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波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8)4-031-01
摘要 企業文化推進的目的就是基于目前社會化大生產和企業的現實情況,力圖通過企業文化的變革,進行管理思想的創新。好的企業文化是企業經營發展的潤滑劑,它與企業的經營活動和管理風格等因素息息相關。
關鍵詞 企業文化 推進工作 管理
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各方面的問題,在很大程度上會阻礙著企業文化的順利推進。以筆者所在的公司為例,企業文化推進遇到五大難點。
一、決策機制上的先天不足
我公司有著60多年的歷史,企業文化建設起步較早,上個世紀80年代中后期,該公司就以其“務實、求精、創新、圖強”的企業精神享譽全國,當時的“太陽論”、“共振論”更是令國內外企業經營者贊嘆不已。而進入新時代后,公司“經濟總量偏小,發展速度不快”,集團公司發展戰略使公司決策層有些措手不及。人力資源儲備不足,靠一部分關鍵的人員長期處在疲勞狀況下不斷挑戰極限,職工的情緒波動較大,面對企業文化理念,他們只能被動或無意識地接受,而不是主動去思考和貫徹,更不應說完善了。
二、管理制度建設方式的滯后
一個小集體的規章制度化比較容易,而對于一個有著盤根錯節的國有企業,要建立一種大家都比較認同的制度相當難。我們集團有近100家企業,10余萬職工。公司的各種規章制度比較健全,就是難以實施,在制度的制定和執行過程中,決策者把員工完全當作既定規矩的被動執行者,在制度建設中沒有更多地體現出蘊涵于普通員工中的積極因素。
三、基層或部門領導文化派生的企業文化嚴重
企業文化推進與基層部門領導的思想息息相關,作為權力的執行者,基層領導人所提倡的文化對企業文化推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一是市場經濟中,基層單位的各項指標都與經濟效益緊密掛鉤,對思想政治工作和企業文化推進等工作有所忽視。二是機關與基層的溝通問題。部分機關的老爺作風嚴重,發號施令多。我們經常看到“上面條條多、婆婆多、檢查多、會議多;而基層單位相應就應付多、作假多、爬格子多、磨嘴巴皮子多”的情形。
四、職工的認識上有誤區
人們總認為企業文化推進的實質是原來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統一職工思想,使員工都安心工作;還有的職工將企業文化推進當作是社會范圍的道德規范;部分基層單位把企業文化推進工作當作一個大“籮筐”,什么東西都往里面裝,誤導了職工對企業文化的理解。加上公司企業文化推進工作者對基層推進工作缺乏有效的引導,宣傳資料不能推陳出新,員工對此感到乏味。
五、人力資源管理乏力
一方面,國有企業人才的流失非常突出,人才流失在于制度問題、分配和激勵問題,也在于沒有建立一套良好的用人機制,沒有把員工的職業生涯發展與物質利益有效地結合起來。另一方面,目前隨著公司機構變化的減員增效,都在不斷精減人員,而不能直接為企業創造經濟效益的政工人員更是首當其沖,公司黨群機構的設置采用的是“漏斗型”,而基層單位的企業文化推進員都是身兼數職,他們的工作點多面廣,只有疲于應付,致使各項工作都難以落實到位,更不應說對企業文化的推進工作有什么創新了。
根據工作實踐,本人認為應該重點抓好三個方面的滲透。
一、將企業文化理念向領導班子的作風建設方面滲透
自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力推干部的作風轉變。服務作風、務實作風、創新作風是各級領導干部必備工作作風。
首先是服務作風。堅持說到做到,做就做好的工作作風。第一、要真心實意。把職工的利益作決策的基本依據。第二、有真情實感。領導干部做到始終與職工群眾打成一片,哪里有困難、有瓶頸,哪里就有領導干部站出來解決,切實為基層群眾雪中送炭。
其次是務實作風。第一,要深入實際,了解實情。第二,要務實不務虛。
再次是創新作風。不滿是前進的車輪。創新要不斷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創新是我們各項工作的催化劑。
二、將企業文化理念向各級基層組織建設方面滲透
企業基層組織是創造企業價值的主要陣地。各單位要緊貼經濟建設中心,主動借助于企業文化建設來搞好班組工作。
第一:內容要突出。各項工作計劃和目標,要結合企業文化的宣貫來制定;督促、檢查工作和績效考核,要對照企業文化的目標來進行;“培訓學習”的內容要結合企業文化理念的宣貫來安排和執行。
第二:活動方式方法要適應。企業要根據各基層單位的實際,使基層組織有更多的自主權。基層單位要圍繞自己的“亞文化”組織員工提“金點子”、設立“標兵示范崗”、職工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及生產競賽等形式。
第三:人員的合理配置。各分公司及相關單位,應考慮配置專門的推進員,便于指導班組、科室企業文化的有效著地。
三、將企業文化理念向構建新的環境體系方面滲透
首先,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以人為本”的思想就是把普通員工當作提高質量和生產效率的根本源泉,把員工當作合作伙伴來對待,尊重企業的每一個員工,加強對員工的培訓和員工之間的交流溝通,挖掘員工的潛力,注重培養員工的自覺性。
其次,借鑒綜合利用企業文化。人文環境是企業的文化傳統和風氣的體現,對職工的思想行為起潛移默化的作用。要注重以團結向上的企業文化來引導職工,以和諧文明的企業文化來培育職工;以正直健康的企業文化來教育職工。利用企業文化豐富的內容和形式,疏通職工參政議政的渠道,提高企業經營層的親和力,在廣泛學習、不斷創新中形成企業有特色的工作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