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描述】
在障礙跑教學中,教會學生多種越過障礙的方法無疑是教學的重點,可是如果可以在設置小游戲的基礎上同時提升學生的合作素養,那么課堂的教學效果將會更好。我在篩選游戲的過程中,在關注游戲應該更好地為主要教學內容服務的同時,也關注游戲中學生的參與面、游戲的安全性、游戲的可操作性等,最終選擇“百舸爭流”小游戲作為障礙跑單元第一課的教學小游戲。
課前我精細設計游戲方案:班級共計24人,分為3組;每兩張體操墊并排組成“江”上小“船”;全程30米,每兩條“船”間間隔“江面”1.5米寬。老師發令后,要求同組所有成員順利跨越障礙到達小“船”后才可再次出發乘坐下一條小“船”,如果期間有組員落入“江”面,或提前到達下一條小“船”,則所有組員必須回到起點從頭開始。
上課伊始,我通過語言導入:“同學們,如果在長江里,我們的團隊需要齊心協力利用小船到達對面,你們可以齊心協力完成而不落下任何一位同伴嗎?”“能!”同學們響亮地回答。“如果遇到障礙,你們可以互幫互助越過它們嗎?”“我們會想辦法的”“我們會互幫互助的”……大家七嘴八舌地說著。我將游戲方法告訴所有的學生,并期待他們的表現。一聲哨音,卻看到幾個學生自顧自地往前沖,很快就通過所有的小“船”到達了對岸。按照游戲規則,這一小組需要重新從起點開始,我將小組再次組織,看到了這幾個小組員懊惱的表情,同時也看到了其他組員略顯憤怒的神情。如果直接開始,會不會組內開始出現不團結的情況?通過觀察,三個小組每組都有學生沖在前面,我用哨音暫時停止了游戲。
“我們說好的規則呢?”“就是的,他們不聽我們的,直接往前沖”“對,他們根本就不管我們!”聽到這么多抱怨的聲音,我覺得,短暫的暫停是對的。我看到剛才那幾個不遵守規則的同學低下了頭。“如果同伴和你一起被困,你會等他們嗎?”我問道。“會的。”剛才幾個沖在前面的同學低頭答道。“大家相信你們的同伴嗎?”“相信!”同學們大聲回答。“我們是一個團隊,榮辱與共,成敗一體!大家加油!”我又一次吹響了哨音,這一次,看到的是完全不同的場景。越過障礙的方法多了起來,互幫互助的鏡頭多了起來,伴隨著和其他小組的比賽,場面好一個熱鬧又有序。游戲結束,冠軍只有一個小組,可是每個孩子臉上都露出微笑,我請每個小組的一名同學代表發言,談談感想。“第一次,我自己往前沖了,老師和同學們給了我一次改正的機會,我當然要和同學們一起努力了!”“我們得了冠軍,這是我們全組同學的榮譽!”“我是班上最胖的同學,可是同學們沒有放棄我,我為自己在這個小組感到驕傲。”一個個稚嫩的臉龐,每一句由心底發出的聲音,贏得了同學們的掌聲。
“同學們,百舸爭流小游戲告訴我們,團隊活動,只有每一位同學都成功了,我們才能贏得成功,否則,即使你第一個到達對岸,即使你到達每一條小船,你還是輸了。”我總結道。看著他們一雙雙清澈的眼睛,我堅信,游戲過后的思考一定會讓他們更團結。障礙跑教學在百舸爭流游戲的鋪墊下,學生學習熱情高,小組創新氛圍好,教學效果尤其好。
【案例反思】
在一節“肩肘倒立”觀摩課上,教師用“鬧鐘上發條”游戲練習屈肘內收;用“坐墊指針”游戲練習舉腿;用連續的“6點、12點后倒”游戲練習翻臀后倒、兩臂壓墊腿上舉動作等,將以上游戲進行串聯,可以讓學生在完成各個游戲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掌握技術點。教師通過游戲互動增強了學生間的合作,同時強化了技術動作的形成。
良好的課前設計很重要,教師高效的導入也同樣重要,讓學生通過教師的短時間講解領會教師的設計意圖以及實施方法,教師的導入策略尤為重要。導入策略在分類上可以歸納成“聽、看、說、動、想5類,聽類(常規導入法、故事導入法、激勵導入法等)主要是利用了學生的聽覺完成課堂教學導入;看類(插圖導入法、視頻導入法等)主要是利用學生的視覺效應完成教學導入;說類(討論導入法、提問導入法等)主要是利用師生間的交流完成教學導入;動類(游戲導入法等)主要是通過學生的身體體驗來完成教學導入;想類(情境導入法、價值導入法等)主要是通過老師的描述、學生自身的聯想完成教學導入”。如果我的課前導入更生動,也許學生理解游戲也會更深入,效果更優。
你上“船”了,但是你還是輸了。這一課一定會讓學生牢記團隊中每個成員的重要性,也讓我牢記,合作素養的養成是游戲設計的初衷和堅持!
參考文獻:
[1]莊福星.創新型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探討[J].文理導航,2013(6):82.
[2]常益.集體性游戲項目對小學生團隊意識培養作用的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
[3]徐月娥.論小學體育游戲教學和技能教學的關系及應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3(25):72-73.
[4]常海濤.生本理念下小學體育高年級小組合作學習評價方法的研究[J].學周刊,2016(9):151-152.
[5]劉福林.體育游戲[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作者簡介:劉偉偉(1987—),江蘇淮安人,本科學歷,研究方向:學校體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