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春雨 張倩
【摘要】產出導向法是文秋芳教授在“輸出驅動假設”的基礎上進行完善并提出的,該理論前后歷經 8 年時間的論證和實驗,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外語教學理論。中醫英語課程是很多中醫藥院校開設的高年級重點課程。本文嘗試將這一教學理論應用于中醫專業英語教學研究與實踐,旨在為中醫專業英語教學未來發展指明方向。
【關鍵詞】產出導向法 中醫英語 教學實踐
【基金項目】本文是 2017 年河北省教育廳教育科學規劃項目階段性成果(課題編號:GH171085)。
【中圖分類號】GH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0-0113-02
一、目前中醫類院校中醫專業英語課程現狀分析
為適應新時代中醫專業走出去的戰略需要和中醫藥文化走向世界的遠景要求,目前國內各高等中醫院校都不同程度的開設了中醫專業英語課程。國內外的專家學者也積極進行專題討論和研究,使得相關的論文、教材、專著如雨后春筍般出現。課程教學方面在大跨步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很多問題。主要體現在:第一教學目標狹隘化。大多數院校的中醫英語教學局限在單詞、閱讀和翻譯上,教學目標定位錯位導致學生學習動力不足,導致的最終結果是專業英語教學總體的失敗。第二課堂教學方法的老套化。很多專業英語課堂延續了教師為主體的課堂模式,采用“滿堂灌”的教學方法,表面上課堂內容很豐富,似乎“教會”了學生很多的醫學類詞匯和重點句型,但是學生并沒有真正“學會”這些大量被灌輸的詞匯信息。第三教材的不規范化。盡管現階段已經有很多中醫英語的教材,如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的中醫專業英語,上海科技出版社的中醫英語等。但總體來講大部分教材都是在比較陳舊的教學思想指導下編寫的,不能與時俱進地滿足學生的需求。有一些章節設置晦澀難懂,導致教師依據教材講解的時候自然變成了講翻譯,進而影響學生輸出效果。第四,教授中醫英語的師資隊伍體系有待完善。總的分析教授中醫英語的教師分為兩大類:一類是英語專業出身,后期學習醫學知識的教師,一類是醫學類出身英語水平也比較好的教師。由于自身的優勢不同,能夠給予學生的知識營養也不盡相同。前者可以在中醫英語的聽說讀寫譯各個方面更好的指導,但是醫學類知識的欠缺導致對課程的擴展受限。后者能夠很好的幫助學生用英語加深對本專業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但是有可能英語水平達不到很高的表達要求。所以其實學生最需要的還是英語又好,醫學專業能力又強的教師來指導。
二、理論基礎:產出導向法
“產出導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下文簡稱POA)是以北京外國語大學文秋芳教授為首的師資團隊歷經八年時間研究而得。是在認真分析我國外語教學現狀的前提下,提出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外語教學理論。“POA主要適用于中高級外語學習者,其理論體系主要包括教學理念、教學假設、教學流程。教學理念主要有學習中心說,學用一體說,全人教育說。”“教學假設主要包括輸出驅動,輸入促成和選擇性學習。”教學流程包括以教師為中介的驅動、促成、評價三個步驟。學習中醫英語的學生基本是進入高年級已經通過四六級的同學,所以符合此理論的適用范圍。而理論的三個方面都為中醫專業英語的發展指明了方向,辨明了之前的偏頗和很多問題。具體闡述如下。
三、基于“產出導向法”的中醫專業英語課程教學反思
第一,POA提倡“學習中心說”,即“課堂教學的一切活動要服務于有效學習的發生”,這一點是中醫英語教學課堂上的任何教與學的活動成功與否的判斷標準。以往的課堂活動設計要么遵循“教師為中心”的思想,形成教師一直講授,滿堂灌的場景,要么受“以學生為中心”思想的禁錮,開展各式各樣的學生活動,由于學生水平的差異或者輸入知識不夠等因素導致的實際收獲并沒有達到最大值。而“學習中心說”是把師和生統一,不過分強調任何一方,而是雙方一起為了同一個目的——有效學習而努力。教師依據此目的精心設計教學活動并做指導,學生在活動中有目的的進行學習,這樣可以做到教師主導,學生主體原則的貫徹,使教學效果得以體現。
第二,“學用一體說”中的“學”指的是輸入性學習,包括聽讀,“用”指的是產出,包括說、寫、口筆譯,提倡輸入性學習和產出性運用的緊密結合。根據這一點,中醫英語課程的英語能力方面培養的教學目標應該設定為提高學生中醫英語的運用能力和專業情景下的語言交際能力,而不是簡單的擴充學生的專業詞匯量和教授翻譯技巧。只有在這種教學目標的指導下設計教學活動和方法,才能夠提高自身應對未來職業發展中一系列問題的語言能力。
第三,在POA理論的指導下,對教師綜合能力的要求更高。教師的中介作用發揮于全程教學的各個步驟。首先在驅動環節,教師要對預設醫學領域情景有充分的認識,包括醫學知識和相關的語言知識。在搜羅大量的相關信息后找到學生最可能經歷的場景,在課堂上進行再現。在學生嘗試初步交際后,教師應該迅速做出大方向的評價,“提出教學目標,讓學生明確產出任務”。在促成階段,教師應該隨時掌握學生的動態并給予指導和檢查。在產出階段,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縱向表現和橫向表現,進行評價和反饋。在每一個階段都要求教師有很強的英語專業實力來指導學生,又要有正確廣博的專業知識深入和學生的交流以便于更好的引導。這就意外著中醫專業英語教師應該盡快全方位提升自己能力,才能使本理論得以在中醫英語的課堂上實踐并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結語
本文在產出導向法的理論指導下,深刻剖析現有的中醫專業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前進的方向,符合中醫英語課程的發展規律,有助于盡快把中醫英語課程教學統一到規范有效的正確方向上來,可以幫助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實現開設中醫英語課程的初衷,提高中醫學生的國際化能力,為將來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文秋芳.構建“產出導向法”理論體系[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5,4:547-558
[2]文秋芳.“輸出驅動 - 輸入促成假設”:構建大學外語課堂教學理論的嘗試[J].中國外語教育,2014,2:3-12
[3]李曉彤.產出導向法指導下涉外護理英語聽說一體化教學模式設計與探索[J].甘肅中醫藥大學學報,2017,3: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