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靈傲 張曦月 陸相林

【摘 要】 針對城市住宿餐飲業財務競爭力評價成果較少的現實,基于財務分析理論,從規模實力、償債能力、盈利能力、營運能力、發展能力5個維度構建指標體系。基于所構建指標體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對廣東省21地市規模以上住宿餐飲業財務數據進行實證,結果表明所構建的指標體系較為合理,評價結果較為客觀。從規模、償債、盈利、營運、發展以及綜合評價6個方面,對廣東省21地市住宿餐飲業財務競爭力水平進行考察,并對其城市類型進行劃分。最后,提出了進一步拓展的研究方向。
【關鍵詞】 財務競爭力; 城市住宿餐飲業; 主成分分析; 廣東省
【中圖分類號】 F259.27;F2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5937(2018)20-0086-05
一、引言
城市住宿餐飲業作為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政界和學界關注的重要領域之一[1],對于市民生活質量提升、城市形象塑造,乃至城市整體發展都有積極意義[2]。學者從發展現狀[3-5]、存在問題[5-7]、營銷策略[8]、影響因素[9-11]和效率評價[12,13]等方面對住宿餐飲業展開研究,成果豐富。典型成果如Bull[3]、Bowie[4]總結了國外住宿餐飲業的發展特征,提出進一步研究的理論框架;Chakraborty[6]在分析住宿餐飲業存在問題的基礎上,強調了顧客導向的重要性;琚勝利等[7]較早分析了我國餐飲業競爭力偏弱問題,并提出了集群發展對策;李先國[5]則利用第一次經濟普查數據,對我國住宿餐飲業基本特征,存在問題與改進對策進行了探討。Tussyadiah et al.[8]總結了住宿餐飲業的共享營銷模式并實證。劉致良[9]分析了我國資本深化、全要素生產率對住宿餐飲業增長的內在作用機制;司增綽等[10]基于投入產出理論分析了住宿餐飲業產業關聯特征;Zervas et al.[11]則分析了共享經濟對住宿餐飲業的影響。Assaf et al.[13]構建了住宿餐飲業的效率評價模型并實證;郝飛飛[12]實證了住宿餐飲業對經濟增長的影響,瞿華等[1]則定量分析了住宿餐飲業對服務業的影響程度。
一般認為,財務競爭力源于財務管理理論,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構件[23],相關研究集中于企業,特別是上市公司[14-20]。學者較少從行業視角關注財務競爭力研究[21],從城市和區域角度研究財務競爭力的成果則更少,典型成果如,高維全[22]運用主成分和聚類分析法,對我國省域旅游企業財務競爭力進行評價分析。焦小靜[23]研究了河南省上市公司財務競爭力。
整體而言,住宿餐飲業相關研究表現為由企業視角向企業、行業、區域全方位考察轉變,由定性方法向定量方法轉變,由分析整體經濟影響向深層次、微觀作用機制分析轉變,當前鮮有對城市住宿餐飲業財務競爭力進行評價分析的研究成果。本文將基于城市住宿餐飲業財務競爭力成果較少的現實,借鑒財務分析方法,構建由規模、償債、盈利、營運、發展5個維度組成的評價指標體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以廣東省21地市進行實證,為其住宿餐飲業財務競爭力提升指明努力方向。
二、城市住宿餐飲業財務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與研究方法
(一)指標體系
構建城市住宿餐飲業財務競爭力指標體系時,需要依據財務分析理論,結合城市住宿餐飲業財務數據實際進行。本文在指標體系構建中,努力體現了指標體系的全面性、指標選取的規范性、指標數據的可得性。所構建的城市住宿餐飲業指標體系包括規模實力、償債能力、盈利能力、營運能力和發展能力5個一級指標,共15個二級指標,如表1所示。
(二)研究方法
主成分分析是管理學領域常用的多元統計評價方法,通過構建評價指標的線性組合,將多個存在相關關系的指標綜合為少數幾個(即主成分),從而實現對研究對象的典型描述與評價。該方法具有客觀賦權特征,在指標體系構建合理、數據來源可靠條件下,能較為方便地對研究對象進行評價,并得到較為客觀、合理的評價結果,在經濟、管理、社會等多個學科中廣泛應用。本文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對城市住宿餐飲業財務競爭力進行評價。
三、城市住宿餐飲業財務競爭力評價過程
(一)數據來源
住宿餐飲業(Hotels and Catering Services)是住宿業和餐飲業的合稱,在國際標準產業分類中得以明確表述和統計核算。同樣,住宿餐飲業也是我國國民經濟核算的重要內容,在國家和地方統計中得以明確統計,而且我國國家和地方住宿餐飲業統計中,有對“限額以上住宿和餐飲企業財務狀況”進行統計的傳統,為城市住宿餐飲業財務競爭力評價提供了可靠的數據來源。本文數據主要來源于廣東統計年鑒(2017)中“限額以上住宿和餐飲企業的財務狀況”數據。數據收集中,首先對城市住宿業、餐飲業統計數據進行求和,得到“住宿+餐飲業”合并數據;然后依據財務分析理論,對合并數據做進一步的計算處理,具體處理過程見表1。
(二)指標數據轉化與標準化
