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嬌云,張 捷,禹 璐,劉 利,淘汝晉,李國平,楊月娥
(大理大學藥學與化學學院,云南大理 671000)
糙蘇屬植物產于地中海、近東、亞洲中部至東部,約有100多種。我國有41種,15種變種,10種變型,分布于全國各地,西南各省區種類最多〔1〕。蒼山糙蘇(Phlomis forrestiiDiels)產于云南西部(大理)和西北部(碧江、貢山),海拔2 700~4 000 m的松林和冷杉林下〔2〕,為唇形科糙蘇屬植物。同屬植物糙蘇是民間常用的傳統中草藥,具有祛風活絡、強筋壯骨、消腫之功效,可用于治療感冒、風濕性關節炎、腰痛、跌打損傷和瘡癤腫毒〔3-4〕;由于其外形與糙蘇較為相似,民間常將蒼山糙蘇當做糙蘇使用。近年來,學者對糙蘇的化學成分、藥理活性等方面進行了較廣泛的研究,并報道了糙蘇中的主要活性成分有黃酮類、環烯醚萜苷類、苯乙醇苷、單萜、二萜及三萜類、揮發油和多糖等成分〔5-8〕。糙蘇葉中揮發油H2O2∕Fe2+體系通過Fenton反應產生的·OH有明顯的清除作用,對試驗菌株有明顯的抑制和滅活作用,特別是對肺炎球菌32201株和腸炎沙門菌50040株表現得更為明顯〔9-10〕。但是,對蒼山糙蘇的研究還較少,經查閱相關文獻,有關蒼山糙蘇生藥學研究尚未見到報道。為了擴大糙蘇屬植物的藥用資源,進一步開發利用該屬植物,本文對蒼山糙蘇進行了較為系統的來源、性狀、顯微及理化鑒定研究。
1.1 材料 本實驗樣品采自云南大理蒼山花甸壩,經大理大學藥學與化學學院張德全副教授鑒定為唇形科(Labiatae)糙蘇屬(Phlomis)植物蒼山糙蘇(Phlomis forrestiiDiels)的干燥全草和帶根全草。
1.2 儀器 TS-12D生物組織自動脫水機(孝感宏業醫用儀器有限公司);BM-Ⅶ生物組織包埋機(孝感市宏業醫用儀器有限公司);QP-Ⅳ生物組織石蠟切片機(孝感市宏業醫用儀器有限公司);CS-Ⅵ生物組織攤片烤片機(孝感市宏業醫用儀器有限公司);Canon A620數碼相機;OLYMPUS BX-41生物顯微鏡等。
取部分所采材料的根、莖、葉,按常規石蠟制片法制作石蠟切片進行顯微鑒定;將藥材粉碎制作提取液進行理化鑒定。
3.1 原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本,主根粗厚,肉質,自其生出多數須根。莖高30~90 cm,四棱形,具槽,尤其在槽內被星狀疏柔毛。莖生葉及苞葉卵形,長10.0~19.5 cm,寬4.0~14.5 cm,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心形,邊緣為具小突尖的圓齒或鋸齒狀圓齒,上面橄欖綠色,疏被短硬毛,下面較淡,脈上密被平展細剛毛,其余部分被星狀疏柔毛。葉柄長2.5~15.0 cm,具棱,被細剛毛。輪傘花序多花,苞片鉆形,草質,長5~12 mm,寬約1.5 mm,邊緣被具節緣毛。花萼管狀鐘形,長約1.2 cm,寬約6 mm,外面沿脈上被平展具節剛毛,其余部分被星狀微柔毛,萼齒具長約2 mm的小刺尖,齒間具2小齒,小齒先端被叢生疏柔毛,邊緣密被微柔毛。花冠淡紫色,長2.1~2.3 cm,冠筒長1.1~1.2 cm,外面近喉部被短絨毛,內面近基部1∕3具斜向間斷小疏柔毛環,其上疏被微柔毛,冠檐外面密被絹狀短絨毛,二唇形,上唇長約8 mm,邊緣具小齒,自內面被髯毛,下唇長約1.2 cm,寬約1.1 cm,3圓裂,中裂片卵形,長約8 mm,寬約7 mm,邊緣為不整齊的波狀,側裂片較小。雄蕊花絲具長毛,基部具纖細向下的附屬器。花柱先端極不相等的2裂。小堅果黑色,球形,無毛。花期8月,果期9月〔2〕。
3.2 性狀鑒定 本品長18~28 cm;莖四棱形,長6~12 cm,直徑0.1~0.3 cm,表面黃棕色,密被灰黃色細

