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玉麗

摘要:隨著社會文明的不斷進步,國家對于弱勢群體的保護政策也在不斷加強,殘疾人作為弱勢群體的一部分,得到了國家的關注與重視,殘疾人就業保障金政策的出現,就是維護殘疾人利益的一種體現,但隨著這一制度的實施而衍生的各種問題也接踵而至,本文就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管理存在的問題以及針對各項問題給出的建議進行分析。
關鍵詞: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管理;問題;建議
一、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管理存在的問題
殘疾人就業保障金是為保障殘疾人權益,由未按規定安排殘疾人就業的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民辦非企業單位(以下簡稱用人單位)繳納的資金。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的使用是由國庫集中支付制度來實現的,支付形式分為財政直接支付與財政授權支付兩種。按照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制度為國際通行的做法,也是國家法規政策的明確規定,圍繞著促進殘疾人就業這一根本任務以及實現殘疾人就業保障金應收盡收這一目標,當前我國的就業保障金在征收、使用和監管方面還存在著一定的不足。
(一)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征收不順利
國家繳納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用途是多方面的:一是為了鼓勵各用人單位能夠為殘疾人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二是用于殘疾人就業培訓、自主創業等方面的資金補貼;三是為了對用人單位對于雇傭殘疾人而采購的各種設施進行補償;四是對重度殘疾或非常困難的殘疾人士進行生活補助;五是對于一些超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或者在安排殘疾人就業工作中表現特別出色的企業或者事業單位進行獎勵。而實際管理中發現,一些企業或者事業單位等,不繳納或者少繳納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國家就沒有足夠的資金去開展對殘疾人進行工作培訓、生活補助等各方面的工作,這一問題是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亟待解決。
(二)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的預算不夠合理
現有的殘疾人就業保障金預算制度主要是從總金額上進行監督統籌,而針對具體情況,哪些應該是屬于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的使用范疇,哪些不是,并沒有明文規定,這就造成了相關工作人員在執行時候會遇到各種困難,也會造成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的預算比較混亂,一些不該使用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的項目卻使用了,一些應該使用的項目反倒沒有被批準使用,這不利于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管理事業的發展。
(三)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在使用上不合乎規范
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納入地方一般公共預算統籌安排,主要服務于殘疾人就業和保障其生活,主要有職業教育、培訓、職業康復,殘疾人職業競賽、特體敬仰、自主創業、獎勵等,但是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在使用過程中,有很多不合乎規范的行為存在,并且支出結構存在不合理[1]。比如,用于殘疾人托養與職業康復、用于城鎮貧困殘疾人個體戶基本養老保險補貼等指出比例還太小等,也還存在有的工作人員濫用職權用于填補財政支出的一些漏洞或者進行商業化運作想要獲得利潤等問題,這都不利于殘疾人享受到殘疾人就業保障金所帶來的權益,很可能造成殘疾人就業保障金支出困難。某省2017年殘疾人就業保障金支出情況見圖1。
究其原因,第一,造成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征收與預期目標相差甚遠的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征收范圍,尤其是企業確定起來比較困難;第二由于缺乏完善的制度,造成資金支出范圍較窄;第三,管理意識與管理措施相對滯后,具體到管理層面還需要合適的管理配套措施。
二、針對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管理存在的問題的幾點建議
(一)引導監督用人單位切實依法繳納殘疾人就業保障金
政府相關部門應該切實履行好自己的職責,根據《保障金征收使用管理實施辦法》征收繳庫要求做好自己的各項工作。對于拒不繳納或者一直拖欠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的企事業單位要加大執法力度,必要時候可以采取一定的強制措施,切實保障殘疾人就業保障金能夠在規定的時間內征收完畢,對于用人單位遇不可抗力自然災害或其他突發事件遭受重大直接經濟損失,可以申請減免或者緩繳保障金[2],申請減免緩保障金的用人單位應按照據《保障金征收使用管理實施辦法》于每年 3 月 15 日前,持書面申請、災害或其他突發事件遭受重大直接經濟損失有效證明,會計報告等向同級殘疾人就業服務機構申,最高限額不得超過 1 年的應繳額,緩繳保障金不得超過 6 個月。
(二)加強對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的宣傳力度
通過政策法規的制定以及新聞媒體的宣傳,讓更多的用人單位了解到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的征收方式、實際用途以及必要性和意義,對于積極支持殘疾人保障部門工作,為殘疾人安排就業崗位,依法繳納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的企業,尤其是實際安排殘疾人就業人數超過當地要求標準的企業,要大力進行表揚,除了資金獎勵以外,新聞媒體應該及時擴散,增強企業的知名度和聲譽,幫助其樹立有責任感、有愛心的良好社會形象,對于拒不繳納或少繳納的企業,也要進行曝光,讓人民群眾和新聞媒體一起對其進行監督,從反面可以促進企業積極的進行繳納費用。只有加強企業的自主繳納意識,加強企業的社會責任感和法律意識,才更有利于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的征收。
(三)建設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征收管理績效考核系統
為了提高有關部門的工作效率,可以建立績效考核系統,表現好的員工可以給予一定數額的獎金,以資鼓勵,而對于工作明顯懈怠的員工,可以實行相應的懲罰,這可以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刺激員工為征收工作花費更多的心思,可以提高征收繳費的速度,有利于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的征收進度。
(四)監督有關部門正確履行征收職責
作為繳納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的用人單位,一定要履行好自己的繳納職責和監督職責,留好政府部門開具的各項繳費單據,如果發現收費不合理的地方,可以進行舉報,維護好個人的權益,杜絕一切亂收費現象的發生。
(五)建立完善的殘疾人就業保障金預算系統
國家應該開發一套適合殘疾人就業保障金使用特征的預算系統,根據細化的資金流向,制定相匹配的條件,讓各項款項有確定的歸類,便于預算的制定,一切支付要有據可尋,不可以隨便支付任何一筆款項。
(六)完善現有的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管理制度
根據這幾年發生的特殊情況以及根據調研征得的意見,要不斷完善現有的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管理制度,明確各項資金的使用范圍和去向,在允許的范圍內使其更加的透明化、公正化、合理化,切實保證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切實用到該用的地方,為殘疾人士服務,保障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管理工作能夠有序、持續、穩定的發展。
(七)殘疾人就業保障服務部門各司其職,杜絕工作人員冗余現象
一些殘疾人就業保障服務部門工作人員比較多而事務卻沒有那么多,這時候可能就要根據需要來精簡人員,這可以減少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的消耗,從而使更多的資金落到實處,保證殘疾人就業保障金意義的實現。
三、結束語
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管理工作的開展與實施,關系到萬千殘疾人的切身利益,因為只有幫助其就業,才能使他們有穩定的經濟來源,從而獲得基本的生活保障,這有利于促進社會的穩定以及國家社會文明的發展。所以有關部門要切實履行自己的職責,政府部門要及時征收費用并且將費用進行合理的調撥使用,各企業要積極響應政府的號召,為殘疾人安排合適的就業崗位,按照比例繳納殘疾人就業保障金,新聞媒體和人民群眾做好監督工作。切實保障我國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管理工作穩定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許靜.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中國外資,2012 (24):325.
[2]吳瑞杰.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管理的現狀及完善對策[J].現代經濟信息,2013 (7):53.