按照對評價結果的影響方向劃分,指標體系中可分為“正性”“中性”和“逆性”指標。本文的15個二級指標中,只有產權比率、資產負債率為“逆性”指標,其他皆為正性指標。對于“逆性”指標,采用式xij進行轉化,實現“正性”化(即變成與正性指標含義一致的數據)。轉化完畢后,進一步采用標準差標準化法,即利用式xij=進行數據標準化。
上述兩式中:xij是標準化后的新數據,x'ij是原始數據,x'j為第j列原始數據,'j為第j列樣本期望值,s'j為第j列樣本標準差,標準化后各新數據的平均值為0,標準差為1。
(三)城市住宿餐飲業財務競爭力分維度評價
利用SPSS 18.0分別對城市住宿餐飲業規模實力、償債能力、盈利能力、營運能力和發展能力5個維度數據進行主成分分析,分別得到Bartlett和KMO檢驗值(見表2);表2中Bartlett檢驗值均為0,KMO檢驗值均大于(或等于)0.5,因此5個維度指標均適合進行主成分分析,而且還可得到5個維度各主成分的特征值、貢獻率。在主成分選取中,選取特征值大于1的主成分,得到5個維度主成分載荷值如表3所示;還可得到各維度的主成分得分值與排名,如表4前10列所示。
由表4可知,規模實力維度得分中,得分大于0.5的有廣州、深圳、珠海,且廣州、深圳得分值分別高達3.536、2.010,可知上述3市住宿餐飲業規模實力較強,此分析結果極為符合現實,廣州、深圳是廣東乃至全國的經濟強市,經濟發展速度較快、質量較高,而珠海近年經濟發展速度極快,2017年經濟增速高達9.2%,位居廣東增速之首;得分小于-0.5的分別為河源、汕尾、韶關、潮州、陽江,可知上述5市住宿餐飲業規模實力較弱。
償債能力維度得分方面,得分大于0.5的分別為汕尾、潮州、深圳,可知上述3市住宿餐飲業債務償還能力相對較強;得分小于-0.5的分別為清遠、中山、珠海、湛江、肇慶,可知上述5市住宿餐飲業債務償還能力相對較差。
盈利能力維度得分方面,得分大于0.5的分別為陽江、揭陽、深圳、廣州,可知上述4市住宿餐飲業獲利能力相對較強;得分小于-0.5的分別為中山、肇慶、梅州、江門、云浮、清遠,可知上述6市住宿餐飲業獲利能力相對較差。
營運能力維度得分方面,得分排名前3的分別為陽江、深圳、廣州,可知上述3市住宿餐飲業運營和管理能力相對較強;得分小于-0.5的分別為茂名、梅州、珠海、云浮、清遠,可知上述5市住宿餐飲業運營和管理相對較差。
發展能力維度得分方面,得分排名前3的分別為汕尾、茂名、惠州,可知上述3市住宿餐飲業發展趨勢相對較好;得分小于-0.5的分別為肇慶、梅州、潮州、陽江,可知上述4市住宿餐飲業發展趨勢相對較差。
(四)城市住宿餐飲業財務競爭力綜合評價
1.綜合評價過程
利用SPSS 18.0對表4中5個主成分得分值再次進行主成分分析,得到Bartlett檢驗值為0,KMO檢驗值為0.567(大于0.5),因此適合進行主成分分析,得到廣東省城市住宿餐飲業綜合評價得分及排名(見表4最后兩列)。
2.綜合評價結果分析
由表4可得,綜合評價方面,得分大于0.5的城市分別為廣州、惠州、深圳、汕尾、茂名,可知上述5市住宿餐飲業財務競爭力綜合水平相對較高;得分小于-0.5的分別為陽江、梅州、肇慶,可知上述3市住宿餐飲業財務競爭力綜合水平相對較差。
把綜合評價得分用柱狀圖表示(見圖1),由圖1可知,廣東省21地市中,有12個達到全省平均水平以上(綜合得分值大于0.5),占比為全省的57%,可知廣東省21個城市住宿餐飲業財務競爭力整體水平較高。按照財務競爭力綜合得分ΣF>0.5;0<ΣF≤0.5;-0.5<ΣF≤0;ΣF≤-0.5,廣東省21地市可分為4大類,即強型、較強型、一般型、弱型,見表5。
四、結論與討論
(一)結論
1.實現了財務競爭力與住宿餐飲業研究的整合創新,構建了數據可得性較強的城市住宿餐飲業財務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運用主成分分析法,以廣東省21地市為例,結果表明所構建的指標體系較為科學合理。
2.以廣東省21地市為實證區域,從規模實力、償債能力、盈利能力、營運能力、發展能力5個方面,得到各市住宿餐飲業財務競爭力水平。具體為:規模實力維度中,廣州、深圳、珠海3市較強,河源、汕尾、韶關、潮州、陽江5市較弱;償債能力維度方面,汕尾、潮州、深圳3市相對較強,清遠、中山、珠海、湛江、肇慶5市相對較差;盈利能力維度方面,陽江、揭陽、深圳、廣州相對較強;中山、肇慶、梅州、江門、云浮、清遠6市相對較差;營運能力維度方面,陽江、深圳、廣州相對較強;茂名、梅州、珠海、云浮、清遠5市相對較差;發展能力維度得分方面,汕尾、茂名、惠州發展趨勢相對較好,肇慶、梅州、潮州、陽江發展趨勢相對較差。
3.對廣東省21個城市住宿餐飲業的進行綜合評價,得其綜合得分并排序,得出廣州、惠州、深圳、汕尾、茂名6市競爭力水平較高,分列前6位;陽江、梅州、肇慶水平較差,分列后3位,亟待進一步提高。整體而言,廣東省21地市住宿餐飲業財務競爭力水平較高,多數城市(占比57%)競爭力水平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二)討論
1.本文所構建指標體系僅以廣東21地市為例實證,其科學合理性需進一步驗證,今后可以其他城市做進一步的驗證。
2.實證中發現,廣州、深圳等經濟基礎較強城市,其住宿餐飲業財務競爭力得分也較高,可初步判斷二者極有可能存在正向關聯關系,因此進一步可以研究二者作用機制。
3.本文初步探索了財務競爭力與住宿餐飲業整合研究。財務競爭力作為競爭力研究的重要領域,住宿餐飲業作為重要的國民經濟行業,都非常值得學者開展相關研究,二者的結合更值得學者做進一步的探索。
