的景觀。
在廣西民族文物苑的標志創意過程中,設計者吸取園中精美的建筑風雨橋作為創意靈感來源進行展開。標志造型吸取風雨橋的建筑結構特點作為標志的主體,將園中風雨橋極具特點的三亭進行概括表達,運用現代設計手法對圖形抽象畫處理,標志凸顯節奏韻律感(如圖3)。再利用主體圖形制作暈染的視覺效果處理,映射出橋上亭子的倒影,虛虛實實的造型特點充分表達水中廊橋的美感。橋上中間的亭子造型略大于兩邊的亭子,是三個亭子的中心,標志抽象處理飛檐的造型,利用直線與弧線尖角的處理方式來表達,線條流暢,對稱中重復,極具美感。標志主體色彩為深褐色,汲取了風雨橋自身的顏色,既反映了風雨橋的歷史文化意蘊,又非常吻合文物苑的企業理念。水中倒影選取了淡灰色處理,彰顯朦朧之感,景在水中遙相呼應。這款標志整體裝飾性極強,可以在企業形象中作為裝飾性區域來使用,尤其是建筑的重復性屋檐的設計,線條優美流暢節奏感明顯。

(圖3 廣西民族文物苑logo創意設計)
金麗源投資全稱是廣西金麗源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是廣西本土的新生企業。在對一個新生的企業進行形象創意設計時,從最開始的標志設計創意部分,就首先考慮了金融類企業的特性與廣西本土符號結合的方式。標志造型以壯錦圖案中“回紋”為基礎進行展開設計,又將“回”的匯聚之意用三個分支旋轉匯聚的圓形線條體現,借鑒“回紋”中四組線條重復的方式,將匯聚狀的分支旋轉重復四次形成整體標志造型(如圖4)。壯錦上的紋樣有具象紋樣與抽象紋樣,較多的紋樣用來表現吉祥、高貴及美好的愿望。具象紋樣多用來表達生活、舞蹈等活動情景。在壯錦的制作設計中許多圖案與四相關,例如四福捧花紋、四燕紋、四結紋等,這些紋樣反映了人們的愿望、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場景等。標志中方形與圓形的結合設計、顏色以金色單色設計反映了企業的金融類特性。
標準字設計挑選了“源”字進行突出設計,將標志中分支匯聚的造型結合偏旁部首特點進行變化。企業形象設計中輔助圖形設計又將標志進行四方連續式重復排列,在視覺識別的應用系統中具有強烈的裝飾效果。

(圖4 金麗源投資logo創意設計)
廣西本土文化資源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擁有非常珍貴的少數民族文化與紅色藝術資源,將這些文化符號進行挖掘利用,是對廣西品牌形象的打造也是對傳統文化的發揚與傳承。廣西民族特色企業形象是展現廣西地域文化符號的載體,廣西地域文化符號也是推動廣西民族化企業文化的有力支撐。廣西地方文化資源對打造廣西本土品牌形象,樹立完善的地方企業品牌形象具有廣泛的空間,對構建地域品牌形象、發展地方經打造地方品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將藝術符號重新創意設計,賦予新時代地方企業品牌的時代特性,展現地方企業新形象,推動廣西本土企業品牌形象,賦予本土企業靈魂時代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