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少鵬
摘要:當前,現代教育觀念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須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為每一個學生創造和提供適合其發展的條件。長期以來,我們對數學教學在素質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認識有局限性,影響了素質教育的推進,新一輪課程改革針對當前教育存在的問題,力爭取得素質教育突破性進展。
關鍵詞:中職數學教學;素質教育
一、 處理好教學內容和教學情境的關系,牢牢抓住學生的注意力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諾曾說過: 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為此,教師課前要精心備課,收集整理與數學教學內容有關的圖片、文字、典故以及與學生所學的專業有密切的數學案例。備課時要關注中職學生的數學學習熱情,能用模型盡量用,能作圖就作圖, 以便調動好學生的手腦;要準備好多媒體課件以加強對學生的感官刺激,特別是設計數學問題時,注意掌握問題的難易程度,讓學生能夠圍繞這些問題展開數學思維活動,并有所收獲,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二、處理好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的關系,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中職階段的數學教學有其自身的特點,中職數學教學在知識上有了新的拓展,開始接觸到一些實際問題;公式推導和理論探討的不多,更側重于現有結論的實際應用。因此,在中職數學教學中,要始終注意把掌握數學知識和培養數學能力統一起來。但在實際的教學中,我們經常會發現這樣一些問題:學生能夠熟練記住公式,遇到實際問題卻束手無策;這與我們長期忽視能力培養有很大的關系。要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必須在數學教學中克服掌握知識就是掌握能力的錯誤觀點,要把能力培養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上。特別是在知識經濟迅猛發展的今天,學生從學校走向社會參加實踐,面對的是一些書本上無法直接找到答案的具體問題,如果不掌握真正的數學應用能力,就無法適應社會的千變萬化。
三、處理好教學主體和客體的關系,積極運用好啟發式教學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主體,教師是客體。學生只有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并獨立思考,才能獲得數學知識,發展數學能力。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必須堅持啟發式教學的原則,在每一個教學環節中都要注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起他們的好奇、思維和探究。實踐證明,要搞好啟發式教學,關鍵是要根據數學教學內容的重難點及學生思維水平,精心設計問題,促使每個學生都能去深入思考,去發現數學結論。
四、處理好抽象和具體的關系,重視數學模型化的課堂教學
數學結論一般都是經過漫長年代,由前人應用數學模型化方法抽象出來的。只不過由于數學這門學科具有高度抽象性,又有適宜于應用形式邏輯推進的規律,從表面上看,好像有些數學結論純粹是推導出來的。實際上,不管是多么抽象的數學結論,都可以在現實世界中找到它的客觀原始模型。因此,我們在數學教學中,在教給學生知識的同時,應盡量采用數學模型化方法去教學,搞一些實際案例教學,而不要只是把這些數學知識的結論照搬給學生。數學模型化的教學方法實際上就是發現法。特別是中等職業學校培養的是應用型人才,更應強調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中職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在概念、定理、法則的講授中,在訓練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問題時,有計劃,有目的地引用一些實際案例,培養學生建立簡單數學模型,增強其應用數學模型化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五、處理好數學與其他學科的關系,創設應用問題的環境
職業學校的一切教學工作都是圍繞專業培養目標展開的,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和針對性。根據普羅塞職業教育定理,職業教育效率的高低,要視學習者受訓環境模擬其日后的工作環境相似程度而定。因此,數學教師要將學生所學專業的實際問題提前介入到數學教學中來,通過教師與學生的共同研究、探討,解決一些專業實際問題,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縮短數學與后續專業課之間的差距及適應過程。筆者在創立專業問題環境上作了一些探索,如圍繞機械類各專業教學,在講授三角函數、二次曲線、立體幾何等知識時、及時把機械原理、機械制圖等課程中將要涉及的一些數學知識和理論作以重點介紹,進行知識上的鋪墊和環境的創設,教學效果較好。實施素質教育在我國是一個十分迫切且亟待解決的問題,而要把素質教育與職業中專的數學教學結合起來又是一個沒有成功模式的新課題。但是我們相信,只要始終堅持以素質教育為核心,以培養實際應用能力為目標,不斷創新,大膽改進數學教學的內容和方法,就一定會使數學教學在素質教育中發揮更大作用。
六、正確處理非智力因素與智力因素在學習活動中的作用
智力因素在學習活動中承擔信息的接收、加工、處理任務,起認識作用。而非智力因素一般不直接參與學習活動的操作,但在學習活動中具有動力和調節的效能,屬于意向活動范疇。在學習活動中,智力因素決定一個人能干不能干,而非智力因素決定一個人肯干不肯干。至于干好干不好則由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決定。智力因素主要決定學習活動的效率,而非智力因素除與學習活動的效率有關外,還決定一個人進行智慧活動的方式,是積極主動的還是消極被動的 ,是堅韌不拔的還是畏縮不前的,非智力因素在創造性活動中也起著決定性作用。要發展學生的智力和能力,必須開發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充分發揮非智力因素動力功能的作用。優良的非智力因素對智力開發具有積極的作用。教師在備課和教學過程中,應當把培養學生的非智力因素作為學科教學的目標之一,讓學生通過聽課和學習 ,培養和激發自身的非智力因素,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數學素質。
參考文獻:
[1]徐峰. 中職數學課堂教學機智案例釋析[D].河北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