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教學秘書作為教學管理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直接影響教學質量和學校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重視培養教學秘書的工作能力對提高高校教學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客觀分析了當前高校教學秘書的工作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探討了教學秘書提升工作能力的路徑和應該具備的素質。
【關鍵詞】教學秘書 教學管理 素質能力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0-0029-02
“教學是立校之本”,教學是高校的核心工作,教學管理是保證教學活動正常進行的重要環節,教學管理的水平和質量直接決定高校教學工作的優劣。教學秘書是高校設置在各個院系中負責教學管理工作的人員,是教學管理的具體執行者和基層管理者,擔負著至關重要的橋梁和紐帶作用,連接起學校、行政部門、學院、系部、教師、學生之間的溝通。在當前我國高校迅猛發展的情況下,一方面教學秘書的管理工作變得更加復雜繁重,另一方面高校對教學秘書的綜合素質和業務能力要求也越來越高。筆者結合教學秘書工作的實踐就能力提升路徑做如下討論: 一、高校教學秘書管理工作的現狀及問題
1.對教學秘書的工作重視不足
教學秘書的具體工作包括日常教學管理、教學計劃編排、課表制定、考務與成績管理、學籍管理、培養方案制定與修訂、教材征訂、畢業審核、檔案管理、組織報名、科研管理、院系專業項目管理、實驗室管理等多個方面,工作量大,范圍廣,內容繁雜,工作對象不僅針對自己學院的領導、教師和學生,還涉及其他學院以及教務處、研究生處、科研處等職能部門,頭緒比較復雜,工作壓力較大。盡管如此,目前高校普遍重科研教學輕行政管理,多數人認為教學管理工作主要依靠經驗,不需要豐富的專業知識,導致客觀上教學秘書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容易被忽略,其工作成績和成果往往也得不到相應的認可肯定,即便工作非常出色,也很少有人會把業績聯系到教學秘書身上。
2.教學秘書的職業發展空間有限
教學秘書的管理工作很難量化,缺乏統一而明確的考核標準,同時也缺乏有效的反饋監督,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其工作能力的提升,延長工作瓶頸期。相比高校教師和輔導員行列,和教學秘書工作相關的競賽評優、課題立項、教改教研類活動較少,雖然擁有大量的教學信息資源,但教學秘書普遍疲于應付日常事務,難以整合利用數據信息,不論從客觀還是主觀都欠缺科研精神,整體來看教學秘書大多對自身崗位的發展缺乏系統性準確性的認知。
二、高校教學秘書需具備的基本能力素養
1.全面的專業知識
目前高校招聘的教學管理人員基本都具備碩士研究生學歷,但很多所學專業和工作專業并不吻合,不利于教學管理工作的開展,尤其是具體的培養方案、教學計劃等的制訂、實施和修訂等。因此,盡管是行政管理性質,盡管不用講臺授課,仍然要求教學秘書必須全面了解所在學院的基本教學情況,熟悉各學科的專業特點和培養要求,了解各專業學科的結構體系、知識框架和教學大綱等,從而監控教學過程,掌握教學規律。除此之外,教學秘書還應加強管理學知識的儲備,以及一定的教育學、心理學、計算機、秘書專業、英語專業的理論知識學習,只有這樣才能做到在實際的教學管理工作中游刃有余。
2.過硬的業務能力
教學秘書的工作就像學院的多面手,對人、對物,對事,深入到學校的方方面面,同時需要完成好幾項工作,有時并非一己之力就能實現,需從各方面進行協調,并且大部分工作都有時效性,這就要求教學秘書具備過硬的統籌管理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和良好的溝通能力,在工作過程中善于聽取不同意見,巧妙利用溝通手段,高效完成工作的同時體現高情商。另外還應在工作過程中講究方式方法,勤于反思,善于總結規律和技巧,并提高書面語言表達能力和文字組織能力。
3.現代化管理技能
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教學秘書的管理工作也從原來單一的紙上辦公轉為更加快捷的現代化計算機處理方式,教學秘書需要緊跟時代潮流,熟練掌握教務管理系統、畢業論文(設計)系統、OA系統、數據庫等現代化管理工具,提高利用網絡信息平臺處理事務的能力。教學秘書應加強大數據意識,提升對大數據信息的采集、分析和管理能力,研究重要教學數據的特點和規律。
4.強烈的服務意識
教學秘書應該加強行政機關的窗口服務意識,弘揚正確的政治思想和高尚的職業道德,切實提高服務他人的奉獻精神,在對待學生的問題上想學生所想,急學生所急,在工作中尊重他人,得禮讓人,主動站在對方角度換位思考,從學校、集體和他人的利益出發,處理好人際關系,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更加主動地為學校和師生服務。
5.靈活的應變能力
教學秘書在日常工作中往往會碰到一些突發性事件,比如教學過程中學生和老師產生矛盾影響正常課堂秩序,需要及時處理,以免造成嚴重的教學事故,要求教學秘書正確判斷問題,客觀分析解決。對于全新問題,教學秘書應該提高應變能力,積極調研,全面分析,提出自己的意見或建議,為領導提供決策的依據。
三、高校教學秘書管理工作能力提升的路徑探索
1.調整機構設置
高校可以在條件允許的前提下,調整教學秘書崗位的組織機構設置,細化職責,建立分工,考慮分設教務秘書、科研秘書、項目秘書和行政秘書,集中管理學院的教務工作、科研工作、專業項目工作和人事行政工作,選派合適人選擔任,發揮專業特長,提高工作效率,進一步優化高校內部教學管理機制。
2.構建培訓體系
高校首先應該對教學秘書工作的重要性給予充分肯定,關注教學管理崗位工作人員的職業發展,將教學管理隊伍建設納入學校整體師資隊伍建設中去,構建相應的科學的培訓體系,在教學研究課題立項的設置中加大教學管理相關工作的占比,組織競賽比賽,為教學秘書創造交流、分享、學習的平臺,提供更多進修和培訓機會。
3.引入激勵和約束政策
高校應公平公正地對待教學秘書的工作量化和績效考核,引入合理的激勵機制,激發教學管理人員的工作熱情。同時建立教學秘書競聘和輪崗制度,加強高校職業危機感,實施優勝劣汰,輪崗也能避免長期在固定崗位產生的工作倦怠,有效激發學校務實干事的活力和動力。
四、結語
目前我國高校教育改革不斷深化、人才培養目標持續提高,作為教學管理一線工作者,高校教學秘書任重而道遠,應隨時保持緊迫感,積極自我更新學習,提高科研水平,開拓思維,改革創新工作的方式方法,提升教學管理工作能力,保障高校教學管理水平更上新的臺階。
參考文獻:
[1]樊琳.基于職業生涯理論的高校教學秘書成長路徑研究[J].新校園,2018(1):171.
[2]黃海燕,陳亞江.淺談大數據時代高校教務秘書業務素質的提高[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7(3):225.
[3]龔彩云.淺議高職院校教務員素質與能力的培養[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8(1):102.
[4]高克甫.淺析高校教學秘書作用、特點與業務素質[J].課程教育研究,2017(24):241.
作者簡介:
唐佳(1988—),女,碩士,蘇州科技大學國際教育學院教學秘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