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執劍 皮文昊
【摘要】隨著教育體制的不斷變革,對學校日語教學提出了極為嚴格的要求。雖然現階段日語教學中取得了十分顯著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如教學模式落后等。對此,這就需要結合具體的日語教學現狀,制定合理有效的教學策略,切實不斷提升和改善日語教學質量。
【關鍵詞】教學體制 日語教學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H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0-0114-02
如今,在信息全球化、經濟全球化的新形勢下,日語作為一門交際用于受到了廣泛應用,許多高校將日語教學歸納到了具體的教學目標中,既擴充了學生的知識面,又為我國培養專業的日語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在日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雖然都是十分重視教學工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處,這就要結合實際情況,制定科學有效的改進策略。
一、我國學校日語教學存在問題分析
(一)我國學校日語教學模式單一、落后
結合我國當前日語教學現狀來看,許多教師不注重對于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的創新,只是注重自身對學生言傳身教的作用,只是一味地采取傳統“填鴨式”教學方法,讓學生直接閱讀大量的日語視頻、圖片等資料,這種方法受到了一定的局限,難以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和提升學生的自信心,長此以往,就會造成學生的厭煩浮躁的情緒。教師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學生處在被動學習的地位,比如,教師給學生播放的日語資料,學生一味地被動接受和學習,這難以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難以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1]。
(二)學生學習日語基礎弱
在日語教學的過程中,存在學生學習基礎弱的現實問題,這就是說,學生對于日語學習的水平較低,再加上許多高校在日語設置上,都是設置了達標率和通關率,且也只要求學生的日語成績及格即可,這就造成學生學習日語的時間縮短,且只是為了應對期末考試,在對日語的學習計劃、學習目標的設置上,經常存在不設置或是隨意安排的現象,這既喪失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水平。學生在學習日語上,還存在學習方法不合理的問題,或是沒有對具體的日語課程進行預習,再加上教師和學生缺少溝通交流,這都不利于日語教學活動的開展。
(三)教師自身素質有待提高
如今的日語教學現狀不容樂觀,有的日語教師沒有進行專門的崗前培訓,再加上教師自身缺少一定的專業理論和水平,這為日語教學的實施增加了的難度,也不利于提升學生的日語水平。另外,還有一些日語教師沒有對日語課程進行整合,不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心理特點,也缺少一套全面具體的日語教學方案和計劃[2]。
二、日語教學融入體驗教學方案的策略分析
(一)運用詞匯語法打牢基礎
在以往的日語教學時,教師多數沿用傳統落后的教學模式,只是一味地將所教授的知識傳輸給學生,而不注重學生的接受能力和學習水平,降低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日語教學的實際過程中,教師要充分運用日語詞匯語法打牢基礎。從日語這門課程的屬性出發,日語與所有語言一樣,主要是由語音、詞匯和語法三部分組成,如果缺少了其中任何一個成分,都不能稱之為語言,如果學生一味地背誦大量的詞匯,而不注重對語法的掌握,在使用日語交流時就會出現“蹩腳”的情況,這就需要在日語教學過程中融入日語語法的教學,這對于改善日語教學質量至關重要。日語雖然來源于漢語,但后期經過發展又有著自己的語言特點,日語屬于烏拉爾——阿爾泰語系,其語言表達和應用上,日語又是黏著語,其后面會粘有一個助詞。總之,運用詞匯語法打牢基礎,是教師開展日語教學活動的基礎和關鍵。
(二)培養學生日語學習興趣
從學生的角度來說,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催化劑,教師在日語教學課堂上,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熱情,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充分體驗學習的快樂,這樣就能保證學生自主學習的主體地位[3]。為了培養學生日語的學習興趣,教師在開課前就要仔細備課,不斷創新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充分應用體驗的日語教學模式,應用多種教學方法,在日語課堂上為學生多舉一些與生活息息相關的例子,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充分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還可以借助于大量的教學工具,將繁瑣復雜的日語知識轉化為簡單的實例,讓學生更加直觀感受。比如,教師在實際的日語課上,可向學生介紹一些日本當地的文化和民族特色,如壽司、櫻花等都是具有濃郁氣息的日本特色,這樣就會讓學生產生好奇心理,激發學生自身學習日語的熱情。關于對學生日語學習興趣的培養,教師要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心理特點,采取因地制宜的方法。
(三)創設體驗式課堂教學
為了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先要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課堂上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和看法,教師要不斷鼓舞學生加強日語口語的交流[4]。同時,教師要豐富日語教學的多樣化模式,摒棄傳統落后的教學模式,教師通過創設體驗式課堂教學,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充分體驗成就感和快樂,實現“樂中學、學中樂”的課堂效果。比如,結合不同的場景或節日,講師結合具體實例為學生講解一些日語知識,這既能增強學生的學習熱情,又為開展日語教學活動奠定了良好基礎。
結束語:
隨著教育體制的不斷變革,對教師的日語教學活動提出了極為嚴格的要求。教師在實際的日語課堂上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如沿用傳統落后的教學模式、學生學習日語基礎弱、教師自身素質有待提高等問題,對此,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素質,運用詞匯語法打牢基礎,培養學生日語學習興趣,創設體驗式課堂教學,這對于改善和提升日語教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王鳳莉,井上千暖,李莉等.小組合作學習日語教學模式探析——以日本凹型文化的集團意識為視點[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6(4):161-164.
[2]吳明宇,周媛.廣東高校日語專業教學模式發展現狀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5(25):78-79.
[3]冶文玲,鄭毅樂,趙付立等.日語教學模式改革創新路徑探索[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5(3):92-93.
[4]高斯雯,曹曦.翻轉課堂優化基礎日語教學模式初探[J].速讀(中旬),2016(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