【參考文獻】
[1] 瞿華,劉榮榮.中國住宿餐飲業對服務業增長影響的定量研究——基于1985—2014年經驗數據的實證分析[J].管理學刊,2016(6):34-41.
[2] 劉菲.首都住宿餐飲業發展的“四驅”動力[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22(6):99-103.
[3] BULL P J,CHURCH A,COOPER C P,et al.The hotel and catering industry of Great Britain during the 1980s:sub-regional employment change,specialization and dominance[J]. Progress in Tourism Recreation & Hospitality Management,1994,16(1):248-269.
[4] BOWIE D.Innovation and 19 th century hotel industry evolution[J].Tourism Management,2018,64(2):314-323.
[5] 李先國.我國住宿餐飲業發展現狀、問題與對策[J].商業時代,2008(15):95-96.
[6] CHAKRABORTY S.Viewing hotel industry through customer oriented bureaucracy[J].Indian 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2017,53(1):37-48.
[7] 琚勝利,陸林.餐飲產業集群發展探析——以安徽省蕪湖市為例[J].資源開發與市場,2005,21(4):361-363.
[8] TUSSYADIAH I P,PESONEN J.Impacts of peer-to-peer accommodation use on travel patterns[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2016,55(8):1022-1040.
[9] 劉致良.資本深化、全要素生產率與中國住宿餐飲業增長[J].旅游學刊,2009,24(6):71-76.
[10] 司增綽,王雪峰.商貿流通業成長的產業關聯演變與關鍵路徑識別——以我國住宿和餐飲業為例的研究[J].商業經濟與管理,2015(2):18-26.
[11] ZERVAS G,PROSERPIO D,BYERS J W.The rise of the sharing economy:estimating the impact of Airbnb on the hotel industry[J].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2017,54(5):687-705.
[12] 郝飛飛.住宿餐飲業對經濟增長貢獻的實證分析以江西省為例[J].餐飲世界,2014(4):118-121.
[13] ASSAF A G,AGBOLA F W.Efficiency analysis of the australian accommodation industry:a bayesian output distance function[J].Journal of Hospitality & Tourism Research,2014,38(1):116-132.
[14] 秦洪軍,孫龍建,薛丁菡,等.中國文化企業財務競爭力評價——以35家上市文化企業2012—2016年數據為例[J].貴州商學院學報,2017,30(4):62-72.
[15] 李常亮.基于灰色關聯度的航空企業財務競爭力研究[J].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17(5):14-20.
[16] 路英娥,管紅波.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上市企業財務競爭力評價[J].海洋經濟,2017,7(3):20-26.
[17] 賀正楚,黃穎琪,潘紅玉,等.高端裝備制造企業財務競爭力的評價及測度[J].財經理論與實踐,2016,37(4):124-129.
[18] 方光正,王坤.我國文化產業上市公司財務競爭力評價研究[J].會計之友,2016(10):35-39.
[19] 田鳳姹,趙寧,陸相林.中國物流上市公司財務競爭力評價[J].會計之友,2015(23):87-91.
[20] 綦好東,王瑜,王斌.基于經營戰略視角的農工企業財務競爭力評價[J].中國農村經濟,2015(10):69-79.
[21] 王忠生,許榛鑠.中國各區域鋼鐵業財務競爭力及其金融支持策略探究[J].金融理論與實踐,2018(3):115-118.
[22] 高維全.我國區域旅游企業財務競爭力比較研究[J].平頂山學院學報,2016,31(2):84-89.
[23] 焦小靜.河南省上市公司財務競爭力研究[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4(13):12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