圖1 蒼山糙蘇根橫切片圖(10×10)
3.3.3 葉橫切面 上表皮細胞1列,細胞扁平。柵欄組織細胞1列,海綿組織細胞排列緊密。中脈維管束向下突出,維管束半圓形或不規則類圓形,木質部導管徑向排列,韌皮部細胞細小,排列緊密。下表皮細胞1列,細胞類圓形。上、下表皮均可見腺毛組織。見圖3。
3.3.4 粉末特征 本品粉末綠棕色;星狀毛較多,毛,質脆,易折斷,有髓或中空,斷面灰褐色;葉對生,上表面暗綠色,下表面淺灰綠色,網狀脈序,葉片易碎;輪傘花序,生于莖、枝上部,花萼管狀,外面被星狀短柔毛,呈灰綠色;根呈長紡錘形或不規則長條形,長3~16 cm,直徑0.2~1.2 cm,表面灰黑色或者黑褐色,有不規則的縱皺紋且較細密,質脆,不易折斷,斷面淺黃白色不整齊。氣微,味微苦。
3.3 顯微鑒定
3.3.1 根橫切面 木栓層為2~4列長扁形細胞。皮層2~5列細胞。韌皮部稍寬,篩管群明顯可見,形成層成環。木質部寬廣,維管束明顯可見,呈輻射形維管束。中間髓部發達且細胞較大,排列疏松。見圖1。
3.3.2 莖橫切面 呈四棱形,一側對稱向內凹陷,表皮細胞1列,細胞類圓形,排列整齊,表皮上可見腺毛組織。皮層較寬,有5~8列類圓形或不規則形薄壁細胞,排列疏松。維管束4大束,呈半弧形;導管徑向排列,中央髓部較大,細胞類圓形。見圖2。由5~11個單細胞毛組成,多見螺紋導管及網紋導管;纖維多成束,長條形,壁較厚,木栓細胞呈不規則多角形,壁較薄,黃色;花粉粒多見,淡黃色,類圓形,具1~3個孔溝。見圖4。

圖2 蒼山糙蘇莖橫切片圖(10×10)
3.3.5 理化鑒別 通過系統預試驗證明:蒼山糙蘇中含有多糖、甾體、三萜、皂苷、黃酮、植物甾醇、揮發油等成分。見表1。

圖3 蒼山糙蘇葉橫切片圖(10×10)

圖4 蒼山糙蘇粉末特征圖(10×40)

表1 蒼山糙蘇帶根全草的理化預試驗結果

續表1
通過對蒼山糙蘇的植物形態、藥材性狀、顯微及理化鑒別的研究,證明其主要成分為多糖、甾體、三萜、皂苷、黃酮、揮發油等成分與文獻報道的糙蘇中主要活性成分為環烯醚萜苷類、二萜及三萜、多糖、黃酮等〔5-8〕相似;顯微特征與麗江糙蘇〔11〕比較:蒼山糙蘇根顯微特征中有髓部,木質部外側導管束寬,莖中維管束4大束,呈半弧形;而麗江糙蘇根顯微特征中無髓部,木質部外側導管束狹窄,莖中維管束4~5束,有2束較大,呈腎形,外韌型,小的呈圓形;葉顯微特征相同,粉末中都多見非腺毛為星狀毛。研究結果表明,同屬植物物種之間生藥學特征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表明糙蘇屬植物種類資源豐富且具多樣性。同時,蒼山糙蘇大類成分與糙蘇較為相似,其功效可能與糙蘇有相似性,可以作為糙蘇代用品使用。本研究為糙蘇屬藥用植物資源的開發利用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