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志瓊,李麗娟,黎 勇,閔夢雅,申元英
(1.大理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云南大理 671000;2.大理大學基礎醫學院,云南大理 671000)
戊型肝炎(hepatitis E,HE)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引起的一種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急性病毒性肝炎,是全球性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中國是HE主要流行區之一,發病人數逐年增加〔1〕。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據表明,戊型肝炎是一種新出現的人獸共患傳染病,在野豬、飼養家豬、綿羊、山羊、奶牛、犬、馬鹿、兔、鼠和靈長類等多種動物有感染〔2-4〕,其中豬是HEV重要的儲存宿主和傳染源〔5〕。因此,對豬群戊肝病毒感染及流行情況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采用血清流行病學方法對屠宰生豬血清中的HEV抗體進行檢測,應用免疫組織化學染色法對152份屠宰生豬肝臟樣本進行HEV相關抗原檢測,同時通過蘇木素—伊紅染色方法(HE染色)對肝臟樣本進行病理組織學觀察,以了解大理地區豬群中豬戊型肝炎的感染情況,為大理地區人戊型肝炎的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
1.1 材料
1.1.1 樣本 豬血清和豬肝臟組織來自于大理地區屠宰場屠宰生豬,共收集血清標本510份;肝臟組織152份。每頭豬屠宰后在開膛取出內臟時,迅速在肝葉邊緣向內剪取約2 cm×3 cm的肝組織,置于10%的中性甲醛中固定。
1.1.2 試劑 HEV IgG檢測試劑盒(酶聯免疫法)、HEV IgM檢測試劑盒(購自濰坊三維生物工程集團有限公司,批號為20150103);一抗(Rabbit Anti-HEV-ORF3)、免疫組化檢測試劑盒均購自北京博奧森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1.2 方法
1.2.1 血清學檢測 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法對血清中HEV IgG、HEV IgM檢測,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操作。
1.2.2 組織病理切片的制作、蘇木素—伊紅染色法(HE染色)染色和免疫組織化學染色 按照常規石蠟切片制作方法制作連續切片,分別進行HE染色和免疫組織化學染色,HE染色按照常規方法進行,免疫組織化學染色嚴格按照試劑說明書進行操作。陰性染色對照不加一抗。
1.2.3 結果判定 HE染色組織病理學觀察由病理科醫生幫忙判定,免疫組織化學染色陽性反應信號為在顯微鏡下見棕黃色或棕紅色的顆粒或團塊。
2.1 血清學檢測結果 檢測屠宰生豬血清510份,HEV-IgG陽性89份,陽性率17.5%,HEV-IgM陽性32份,陽性率6.3%,無HEV-IgM、HEV-IgG均陽性的標本,HEV抗體陽性率為23.7%(121∕510)。
2.2 組織病理學觀察結果 在152份屠宰豬肝臟樣本中,鏡檢發現有104份樣本存在不同程度的病變,主要以嗜酸性粒細胞、嗜中性白細胞等炎性細胞浸潤為主,同時存在纖維結締組織增生,匯管區膽管增生,肝細胞變性、壞死等變化。見圖1。

圖1 屠宰豬肝臟組織病理學變化HE染色
2.3 HEV-Ag免疫組織化學檢測結果 HEV免疫組織化學染色切片觀察結果發現,152份屠宰豬肝臟樣本中有96份陽性,陽性率為63.2%,其中強陽性的肝臟有28份,占樣品總數的18.4%,弱陽性的有68份,占樣品總數的44.7%。陽性反應信號在肝細胞胞漿和胞核均可見,以胞漿陽性而胞核陰性為主,其次是胞漿、胞核均陽性,少數細胞胞核陽性而胞漿陰性。HEV抗原陽性信號彌散分布于肝組織中,間質淋巴細胞成陰性反應。見圖2。

圖2 屠宰豬肝臟組織HEV免疫組織化學染色
近年來,大量研究發現,尼泊爾、美國、印度、加拿大、法國、日本等許多國家均有關于豬自然感染HEV的報道〔6-7〕。有研究表明食用豬肉中的HEV與病人體內HEV基因型相同,且同源率高達99.5%~100%〔8-10〕,可見HEV可跨種傳播。我國大部分地區已有豬群HEV流行的報道,且感染率較高,流行情況復雜。李文貴等〔11〕報道昆明地區的屠宰生豬戊型肝炎流行率為68.9%。本研究運用ELISA方法對大理地區屠宰生豬510份血清進行HEV抗體檢測,抗體陽性率為23.7%,陽性率低于其他地方的文獻報道。可能的原因為:①由于地域差異和飼養方式不同,導致大理地區豬群HEV感染率低于其他地區的感染率;②使用不同廠家生產的試劑盒檢測,其靈敏度不同〔4,12-13〕。
HEV抗原是診斷HEV感染的直接指標。倪勤等用免疫組織化學對HEV感染患者肝中的HEV抗原的檢測,確定了HEV在肝臟中分布和對肝臟的損傷程度。李文貴等〔14〕對昆明地區68份屠宰豬肝臟進行免疫組織化學染色,結果表明83.8%的豬肝臟呈HEV抗原陽性。本研究采用兔抗人HEV多克隆抗體,運用免疫組化法對大理地區152份屠宰豬肝臟樣本進行HEV-Ag檢測,陽性率為63.2%(96∕152)。表明大理地區豬群HEV的感染率較高,但低于文獻報道的感染率,可能與飼養環境不同有關。病理學觀察結果表明,在152份屠宰豬肝臟樣本中,鏡檢發現有104份樣本存在不同程度的病變,病變率為68.4%。這與免疫組化檢測陽性率接近,說明這些病變有可能是由于HEV感染導致的〔15〕。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大理地區屠宰生豬HEV抗體陽性率低于抗原陽性率和組織病理學病變率,與李文貴等的報道相符〔11,14〕??赡苁且驗榍捌诟腥玖薍EV的豬在屠宰期血清轉為陰性,有研究表明,已經免疫過HEV疫苗的豬群,仍有可能感染HEV〔16〕。
動物可作為HEV的天然寄主,經過病毒擴增以感染人類〔17〕。豬,作為我國的主要飼養家畜,與人類接觸較多,二者可相互傳播HEV。人類可在飼養、屠宰、加工過程中感染HEV。有研究表明,與豬接觸密切的職業人群HEV感染率高于其他職業人群的感染率,且人源HEV與豬源HEV基因型相同〔9,18〕。由此,我們有理由推測豬源HEV可能是引起人類HEV感染的一個重要來源。大理地區屠宰豬血清和肝臟中HEV檢出率如此之高,無疑會對人類健康構成潛在威脅,應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同時消費者也應增強自我防護意識,食用豬肝時應徹底加熱殺毒,不吃生的或半生不熟的豬肝,也是一種控制HEV感染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